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及SF-36评分的影响∗

2020-08-08 06:14惠春艳白秋爽朱燕妮赵蒙蒙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干眼症证候穴位

惠春艳 金 兰 白秋爽 朱燕妮 赵蒙蒙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疾病的关注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干眼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睛干涩、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患者大多存在泪液不足的情况[1-2]。对于干眼症患者而言,初期视力大多不受影响,但患者自觉症状痛苦,后期严重时出现角膜炎影响视力[3]。常规西医治疗干眼症多采用滴眼液,由于其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成分,长期使用对患者结膜及角膜存在一定的损害以及依赖性。近年来较多学者认为,中医“五联疗法”治疗干眼症效果较佳[4-5]。中医学认为干眼症属于“神水将枯”“白涩症”“燥症”“神水枯瘁”等范畴,肺肝肾之功能失调,肺肝肾津伤液耗,润泽目珠之津精化生不足,目珠失于润泽所致[6]。因临床上关于中医“五联疗法”治疗干眼症的相关文献较少,故本研究为探讨中医“五联疗法”对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及SF-36评分的影响,观察了在本院就诊的90例干眼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干眼症的诊断标准,辨证为肺阴不足型[8]。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近4周内未接受过相关药物的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在了解本研究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年龄<18岁;并发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针刺禁忌证者;存在精神疾病者;参与其他研究者;患者及其家属要求退出本研究者。

1.2 临床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17±5.09)岁;病程为30 d至10年,平均(4.21±1.36)年。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8~70岁,平均(40.36±5.14)岁;病程30 d至10年,平均(4.25±1.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西安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治疗,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63,规格:0.4 mL∶0.4 mg)每日5~6次,每次1滴,患者可根据具体临床症状进行适当增减,需连续使用2周。研究组:1)穴位注射治疗。患者仰卧位,选取穴位定位后,碘伏常规消毒后,用2 mL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054,规格2 mL∶0.5 mg)1 mL,刺入穴位,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拔出注射针头,以干棉签压迫5 min,每日1次。选穴: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2)针刺疗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头直立,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施以针刺,留针20 min后取针。选穴: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迎香、百会、太冲、太溪、三阴交、光明等穴位,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3)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使用DY型多功能眼病离子导入仪(西安华亚电子公司)进行离子导入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取无菌纱布两块,香丹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9)10 mL,用药液浸湿纱布,以不滴液为宜,分别覆盖双眼,带上DY型多功能眼病离子导入机眼罩,调节离子导入频率,启动脉冲,大小以有轻微针刺感为宜,无疼痛、灼热等其他不适。每次20 min,每日1次。4)中药眼部熏药治疗:清开灵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880,规格10 mL/支)10 mL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灌入眼科超声雾化仪(西安医心演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至有蒸气散出后戴眼罩熏蒸20 min。每日1次。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暂停熏蒸。5)口服中药治疗:予以养阴清肺汤加减,组方为生地黄6 g,麦冬、玄参各9 g,生甘草、薄荷各3 g,贝母(去心)、牡丹皮、白芍(炒)各5 g。眼干涩不适、不耐久视,伴口干咽燥,苔薄少津,脉细无力者加太子参9 g,五味子9 g以益气养阴;外感燥邪加防风12 g,蝉蜕9 g,薄荷3 g(后下),芦根12 g;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皮肤瘙痒或有红斑者加桑枝9 g,桂枝12 g,威灵仙9 g,忍冬藤12 g,牛膝9 g。每天1剂,水煎取汁,早晚饭后温服,每次150 mL。以上方法均连续治疗2周。

1.4 疗效评定与观察指标 1)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具体情况。2)疗程结束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9]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条目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3)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与头晕)发生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干眼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评估[10]。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视力提高0.1以上,角膜染色消退。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视力提高0.1以内,角膜染色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加重,角膜染色无变化甚至增多。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等计量数据以()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性别、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定性数据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并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1。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n=45)对照组(n=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眼常干涩不爽3.16±0.42 1.05±0.29*△3.21±0.50 1.51±0.37*瞬目频频3.01±0.40 0.98±0.33*△3.04±0.42 1.57±0.35*微畏光3.16±0.31 1.01±0.19*△3.11±0.35 1.62±0.23*灼热微痒3.32±0.47 0.92±0.25*△3.36±0.48 1.61±0.34*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除生理机能外其余7个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研究组(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分,±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n 45 45生理机能88.23±12.35 87.15±12.62生理职能65.24±40.56△42.18±39.10躯体疼痛80.68±15.17△62.37±20.85一般健康59.38±20.57△42.49±19.63精力65.35±21.12△51.94±22.41社会功能88.12±19.47△73.69±21.72情感职能70.07±30.11△51.34±35.02精神健康71.41±20.32△59.02±20.26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干眼症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眼部干涩以及异物感,患者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且由于该病极易造成角结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存在极大的负性影响[11-12]。故探讨干眼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和找寻治疗其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方案是目前临床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13-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及SF-36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较低,且临床总有效率高,说明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干眼症患者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肝开窍于目,若肝失调和,肝所藏真血亏虚,则泪液化生之源不足,泪液匮乏,则目珠失于濡润,日久致目珠干燥之症。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气能推动脉中之血布散全身。肺气宣降有度,则目络通畅,目得濡养而无脉涩窍闭之虞;肺失宣降,肺气不充,则血行不畅,目周脉络失于濡养,目珠干燥乏泽、干涩,甚者涩痛,兼见全身干燥之症。肾主藏精,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若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则肾失所主,津液不能上润于目,日久目失津液濡润而变生目珠干燥之症[15-16]。本研究采用的中医“五联疗法”治疗原则为实证宜清热祛湿,虚证宜养阴益气,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17]。

干眼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内部,即肺肝肾三脏的阴精亏损及功能失调所致。肝开窍于目、肝脉上连目系、泪乃肝之液,肝气条达,则泪液疏泄有度,目珠润养有源,不致变生疾患。本研究采取的中医“五联疗法”中,穴位注射治疗为临床上常见的将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可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针刺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可通过针刺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鱼腰穴可镇惊安神、疏风通络。四白、丝竹空、承泣主治目赤痒痛。攒竹、百会主治头痛、目眩。太冲可疏肝解郁。太溪、三阴交主治肾虚证。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可通过应用药物离子透入仪输出的直电流,使中药离子透入人体穴位,得到药物与穴位的双重治疗效应。中药眼部熏药治疗借助药力与热力的作用,对患者机体产生治疗效果,并使药力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机体营养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口服养阴清肺汤加减,寻求对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18-1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更高。中医“五联疗法”通过将药物配合穴位注射、针刺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药眼部熏药,以调理患者全身机能及眼周局部微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其眼部不适症状。且研究组安全性更高,说明中医“五联疗法”药性温和,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应用该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20]。

综上所述,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干眼症证候穴位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