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万企、帮万户”民情日记: 我们有话说

2020-08-06 08:16
杭州 2020年14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小分队基层干部

今年3月份开始,杭州市直机关开展了“助万企、帮万户”活动,选派党员干部,组建服务小分队,派驻到杭州市各对口联系的镇街和重点项目企业,持续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切实解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活动中,各小分队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工作、总结的经验写成了民情日记,现将部分民情日记内容整理刊发。

办好“关键小事”,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

李利江

走亲,就是想群众之所想;走亲,就是急群众之所急;走亲,就是解群众之所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这是我短短几个月走亲之旅的三点感悟,也是无数小分队故事的简单缩影。我们的“双万”走亲活动,就是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亲走亲,越走越亲;走亲走亲,越亲越连心。

余志伟

几个月来,我们小分队先后帮助协调完成所在乡石岭后村3.5公里的村道维修,龙源庄村村道300米安全边护栏增设,开展了滞销农产品、民宿网络电商助推活动等。因为交通方便了,大山最深处方家村的农产品能运出来了;因为交通方便了,乡村民宿经济火起来了;因为交通方便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常回家看看了。村里的老人跟我们聊起这些特别高兴。看到群众笑在脸上,我真正明白了“我家门前那条路”的重要性。一条条便民利民的“四好农村路”,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点燃了新希望、插上了新翅膀。

许国平

在昌化镇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走村串户,真正把自己作为“当地人”,向群众学“当地话”,和镇村干部一起办“当地事”。在参与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工作要有“土”味:说话方式要“土”,村民才说真心话;政策宣讲要“土”,企业才能听得懂。在这方面,基层干部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与他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看村镇苏醒、看经济繁荣,我们倍感荣幸。

应全面准确了解基层的日常工作和负担情况

周伟军

我看到基层发展很催人:全镇2.2万户籍人口中,尚有低保低边对象629户776人、特困人员46人,群众生活还不富裕;村集体经济薄弱,一年仅有20-50万元收入,做点事真的很难。我也看到基层干部很感人:前期全镇干部全员值班,书记镇长带队,吃住都在镇里;我们心目中“别拿村主任不当干部”的村主任和村书记每月仅有2150元的补助,两委委员更是领着1000多元的补助,但小分队一过去,他们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工作,陪着我们走村入户。

俞露

群众的“烦心事”琐碎而具体,看似细小却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基层工作经常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想更好、更快让群众满意,就要创新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但无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徐向阳

基层治理工作重点在落实,关键在细节,小到一张健康码的事情,对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来说都是大事、难事,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帮扶、指导的工作。

龚海波

在调研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做馒头,通过网络销售业务的基本没受影响,传统沿街叫卖的,直接歇业了。销售方式决定了销售的兴衰。在网络日益发展的当下社会,线上销售已经成为趋势。经历了疫情,百姓网上消费的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各行各业应该不失时机地乘好这阵东风,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提质增效。

要让企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徐斌

驻企,在我看来,就是要和企业干在一起。在海康威视,同事们都亲切的称我为徐大。“徐大,这个公安行业的解决方案能否帮我审核一下?”“徐大,这个视频新技术能否结合刑侦业务再指导一下。”“徐大,我们想去萧山刑大对接业务,能否帮忙联系。”这是我在海康威视听到的最多的需求,而每每听到这样的需求,我总是回答“好的,没问题”。因为我知道,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刘德鸿

疫情当下,原本有扩招计划的企业只能争取维持稳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甚至面临倒退风险。在这个危难时刻,“助万企、帮万户”活动就像一盏灯、一团火,照亮的不仅是前行的路,更是危急时刻众人的心,让企业家和广大工人们深深感到党的温暖、国家的温暖,而我们服务小分队成员,也觉得每日的付出有意义。

厉侃侃

与城市不同,乡镇里个体户是吸纳劳动力、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本次疫情中,个体户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临着经营困境。我们在做好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帮扶之外,也要关注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办事上给予便利,在经营环境上不断优化。

施旭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所处的艰难处境,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受创严重。“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外贸打全场”说得一点也不为过,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延缓、取消、产品积压、付款周期延长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跑企业,多走现场,多收集一线的信息,才能为真正解决问题及出台后续的优惠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从“无字之书”获取成长的力量

王晗

我们的服务小分队虽小,但政策辅导的精准与精细不能少,真正用心的服务一定是受企业欢迎与信赖的。小分队的服务对象大多数规模都很小,但我们坚持“小事大做”,以我们“主动跑”换企业“不用跑”来赢得他们的认可。小分队日常的走访服务,传递的不只是惠企政策,更是党和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念与决心。

陈旭涛

刚开始我走访村民时只会问“叫什么名字、家里几口人、身体怎么样”,问完就无话可问、无话可说了,基层干部管这叫“新手三问”,还说“太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走访,导致现在百姓听到新手三问就懒得回答”。这段时间以来,我逐渐学会基层工作“熟手三多”:多拉家常、多打比方、多谈感情。从只会“新手三问”到学会“熟手三多”,是我在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中汲取的智慧和养分。

张晓星

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办事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基层干部面临的问题更加直接和具体,他们雷厉风行、脑筋活络,这些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作为一线小分队队员,需要及时调整办事风格,努力与当地民风民情融为一体,听取切实民意,反映真实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房立波

基层工作想想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需要基层干部付出不懈的努力。既要准确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又要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好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借此机会主动向基层群众和干部寻计问策,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李亚微

几个月的历练,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基层是一本厚重的“无字书”,读好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年轻干部解决“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想法缺办法”的问题。走下去、沉进去,虚心学、躬身做,办實事、求实效,做好“严”“亲”“实”的文章,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金淑淑

回首“双万”活动,有付出、有收获、有汗水、也有感动。是“助万企、帮万户”活动,让我从机关走进工棚,摇身一变“女汉子”;让我真正沉到基层一线当中去,沉到服务对象当中去;让我在这所“学校”里汲取再次成长的力量。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小分队基层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要严管更要厚爱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水痘小分队
鹦鹉小分队逗逗乐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