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2020-08-10 09:25李志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

摘 要 以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出发点,以沧州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为立足点,以沧州师范学院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应用型 普通本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部分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尤其是有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以沧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统计学专业为例,该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应该是培养理论基础较强、有一定技能的人才,但是,对于普通的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改进,适当的向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倾斜,甚至是将应用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作为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1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有研究表明,事业上成功的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很明确的规划,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减少学习的随意性,明确学习的方向,完善知识的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向职业目标奋进。因此,为了尽早让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年级,高校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1自我分析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方面出发,进行自我剖析,只有充分的了解自己,才能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客观,因此,可以借助心理学中相关的测试。例如,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六岛环游游戏,是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分析测试者的特点,寻找适合测试者的相关职业;心理学中对不同气质类型的描述、性格投射试验等,都可以用作大学生进行自我分析的工具,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

1.2职业分析

以沧州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为例,根据笔者对近几年学生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的询问,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不是统计学专业,即便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他们也表示,并不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甚至不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辅助学生进行职业分析。

(1)校内、校外教师指导。可以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教师或其他高校的教师,利用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对本专业相关的前沿内容和研究方向做簡单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可以聘请交叉学科的相关教师,介绍本专业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方向。

(2)聘请实践导师。根据本专业的就业范围,与相关的用人单位合作,聘请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在一年级,实践导师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工作的工作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不同工作的工作环境。

(3)专业课程知识简介。通过上述两种形式,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未来所学课程还一无所知。因此,可以通过专业负责人和相关的任课教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以及基本知识框架,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课程知识的相关应用,以及不同课程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2学生分组,因组施教

将学生按照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分组,确定不同的课程体系,相同的课程可以一起学习,但是,不同组之间要有所侧重。例如,针对统计学专业,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方向、经济统计方向、数据分析方向等,理论研究方向针对考研学生,需要开设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经济统计方向针对对经济领域感兴趣的学生,需要开设与经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统计学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及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相关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对经济统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数据分析方向针对那些对数字敏感且爱好编程的同学,需要开设统计应用类课程以及统计软件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思维与计算机编程能力。具体分组可以综合考虑学校师资、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相关资源。

3资源共享,学分互认

目前,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师资力量都是薄弱环节,而师资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高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对某些相关性较强的专业,部分课程可以联合开课;对于实在无法开设的课程,可以选择向其他高校求助,聘请相关教师,或者同一城市的高校间联合开课;部分课程还可以借助网上资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只要拿到相关课程的结业证书,即可给相应的学分,真正解决师资问题、地域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认。

4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灵活考核学生能力

郭栋在《就业视角下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指出,用人单位对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的毕业生整体评价较高,其中内在素质方面的评价最高,其次是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略低。这表明,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通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通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制定多元化、灵活性的考核机制。高校可以试行“理论+技能+德育+素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体能”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考核方案,综合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李志晓(1990-),女,山东乐陵人,沧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

参考文献

[1] 甘陶陶.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效能研究[J].智库时代,2019(22):206-207.

[2] 郭栋.就业视角下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32(11):127-128.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