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可行性

2020-08-10 10:06姜欣泽喻芳齐郭新雨周杰韩沛希
管理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可行性开发南京

姜欣泽 喻芳齐 郭新雨 周杰 韩沛希

[摘 要] 受历史因素影响,南京地区范围内的红色文化遗迹数量大,并且具有极大的可研究性、保护价值与教育意义。如今,采取何种方法才能尽可能高效率地保护与开发这些红色文化遗产,升华其内在精神价值,这是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加速增强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通分析了南京红色文化遗产特点,结合保护性开发已存在的基础,通过保护性开发技术解决保护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南京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可行性。

[关键词] 南京 红色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志码:A

一、研究背景

(一)红色文化遗产现状岌岌可危

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的南京更是发展迅猛。也正因如此,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被不知情的民众拆除、涂画,又加之大多数的遗迹暴露在田野山间,成年累月的风吹雨打使得许多红色文化遗产原貌受到或多或少的破坏。散落于荒郊野岭的红色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保护,政府管理保护修缮权责划分不明确,随着时间流逝,许多熟识红色文化遗产历史的老人也已不在,许多红色文化遗产因此无处可寻。而这些红色文化遗产是南京近代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其地位可见一斑。南京红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本就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遗迹的状况也亟须有关部门去实施有效的保护开发举措。

(二)社会对红色文化日益重视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摸爬滚打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迅猛发展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智慧性地创造总结出来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中央会议明确指出,处于新时代的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必须得到大力传承与弘扬,只有如此,中国的“两个一百年计划”奋斗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动力。

江苏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力度,使得文物遗址的保护由抢救性保护逐步转变为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举。

(三)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性开发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依靠并挖掘南京所拥有的红色文 化遗产,有利于在新时期将红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精神和历史文化升华,这种精神,无论在历史上或是现在,经济上或者文化上,都将是指引社会不断进步的巨大力量,将促使城市文明再上一个台阶。此外,“新基建”(依托5G基建及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技术的应用,可以用数字化赋予南京红色文化遗产崭新的活力。

二、南京文化遗产特点

(一)遗址数量在减少

南京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城市,承载了近现代厚重的民族历史和红色文化。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地下斗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期间悲壮的南京保卫战,抑或是解放战争期间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南京土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遗留了无数红色文化遗产。

在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战争时期、城市化的建设时期以及受到自然环境的不断影响,现存的红色文化遗迹正在逐渐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南京地区内剩余的国防工事只剩两百多座,而原本这个数字应该为533座。

(二)所在地址分散且偏僻

现存南京红色文化遗址分散于南京市各区,同时在各区内部分布散乱,所在地难以寻找。由于时代的发展,大部分红色文化遗迹所在地周边杂草丛生,因无人看管而废弃,或被掩埋。在南京审计大学抗战遗迹寻访团队的寻访过程中,探访的许多红色文化遗产周边多为群众墓地或是杂草树木,无保护牌很难辨认其是否为红色文化遗产。

(三)开发利用率低,资源投入欠缺

由于南京存在大量红色文化遗址,很难同时开发,且开发难度大,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支持,这也是现阶段南京红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不能完善的主要原因。唯有在周边学校或单位机关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并参加纪念活动时才能发挥其承载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作用。部分红色文化遗产虽已上报并设立保护牌,但仍无人问津,更有甚者,出现了遗迹被涂鸦或贴小广告的现象。因此,在当今法制建设的指引下,应当健全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建立有效的资源投入机制,科学统筹南京红色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性规划开发。

三、开发已存在的基础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排查

南京审计大学抗战遗址寻访团队在江宁区党史办公室、南京市文广局的组织下,进行红色遗址和抗战遗址的寻访工作。他们深入江宁区各个街道社区,实地寻访到了十多处红色文化遗址,并对这些遗址进行经纬截图、卫星定位、现状拍摄等工作,对党建地图进行了详细补充及修正,对遗址和烈士陵园的路线进行了红色旅游规划,并撰写了导游稿,供给旅游部门使用,为红色文化遗产的后期开发、利用做好了准备。

(二)政府扶持

2012年3月28日公布的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列出“民国碉堡群”,这是南京市文物部门首次将正面战场的抗日军事设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当时大部分抗日碉堡尚未被文物部门发现。近些年,各区又分别发现了一些抗日碉堡,部分碉堡由于无人看管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目前南京审计大学抗战遗址寻访团队派出的小组在江宁区党史办公室、江宁区文广局的组织帮助下,开展了大量的红色文化遗迹寻访调研工作,有利于進一步的保护性开发。

(三)学校提供条件

首先,南京审计大学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知识材料,可为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性开发提供资料上的支持。其次,南京审计大学也为调研团队提供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助于保护性开发的调研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学校书院老师的支持,能够为调研团队提供很多建设性意见,使得调研团队对开发性保护的调研思路与研究方法更为清晰。

(四)红色文化教育日益发展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才的新任务,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理解及实践,红色文化教育尤为关键。

四、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普查的困难

红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但是关于红色文化遗址的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开展,这就使得部分抗战遗迹仍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由于抗战遗迹多处于偏僻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调查的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如何全面无遗漏地调查南京市江宁区遗存的抗战历史旧址,是后期开发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

(二)保护力度差

其中包括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某些烈士墓未迁入烈士公墓或烈士陵园之中,保护力度差。第二,后迁入烈士公墓的烈士墓保护力度不够。第三,烈士陵园或烈士公墓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开展活动不够。这主要源于前期资源普查相对困难以及南京红色文化遗址基数大且分散,保护工作难以进行,而残破的红色文化遗产也影响了后续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

(三)专项法律法规的缺失

现阶段,南京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遗迹原址开展保护工作,但对于实际的保护开发问题,没有专项法律规定,这给保护性开发的工作带来不便,在开发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层层阻力,且没有统一的规范制度,导致开发会出现种种乱象,因此红色文化遗迹整体的保护与開发工作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五、开发技术

(一)注重陵园的修缮

我们在前期调查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南京红色文化遗址大多损毁严重,甚至出现消失、无法查找的情况。在保护性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将开发工作的重点放在“保护”二字,保护是主线,保护与开发是关系,盘活红色文化遗址是要求,开发要建立在对红色文化遗迹的充分保护之上;开发之前,红色文化遗迹的修缮工作要先落实。修缮工作要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还原性修复,而非翻新,更不是重建。

(二)保护性规划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位于城市郊区的红色文化遗址岌岌可危,城市规划部门对于红色文化遗址的规划建设,对于周边商业、工业、农业等规划建设都要进行合理讨论整合,统筹规划,统一安排,首先确保南京红色文化遗迹能被充分保护,将红色文化遗址的内核红色精神与周边城市圈融为一体。

(三)建设教育基地

在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上,深入贯彻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被提出,为将红色文化真正融于当代人的脑海之中,除了理论上的教育,实践中的教育也必不可少,而南京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便是极佳的场所,这里处处存在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由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组成的红色精神。在遗迹周边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在新时代培养与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人才。

(四)开通红色旅游路线

基于前期南京审计大学遗址寻访团队深入江宁区各个街道社区,实地寻访到了十多处红色文化遗址,并对这些遗址进行经纬截图、卫星定位、现状拍摄等资料完善。后期团队同时也对遗址和烈士陵园的路线进行了红色旅游规划,并撰写了大量导游稿,供给旅游部门使用,这也大大促进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五)“新基建”赋予其新活力

“新基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 2018年中央召开的经济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就已经明确,也被列入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南京红色文化遗址要想在新时期绽放异彩,便应当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基于“新基建”带来的“云”便利,建立线上遗址博物馆,开发出南京红色文化遗迹旅游的线上云端路线图,让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感悟历史、学习红色文化。且现有的资料多为纸质记载、电子存档,并且较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研究学者的工作量。在“新基建”时代,倘若加以运用现代新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以一种云存储的模式展示出来,简化查阅过程,可以为学者节省大量的资料检索时间。

(六)文创产品设计及开发

近几年来,故宫文创火爆。南京红色文化遗产同样可以结合故宫文创的成功经验,勇于作出年轻化的营销尝试,立足红色精神,挖掘创意元素,贴近生活实际,在严肃的红色文化基调下跨界,将红色精神融入文创产品中,延伸产业链,利用新兴传媒营销方式传播红色文化,真正将传播与开发红色文化结合起来。

(七)新媒体等多渠道宣传

目前新兴媒体发展趋势逐渐多样化,红色文化遗产发展传播途径多样且传播覆盖面广,比起原有传统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如专题讲座、研讨会或文化节等更加多元化、生动化。在各大平台建立宣传号,如建立公众号,发表文章、视频等,能更加便捷地将红色文化教育简单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姜欣泽,女,生于2000年7月,满族,辽宁本溪人,南京审计大学,工程管理(审计方向)专业。喻芳齐,女,生于1998年5月,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专业。郭新雨,女,生于2000年6月,汉族,陕西咸阳人,南京审计大学,法学(法务会计)专业。周杰,女,生于2000年2月,苗族,贵州平塘人,南京审计大学,英语专业。韩沛希,女,生于2000年2月,汉族,江苏海安人,南京审计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1287029Z。

猜你喜欢
可行性开发南京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