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20-08-10 09:25邓毅邓晓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型校企合作产业链

邓毅 邓晓慧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经济转型升级,国家需要职业院校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来对接新型产业链条。职业院校教师作为落实人才培养的重要实体对象,他们的素养高低决定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夙愿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而“双师型”作为评价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当中至关重要。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养参差不齐,需要相关制度及措施来提高。

关键词 产业链 人才培养 双师建设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国家迫切需要一批能够适应经济、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产业链的调整或者升级,伴随着围绕产业链的人才链也需要升级。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肩负着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2019年2月,职教20条隆重推出,其根本宗旨就是要求职业院校进行深化改革,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职业院校落实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为:突出专业或者专业群建设特色、搞好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建设。教师作为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群体,他们是以上工作的建设者、参与者、完成者,他们的素养高低决定了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作为职业院校对教师理论水平及技能水平的综合评价,对于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1新时代“双师型”内涵及标准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将课堂搬到车间、搬进工厂,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保持一致,要求教師改变过去纯知识、纯理论或者知识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的情况。“双师型”教师就是为了匹配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切实落实教师实际动手能力及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的保障机制。

何谓“双师型”?通过查阅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文件,其认定方式主要为:“双证书”即为“双师型”,“工程师认证+教师身份”即为双师,“双职称”即为双师。以上的认证方式,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探索过程中,经过尝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也具有局限性,尤其是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学校专业或者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就是要对接产业链或者岗位链。因此,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备合格教师道德品质下,既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又懂教育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产业对接的技能大师型或者产业教授型教师。

2“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

2.1师资队伍来源

职业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及积累,院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从相关招聘的数据上来看,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普通院校直接招聘过来,没有相关的企业背景,俗称“学院派”教师,另一种是由企业招聘而来,俗称“企业派”。这两种教师各有优缺点,“学院派”教师来自于普通院校,普通院校大多重理论及学术研究,这些老师专业知识充足,经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掌握好教育教学规律,站好讲台。但是,此类教师多数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偏多,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况较多,加上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弱,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动手实践偏少。学校的供给侧与企业的需求侧有差距,这也是多年来企业对毕业生诟病较多的地方。相反,“企业派”教师来自于企业,凭借多年工作的积累,了解行业的发展,实践动手能力较好,能够满足职业院校对接产业的需求,但此类老师来自于企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较少,如何将企业的工作内容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也是需要提高的地方。

2.2“双师型”制度缺失

职教20条提出未来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在具有3年企业背景且具有高职学历以上的人群中去招聘。国家虽然从顶层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要求,但并没有从制度上做出强硬的规定。比如:教师资格证,作为从事教师职业的门槛型证书,并没有进行制度规定。部分学校在进行招聘时,可能依然“唯学历”,依然没有强调双师素质。当前国家还没有“双师型”要求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2.3“双师型”教师长效培养机制及评价机制欠缺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实现人才链、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对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队伍,很多院校没有进行长效建设机制,双师队伍建设后劲不足,没有长远的规划。同时,任何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合理、高效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3.1制度保障

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当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认定标准,职业院校可以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专业(专业群)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外成熟的鉴定标准,出台“双师型”认定标准。学校有了认定标准后,还需要有“双师型”教师长效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3.2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离不开企业,教师的知识更新、技能更新,都需要从企业中获取。要想企业积极的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就需要寻求类似混合制办学模式,要让企业尝到合作的甜头,它才能够参与到办学过程的方方面面。

3.3提高教师思想占位

职业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采取企业兼职的工作方式,学习企业新的知识与技能。对能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与工资评定、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优先权。

总之,人才链与产业链匹配,是国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职业院校在落实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增强教师“双师”能力,是职业院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琪,谢志远.人才链匹配产业链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要旨、机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8).

[2] 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3] 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03).

[4] 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5] 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2).

猜你喜欢
双师型校企合作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