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2020-08-08 06:14姚冬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肺汤加减穴位

杨 燕 姚冬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国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约为0.59%~5.2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COPD病因相关研究尚未明晰,不过诸多学说指出,COPD主因炎症反应机制、免疫功能失衡等因素影响[2-3],导致呼吸道气流持续性受限,且病情迁延难愈。当前西医方案对早期、中期COPD的治疗有良好的控制效果[4],但COPD高复发风险特性及西药耐性、毒副反应等因素,导致单纯西医无法遏制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症状,增加患者并发慢性呼吸衰减风险。对此怎样治疗防控AECOPD,降低死亡率成为业界关注热点。本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资料,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探析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与预防全球策略(2018年版)》AECOPD诊断标准[5];符合文献[6]痰热郁肺证诊断标准;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排除标准:COPD稳定期者;本次用药过敏者;恶性肿瘤者;免疫系统疾病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结核、硅肺、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引发慢性咳嗽喘息者;血液系统疾病者;感染性休克及器官功能衰竭者。

1.2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77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与观察组8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均行平喘、解痉挛、止咳、化痰、纠正内环境紊乱状态等对症干预,1~2 L/min持续低流量氧吸入;头孢唑肟钠(深圳致君制药,国药准字H44022961)每次3 g,每日2次静脉注射,口服茶碱缓释片,每次0.1 g,每日2次;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每次10 mL,每日3次;无创正压通气(S/T模式),维持血氧饱和度(SaO2)达到90%以上,每次2 h,每日3~5次。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配合清肺化痰汤加减加穴位敷贴治疗。清肺化痰汤组方:黄芩10 g,川贝母15 g,炙紫菀10 g,紫苏子10 g,鱼腥草 20 g,桑白皮10 g,杏仁10 g,瓜蒌皮15 g,陈皮10 g,瓜蒌仁6 g,茯苓6 g。随症加减:伴痰黄内盛者加用薏苡仁20 g,海蛤壳15 g,行理肺化痰之效;伴便秘者加用制大黄15 g,葶苈子15 g,达泄热通腑之功;痰热伤津者加用天花粉15 g,南沙参10 g,奏润燥滋阴效用等。文火慢熬,100 mL/袋,早晚各口服1次(每次1袋)。穴位敷贴:两组穴位交替贴敷,一组取穴肾俞、肺俞、大椎、定喘;另一组取穴膏肓俞、膻中、肾俞、天突。中药敷料为黄芪9 g,炙麻黄6 g,杏仁6 g,川贝母6 g,桑白皮3 g,细辛3 g。由医院中药房研粉,配以姜汁调成糊状,以40 mm×40 mm脱敏胶布敷贴于穴位,观察30 min,无过敏,于敷贴4 h后取下,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肺功能。MD-Diffusion型肺功能仪监测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比值。2)炎症因子。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3)中医症状积分。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咳嗽、咯痰、胸闷等中医症状积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2分,中度为3~4分,重度为5~6分。分值越低则表示症状缓解程度越好。4)记录两组用药不良反应。5)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因AECOPD再次入院率。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6]COPD证候评分标准评估疗效。显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有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70%。无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率<3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PEF、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PEF、FVC、FEV1、FEV1/FVC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89)对照组(n=8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L)1.56±0.36 2.38±0.49*△1.53±0.35 2.07±0.42*PEF(L/s)2.08±0.37 2.96±0.74*△2.12±0.41 2.45±0.81*FVC(L)2.53±0.55 3.36±0.61*△2.59±0.61 2.98±0.57*FEV1/FVC(%)50.28±5.27 62.85±6.08*△50.39±5.12 57.05±5.36*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TNF-α、PCT、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NF-α、PCT、IL-6、IL-8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89)对照组(n=8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NF-α(g/L)5.79±0.91 1.12±0.13*△5.73±0.95 1.47±0.18*PCT(ng/mL)0.46±0.21 0.17±0.09*△0.45±0.23 0.24±0.13*IL-6(ng/L)175.38±15.34 109.85±12.07*△178.04±16.82 128.75±13.49*IL-8(ng/L)0.75±0.23 0.34±0.11*△0.74±0.21 0.49±0.1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胸闷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胸闷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89)对照组(n=8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嗽4.09±0.73 1.15±0.39*△4.11±0.68 1.73±0.45*咯痰3.63±0.79 1.01±0.33*△3.61±0.82 1.52±0.41*胸闷3.55±0.62 0.97±0.25*△3.52±0.59 1.42±0.28*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两组用药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AECOPD患者因急性发病造成呼吸系统迅速恶化,超过60%患者合并气道严重阻塞,严重影响肺功能[7],AECOPD若治疗不及时可进展恶化致呼吸衰竭。国内专家共识认为,直至2020年AECOPD致死因素可位居全球死亡因素第3位[8]。多项研究发现[9-10],西医常规药物治疗AECOPD短期效果较佳,但随西药持续应用将发生耐药征,影响AECOPD患者病情持续控制质量。因此,西药对AECOPD病情控制效果仍显不足,亦无法逆转COPD病情。

现代中医学发展,众多学者证实[11-12],中医治疗COPD更具优势,中医将COPD纳入“咳嗽”“喘证”“肺胀”范畴,病机关键为肺肾两虚,因外邪侵入至肺气不宣,引咳喘之症。痰热郁肺证为AECOPD典型证型,以实为主,肺气虚可积痰湿,邪郁化热,灼烧肺津,痰瘀互阻,即为病因亦为表现。故中医治疗AECOPD以止咳宣肺、清热化痰为关键。本院基于AECOPD病情特点及中医辨证施治、整体治疗理念,组方清肺化痰汤加减,方中黄芩补肺卫之气,川贝母止咳润肺,紫菀、陈皮祛痰止咳,鱼腥草解毒清热,桑白皮利水平喘,瓜蒌皮化痰利湿,杏仁、紫苏子降气消痰,诸药调和,共奏清肺、降逆、祛痰、平喘、止咳之效,随症加减,巩固效果。配合穴位敷贴疗法,让中药经肾、肺俞穴、孔窍脉络慢慢渗透,逐步作用于病灶。本研究证实,清肺化痰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好转率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者,表明清肺化痰汤联合穴位敷贴对AECOPD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化痰清热,平喘润肺,且配合穴位敷贴协同共奏清热宣肺之效。

研究证实[13],肺功能与AECOPD患者病情恶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受AECOPD病情进展可致肺功能不完全可逆性损伤。因此AECOPD的治疗需重视肺功能状况的调节。本研究中,两组AECOPD患者治疗14 d后,PEF、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表明及时有效治疗AECOPD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这一结果与周卫军等[14]研究相符。分析结果可能与中药整体治疗相关,诸味中药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气道阻力,促进支气管扩张,提示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方案对AE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更具优势。

AECOPD病因关键为感染。多项研究认为[15-16],各类炎症介质及炎性因子在AECOPD肺部炎症反应中有着关键作用[17-19]。PCT则是细菌感染重要指标,亦为AECOPD抗菌治疗过程极具指导价值的标志物。本研究发现清肺化痰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AECOPD后,患者TNF-α、PCT、IL-6、IL-8等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西医治疗者,表明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可有效调节AE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症状。结合现代药理学可知,中药组方内瓜蒌有抗菌、抗溃疡的作用;鱼腥草抗炎效果较佳,黄芩有消炎抗菌,淫羊藿降血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川贝母抗炎,改善肺部炎症[20]。

综上所述,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效果良好,改善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因子,且中医药整体、综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全身多系统调理,减少AECOPD再发风险。

猜你喜欢
清肺汤加减穴位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清肺茶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