全球供应链视角下中国物流业国际空间关联测度与分析

2020-08-06 14:47韩嵩周丽
中国流通经济 2020年8期

韩嵩 周丽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下国际市场产生激烈波动,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影响。物流业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提出物流业的剥离方法,编制包含独立物流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对外后向关联度、对外前向关联度和对外依存度的测算方法,并对中国物流业及其各行业与43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物流业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航空货物运输和水上货物运输的对外依存度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水平;物流业与欧洲地区有较强的后向和前向关联度,与亚洲地区有较强的间接关联度;具体到国家层面,物流业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等国家依存度较高;物流业对北美和欧洲区域的依赖度会进一步降低,国内最终需求对其拉动效应会进一步增强;全球供应链会进一步缩短,区域供应链进一步增强,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波兰、希腊等沿线国家的关联度会有所提升。建议实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策略,降低对某个具体国家的依赖度;继续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与沿线国家开展物流合作,强化区域供应链带来的物流业增长;平衡物流业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培育国内新的增长点,有效规避国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从物流企业层面开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评价研究,以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中国物流业;空间关联度;对外依存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0)08-0027-10

一、引言

全球产业国际分工的核心内容包括产品供应链分工、产品价值链分工和产品创新链分工。供应链分工是基础,供应链分工的位次决定了价值链的差异和创新链的作用范围,国际分工逐渐从产业间横向分工转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分工[ 1 ]。201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两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贸易摩擦延伸到世界贸易战还未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世界蔓延,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直接冲击着中国供应链和全球供应链。2020年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剧烈回落到35.7%[ 2 ],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受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发生裂变和重组,选择性自给自足的实用主义模式会加速发展。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国际货运畅通,把确保全球供应链安全提升到国际战略高度。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物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保障中国物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外贸依存度是管理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指一国贸易量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值,是由格拉斯曼(Grassman)[3 ]首次提出的。然而,该指标已被众多学者证明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指标中的贸易量属于价值总量,而GDP属于价值的增加量,两者口径不同,缺乏可比性[ 4 ];二是贸易量是出口总额加进口总额之和,而GDP只包含净出口,测算结果会出现大于1的情况,不具有经济解释力[ 5 ];三是未考虑加工贸易,同一加工出口货物在进口和出口中重复统计,高估了对外依存程度[ 6 ]。

全球价值链领域中增加值核算的研究成果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隐含的增加值,构建了世界投入产出模型[ 7 ],该模型将全球视为一个经济整体,将中间品贸易视为内生变量,最终使用视为外生变量,建立各国总产出和最终需求间的关系,可以测算国家间的贸易增加值。多丹(Daudin)等[ 8 ]首次提出了增加值貿易,并对各国各行业出口中的增加值分布进行了测算。夏明等[ 9 ]认为,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更能体现全球价值链下跨国生产的特征。陈全润(Chen Q)等[ 10 ]提出了扩展的世界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所造成的偏差。利用增加值核算的研究成果,可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以增加值替代贸易量计算对外依存程度,如贝尔克(Belke)等[ 11 ]利用该指标测算德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巴纳克洛切(Banacloche)等[ 12 ]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南美洲的对外经济情况,王志(Wang Z)等[ 13 ]、郭丽等[ 14 ]、刘瑞翔等[ 15 ]、刘鹏等[ 16-17 ]利用该指标测算了我国的对外依存度。

然而,上述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首先,单纯以对外依存度指标分析经济空间关联无法从供应链的角度反映一国经济空间的前向关联区域和后向关联区域。虽然刘瑞翔等[ 15 ]提出基于列昂惕夫(Leontief)逆矩阵计算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测度指标,然而刘起运[ 18 ]、杨灿[ 19 ]等已经证明列昂惕夫逆矩阵是按列向总投入为参照值计算,同行元素求和的经济意义比较勉强,基于戈什(Ghosh)矩阵测度前向关联要优于列昂惕夫逆矩阵。其次,投入产出表中物流业没有单独核算,加大了物流产业关联的研究难度。多数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物流产业关联研究[ 20-21 ]是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数据。熊浩等[ 22 ]、黄璆等[ 23 ]提出物流调整系数,以便从投入产出表中剥离出物流业,分析其产业关联效应,此方法中调整系数的计算是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数据,并不适用于投入产出表的产品部门分类,且使用一个调整系数进行剥离,是在物流业与所属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具有相同的投入和产出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的,显然这个假设不符合现实,剥离后的物流业与直接使用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数据研究产业关联并无差异。最后,受到数据的限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模型的物流业对外依存度研究尚未见诸报端。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56个产品部门中,物流业没有单独核算,加大了学者对物流业对外依存关系研究的难度。

本文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2017年149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物流业的进口比例系数、出口比例系数、本国最终使用比例系数、本国各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系数和本国各产业中间产品比例系数,使用上述调整系数从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剥离出物流业,构造包含独立物流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2)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模型,从全球供应链的视角测算中国物流业及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快递的对外前向关联度和对外后向关联度,并详细分析其对外前向和对外后向关联区域分布;(3)利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中国物流业及其各行业的对外依存度,从价值链的角度测算物流业的对外依存程度及全球空间关联分布。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一)世界投入产出模型的构造

世界投入产出模型中,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假设世界共有M个国家(地区)(r,s=A,B,?,R),每个国家(地区)有N个部门(i,j=1,2,?,N)。世界投入产出表详细记录了各国(地区)各部门的产品在本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投入和使用情况,基本表式结构如表1所示。

(二)基于产值角度的对外经济空间关联度的测算

对外经济空间关联是一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在经济上的依存关系,从关联程度上分为对外直接关联和对外完全关联,从关联方向上分为对外前向关联和对外后向关联。基于产值角度的测算是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对外经济空间关联度的主要方法。

1.经济空间的对外后向关联度

经济空间的对外后向关联度是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后向空间关联程度,反映其他国家(地区)对本国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反映本国经济对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依赖程度和拉动力。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一国经济不只是通过直接消耗与另一国经济产生直接后向联系,还通过其他关联国家与此国经济产生间接后向联系。同理,一国产业不只是通过直接消耗与另一国经济产生直接后向联系,还通过其他关联产业与此国经济产生间接后向联系。因此,经济空间对外后向关联度包括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和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分别用对外直接消耗系数和对外完全消耗系数度量。对外直接消耗系数Ars=Zrs/Xs表示s国(地区)各产业生产单位产值对r国(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量,反映s国(地区)各产业对r国(地区)经济的直接依赖程度和拉动力;对外完全消耗系数Brs=(I-Ars)-1-I表示s国(地区)各产业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r国(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的完全消耗量,反映s国(地区)各产业对r国(地区)经济通过其他关联国家的完全依赖程度和拉动力。

2.经济空间的对外前向关联度

经济空间的对外前向关联度是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前向空间关联程度,反映本国对其他国家(地区)经济的支撑力和推动力,也反映其他国家(地区)对本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和拉动力。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一国经济不只是通过直接供给与另一国经济产生直接前向联系,还通过其他关联国家与此国产生间接前向联系。同理,一国产业不只是通过直接供给与另一国产生直接前向联系,还通过其他关联产业与此国产生间接前向联系。因此,经济空间对外前向关联度包括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和对外完全前向关联度,分别用对外直接分配系数和对外完全分配系数度量。对外直接分配系数Hrs=Zrs/Xr,表示r国(地区)各产业生产单位产值中为s国(地区)的生产直接提供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反映r国(地区)各产业对s国(地区)生产的直接支撑力和推动力,也反映s国(地区)对r国(地区)各产业的直接依赖程度和拉动力;对外完全分配系数Grs=(I-Hrs)-1-I,表示r国(地区)各产业生产单位产值中为s国(地区)的生产完全提供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反映r国(地区)各产业对s国(地区)经济通过其他关联国家的完全支撑力和推动力,也反映s国(地区)经济对r国(地区)各产业通过其他关联国家的完全依赖程度和拉動力。

(三)基于增加值角度的对外依存度的测算

基于产值角度的经济空间关联的测算方法从生产的视角描述了国际空间关联的结构,但没有与各国分工合作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增价值联系起来。增加值系数矩阵ArV=Vr/Xr,表示r国(地区)单位产出所对应的增加值。根据投入产出理论,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将各国的总产出看作各国最终使用的函数,即:

利用式(4)可以测算中国各产业对其他国家的对外依存程度,从而可以分析中国对外依存程度的国际空间分布特征。

三、数据来源与物流产业的剥离

(一)数据来源

一是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The World Input- Output Database,WIOD)中的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orld Input-Output Ta? bles,WIOTs),数据来源于http://www.wiod.org/data? base/wiots16。WIOD是由欧盟委员会资助且多个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的,该数据库涉及的国家(地区)GDP总和占全球GDP的85%以上,可以反映全球主要经济活动。WIOD由5个子数据库构成,其中WIOTs是目前研究全球贸易最有效的工具,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关注。该表涵盖了42个国家或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涉及56个产品部门,从而将全球经济看作一个真正的封闭系统。二是2019年公布的2017中国149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源于http://data.stats.gov.cn/,该表中对货物运输与旅客运输进行了单独核算,且遵循产品部门的分类原则,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物流业的投入产出。由于生产技术在短期内是稳定的,产业之间的关联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本文借助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2014年包含独立物流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从投入产出结构的角度分析物流业国际空间关联,对目前物流业国际空间关联现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产品部门的归并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74754-2011)及《中国统计年鉴》中的17个常见国民经济部门中都未包含物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修订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2017)中,界定物流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56个产品部门中,没有单独的物流产业,该表遵循SNA-08的基本框架,利用各国的供给表和使用表编制而成,严格区分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中间投入份额,且明确了进口中间投入的具体来源国和部门,因此和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的原则不同,物流业涉及的产品部门有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仓储和运输的辅助活动、邮政和快递活动。为了便于分析,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其余的51个产品部门合并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

(三)物流产业的剥离

物流产业的剥离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和快递活动中包含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需要从中剥离出物流活动,而不能简单统称为物流业。二是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在和其他国家(产业)关联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异,不适宜使用一个增加值调整系数进行剥离。使用一个调整系数剥离后的物流业与直接使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的数据在空间关联分析中并没有差异。中国2017年149部门投入产出表中货物运输与旅客运输单独核算,本文假设短期内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比例系数是稳定的,可利用2017年客货运输的比例系数对物流业进行剥离。本文采用以下步骤对物流业调整系数进行估算:

1.快递业数据的估算与调整

2017年149部门投入产出表中货物运输与旅客运输单独核算,然而快递业务仍然包含在邮政业中。因此使用《2014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业务收入的比例对快递业进行剥离,邮政业务收入3 203.3亿元,快递业务收入2 045.4亿元,快递业务收入的比例系数为0.638 5。

2.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中货物运输的调整系数

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中仓储和运输的辅助活动可以直接归入物流业,而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中包含旅客运输,因此需要剥离出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水上货物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利用2017年149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管道运输、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的进口比例系数、出口比例系数、中国最終使用比例系数、中国各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系数和中国各产业中间使用比例系数(参见表2和表3)。

3.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物流业的剥离方法

本文以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利用前述中的调整系数,从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剥离出管道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剥离路径如图1所示。剥离出的管道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航空货物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与快递业合并成物流业。

四、中国物流业对外空间关联现状分析

在本文的模型中,定义了对外后向关联度、对外前向关联度和对外依存度三个方面的指标。对外后向关联度和对外前向关联度是从生产的角度测度经济空间关联,对外依存度是从增加值的角度测度经济空间关联,两者互为补充。基于包含独立物流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本文将从物流业的对外后向关联、对外前向关联和对外依存度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物流业对外空间关联的现状。

(一)中国物流业对外后向关联度的空间分布

物流业对外后向关联反映中国物流业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消耗,也反映出中国物流业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依赖程度和经济拉动力,使用对外直接消耗系数和对外完全消耗系数度量。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业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欧洲、亚洲、北美洲。从国家层面上,主要国家依次是美国、韩国、德国、日本、法国、巴西、丹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在物流业中,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与快递业的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相对较强,需要其他国家(地区)提供支撑;管道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的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相对较弱;除了其他国家(地区)以外,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与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较高的区域是亚洲;航空运输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较高的区域是北美洲,水上货物运输和快递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较高的区域是欧洲。

中国物流业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从国家层面上,主要的国家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巴西、法国、英国等。在物流业中,航空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与水上货物运输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较强;铁路货物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较弱;除了其他国家(地区)以外,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较高的是亚洲;快递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较高的是欧洲。

以上分析说明三点:一是在区域层面,中国物流业虽然和亚洲的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没有欧洲大,然而与亚洲的对外完全后向关联度最强,说明中国物流业通过其他国家(产业)与亚洲存在较强的间接后向关联关系;二是在国家层面,中国物流业对外直接后向依存度最高的是美国,而对外完全后向依存度最高的是韩国,说明中国物流业对韩国的间接依赖关系不容忽视;三是不同物流行业的对外后向依存度存在差异,如航空运输对外直接后向关联度较高的区域是北美洲,快递的对外直接和完全后向关联度较高的均为欧洲。

(二)中国物流业对外前向关联度的空间分布

物流业对外前向关联反映中国物流业为其他国家(地区)提供生产支撑,也反映其他国家(地区)对中国物流业的依赖和拉动力,使用对外直接分配系数和对外完全分配系数度量。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业直接前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欧洲、北美洲、亚洲。在国家层面上,主要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丹麦、德国、韩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在物流业中,航空货物运输和水上货物运输的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较强,管道运输和快递的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较弱;除其他国家(地区)以外,铁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快递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欧洲,水上货物运输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亚洲,航空货物运输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北美洲。

中国物流业对外完全前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欧洲、亚洲、北美洲。在国家层面上,主要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在物流业中,航空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对外完全前向关联度较强,道路货物运输和快递的对外完全前向关联度较弱;除其他国家(地区)外,道路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快递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欧洲,铁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和水上货物运输完全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亚洲,航空货物运输完全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北美洲。

以上分析说明三点:一是在区域层面,中国物流业对外直接前向关联和对外完全前向关联度较高区域是一致的,说明中国物流业主要对欧洲的经济提供支撑,欧洲拉动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在国家(地区)层面,中国物流业对韩国、印度存在较强的间接前向关联;三是不同物流行业的前向关联度存在差异,如水上货物运输对外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亚洲,航空货物运输的前向关联度较高的是北美洲。

(三)中国物流业对外依存度的空间分布

为深入分析境外最终产品生产对于中国物流业产生的影响,根据增加值角度的对外依存度计算公式(4),计算出中国物流业的对外依存度为26.96%,说明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中26.96%是由其他国家(地区)的最终需求诱发的。从表6中国各产业对外依存度分析中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对外依存度仅次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高于第一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表7中可以看出,物流业中航空货物运输业和水上货物运输业的对外依存度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水平,分别为49.45%和39.80%,快递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为15.28%。

进一步分析物流业对外依存度的空间分布,中国物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区域是其他国家(地区),其次是欧洲、北美、亚洲。除其他国家(地区)以外,铁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是北美洲,其中航空货物运输最为突出,对北美洲的依存度达到14.81%;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仓储和运输辅助活动、快递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是欧洲。

在具体的国家层面(参见表8),物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前十五位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荷兰、意大利、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其中,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俄罗斯和法国是物流业及其各行业的主要对外依存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航空货物运输对美国的依存度高达12.68%,对加拿大的依存度也相对较高。

五、结论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编制包含独立物流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物流业的对外空间关联现状,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中国物流业的对外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空间分布,并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中国物流业的对外依存度及对外依存空间分布,得到以下结论:(1)从后向关联空间分布的角度看,中国物流业对欧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较强的依赖,直接拉动欧洲经济,对亚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较强的间接依赖,间接拉动亚洲经济;具体到国家层面,中国物流业主要对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巴西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较强的依赖,直接拉动这些国家经济,对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有较强的间接依赖,间接拉动这些国家经济。(2)从前向关联空间分布的角度看,中国物流业主要为欧洲直接和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欧洲经济拉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中国物流业主要为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些国家的经济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源泉,韩国、印度等对中国物流业的间接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3)从对外依存度的角度看,中国物流业的对外依存度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处于较高的水平,仅次于制造业和采矿业,其中航空货物运输和水上貨物运输的对外依存度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水平;物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区域是欧洲,其中铁路货物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是北美洲;物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

虽然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下降[ 15-16 ],然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仍然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尤其是航空货物运输和水上货物运输近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他国家(地区)。中美贸易摩擦和目前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造成极大冲击,势必对中国物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物流业对北美和欧洲区域的依赖度会进一步降低,国内最终需求对其拉动效应会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会进一步缩短,区域供应链进一步增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至2018年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随着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物流业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波兰、希腊等沿线国家的关联度会有所提升。

本文针对中国物流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实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策略,降低对某个具体国家的依赖度,有效规避具体国家经济波动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二是继续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主动与沿线国家开展物流合作,强化区域供应链带来的物流业增长。三是有必要平衡物流业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将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培育国内的新增长点,有效规避国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四是从物流企业层面开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评价研究,指导企业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以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国良.全球供应链破坏与价值链再造——国际贸易冲突下中国企业价值链转型的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8(12):56-60.

[2]丁俊发.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一)[N].现代物流报,2020-04-27(A6).

[3]GRASSMAN S.Long- term trends in openness of national economies[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0(1):123-133.

[4]LARUDEE M.Measuring openness:vade,not trade[J].Ox? 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12(1):119-137.

[5]沈利生.论外贸依存度——兼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7):15-24

[6]李昕,徐滇庆.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9-55,205.

[7]DIETZENBACHER E,LOS B,STEHRER R,et al.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in the WIOD proj? ect[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2013(1):71-98.

[8]DAUDIN G,RIFFLART C,SACHWEISGUTH D.Who pro? 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4):1 403-1 437.

[9]夏明,张红霞.增加值贸易测算:概念与方法辨析[J].统计研究,2015(6):28-35.

[10]CHEN Q,ZHU K,CHEN X,et al.Distinguishing the pro? cessing trade in the world input-output table:a case of China[C]//Proceedings of the 22ndinternational input-out? put conference,Lisbon,2014.

[11]BELKE A,MATTES A,WANG L.The Bazaar economy hypothesis revisited:a new trade-related measure for Ger? manys international openness[J].Applied economics quar? terly,2011(1):67-87.

[12]BANACLOCHE S,CADARSO M,MONSALVE F.Impli? cations of measuring value added in exports with a 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a case of study in South America[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20(52):130-140

[13]WANG Z,WEI S,YU X,et al.Measures of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global business cycles[R].Work? ing pape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7.

[14]郭丽,蒋雪梅,郑桂环,等.外贸依存度与对外依赖程度:基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分析[J].管理评论,2006(6):48-53,64.

[15]刘瑞翔,颜银根,范金.全球空間关联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5):89-102.

[16]刘鹏,夏炎,李鑫茹,等.我国对外依存程度的国际空间分布及演化[J].经济学家,2017(9):89-96.

[17]刘鹏,夏炎,刘得格.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对外依存程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9(5):68-77.

[18]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2(2):40-42.

[19]杨灿.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J].统计研究,2005(9):72-75.

[20]韩嵩.区域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统计指标体系及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3):23-27.

[21]梁红艳,王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0-78.

[22]熊浩,鄢慧丽.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物流业卫星账户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4(5):59-66.

[23]黄璆.我国物流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9(16):5-9.

责任编辑:方程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Spatial Associa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Supply Chain

HAN Song and ZHOU Li

(School of Information,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US trade friction and COVID- 19 epidemic,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experiencing huge fluctuation,which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global supply cha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Using the data of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 in 2017 and the worlds input-output table in 2014,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stripping method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and compile the worlds input-output table including independen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the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xternal backward linkage,external forward linkage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are constructed,and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ts logistics activities to 43 countries or region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first,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a high degree of external dependence,especially in air cargo transportation and water cargo transportation,which are far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verage level;second,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strong backward and forward linkage with Europe,and strong indirect dependence on Asia;third,specifically at the national level,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strong indirect dependence on the United States,Japan,Germany,South Korea,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fourth,the dependence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o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will be further reduced,and the pulling effect of domestic final demand will be further enhanced;and fifth,the global supply chain will be further shortened,and the regional supply chain w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the association with Russia,Pakistan,Hungary,India,Indonesia,Ukraine,Poland,Greece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of the Belt and Road will be improved. It is suggested that,we should,first,implement th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f foreign trade to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a specific country;second,we should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arry out logistics cooperation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of the Belt and Road,and enhance the growth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at is brought by the regional supply chain;third,we should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foster new domestic growth points,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impact of world economic downtu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jor international public emergencies;and fourth,we should carry out evaluation on the capability for dealing with major public emergencies from the leve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to improve the anti-risk ability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global supply chain;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spatial association;external dependence degree;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收稿日期:2020-06-02

基金項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方法融合的京津冀物流产业关联效应测度研究”(2019LY9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融合多源数据的京津冀物流企业信用评价研究”(19YJC03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首都物流服务品质的策略研究”(18GLA009)

作者简介:韩嵩(1982—),女,河南省周口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统计;周丽(1978—),女,辽宁省盘锦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大数据统计和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