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2020-08-06 11:19高勇安宪宁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构件装配式

高勇 安宪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建筑行业中的装配式建筑模式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它是一种有效促进改革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发展中的建筑行业中。因此,本文也将针对装配置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同时为后期建筑行业的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高层建筑施工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情况的加剧,许多建筑都逐渐向高层方向发展,高层住在建筑在施工中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项内容就是工程的施工周期较为紧张,而通过对预制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结构)的合理应用,可以很好得的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对该项内容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 概述

1.1 半装配式

该结构是指一部分混凝土结构由工厂制作,而另一部分混凝土则在施工现场制作完成,然后工作人员利用这些混凝土结构完成浇筑工作。其具体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工作人员需要预测混凝土构件的需要量,在施工现场加工一部分混凝土构件,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之为预制阶段,也是整个浇筑工作的开端。第二步是工厂运输,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运输车将工厂加工完成的构建运到施工现场,这一阶段被称之为加工阶段。第三步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统一安装,这一阶段是安装阶段。

1.2 全装配式

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所有的混凝土构件,都是在工厂中事先生产出来的,然后利用运输车统一运到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

2.1 深化设计

现阶段装配式施工图纸一般由专业设计院根据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进行深化,深化设计一般耗时约2个月左右,施工单位应在深化设计初期提出所有在施工期间与装配式构件相关的要求及建议,由深化设计单位在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图中进行体现。

2.2 总平面布置

装配式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需考虑的场地条件与传统建筑工艺施工总平面布置类似,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现状条件、开发需求等3个方面。自然条件主要指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现状条件主要指区域位置、道路条件、市政设施等场地周边环境条件以及施工出入口设置、水电供应等场地本身具备条件;开发需求则主要是指要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开发顺序及不同节点的需求,如群体商品房工程分批次售楼顺序对工程整体施工顺序的影响。

2.3 塔吊选型与吊重复核

垂直运输机械是所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命脉,垂直运输机械的合理布置是施工总平面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装配式建筑施工总平面设计阶段,需考虑所有预制构件通过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及辅助安装,正确布置并选择型号匹配的塔吊是装配式建筑总平面设计阶段考虑内容的重点。

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3.1 在模具制作和组装中的应用

因为预制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都存在较大差别,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底模、内侧模、吊模和外侧模等四种形式;这四种构件的连接方式也有较大差别,有的是依靠螺丝,有的是依靠自身的连接结构。这些预制构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精度,其定位性能优越,使用方法较为简单。由于预制模件对于准确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厂商必须严格控制构件的尺寸,使其符合设计的标准,结构部件的各项基本差值不应超过2mm。工厂在制作结构部件时,需要把钢膜按照工艺图纸的要求,摆放在合理的位置,然后完成底模的安装,再利用激光定位仪对其高度和位置進行精准测量,其高度差值不应高于1mm,上述步骤完成后,对其进行固定,模具组装的顺序是由内及外,先下后上。

3.2 施工质量

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同时受构件生产质量、吊装调整质量、临时加固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构件生产质量的控制主要依赖构件厂生产质量内控以及构件进场质量验收两方面进行把控,且构件厂质量内控是主要因素。目前,不同构件生产厂家生产的预制构件质量良莠不齐,造价不同、管理不同甚或批次不同都有可能造成构件质量波动,这也是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吊装调整主要是指构件初步吊装后、临时加固前将构件位置、垂直度等调整到位,此步奏可以借助测量工具可靠控制,一般不会出现过大偏差。临时加固质量与设计加固要求、加固措施质量有关。一般情况下,设计加固要求可满足多数构件加固需要,但局部区域设计加固数量不足,加固措施不牢等会出现无法抵抗应力情况,如预制构件与现浇墙柱结合处由于设计加固点数量不足造成混凝土浇筑后预制构件偏位。

3.3 模具的支座极其安装

依据构件本身的不同,可将模具分为内侧模、外侧模、底模、吊模四个不同的部分,在具体施工中,每一个部分的膜都可以实现拆分,并且通过可移螺栓的方式完成相应的连接,其精度与刚度都能够满足高层住在施工的具体要求,模板组装定位精准,具体操作十分便捷。在模具制作时,对精准度有着较高要求,要控制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范围,其高度、宽度、长度存在的偏差大小都不得超过2mm,底模、侧模在平整度上的偏差大小不得超过1mm,而对角线允许的偏差大小则不得超过3mm。钢模入厂后,要严格的依据工艺布置图,将其放置到指定位置,完成底模的安装工作后,需要利用水准仪对标高进行测量,要讲标高差控制在1mm内,通过调整后,做好相应的固定工作。在对模具进行安装时,应当严格依据先内部后外部,先底部后吊模顺序进行组装。

3.4 测量定位

测量与标高控制的质量会对装配式建筑定位、安装等各项内容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依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对提供的坐标系统进行先控制,引测,逐渐控制。通常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网状法对工程施工的平面进行控制,而在工程垂直方面的控制上,一般会在一层上设置4个引测点了从而保证最终控制结果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

地面上的控制网设置要依据工程的平面形状而定,垂直控制点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构成十字相交,最终形成十字平面控制网,通过该方式,很好的避开了高层住宅中每层的墙、梁、柱等结构,并且点之间视线不会被柱、核心筒等预留钢筋挡住。进行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将固定引测点设置在相交点处,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要进行测量防线工作,该项工作要依据固定引线点完成。预制构件通过验收后,应当统一依照板下口往上1.0m处,弹出水平控制墨线;依据照板左右两边0.5m处各自弹出两条竖线控制墨线。依次由轴线控制网引出预制墙板、楼板、阳台板的控制线,每块预制构件具有横、纵两条控制线,同时要以轴线作为基准,在楼板上面弹出构件进出控制线。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高层住宅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而采用传统的现浇式施工方式,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应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一浇筑方式的应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缩短施工的时间,有利于降低施工的成本。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时,还能节省模板等施工材料的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环保的功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广绪.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J].安徽建筑,2017(5):280-283.

[2]孙剑,王生明,都兴民.高层住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J].施工技术,2011,40(22):79-82.

[3]魏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92+194.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构件装配式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预制构件的需求与供应策略研究
伞式模具在大型预制构件中的运用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