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重点及导师的作用

2020-08-11 07:35杨庆生刘夏尚军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0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素质教育

杨庆生 刘夏 尚军军

[摘 要] 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根据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提出研究生科技创新所需的个人基本素质和基本条件,指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问题。强调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和若干关键环节。

[关键词] 创新;素质教育;研究生;导师

[作者简介] 杨庆生(1962—),男,河北故城人,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

刘 夏(1986—),女,山东临沂人,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智能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研究;尚军军(1988—),女,山东泰安人,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碳纳米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026-03    [收稿日期] 2020-04-07

一、引言

在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續高速发展之后,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决策,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根本出路,这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1]。

在科技创新中,研究生是最有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和后备力量。古今中外的重大创新及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大学毕业的20年内是人创造性最强的时期。研究生正处于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处于接触科学技术最前沿知识的时期,所蕴含的科技创造能力是巨大的。

人的创造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培养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国际通行的一生一师、一生一题的培养模式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导师可以做到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的潜质。尽管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方法千差万别,但是都应该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总结研究生培养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则和做法,为更好地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阐述科技创新的基本原理、所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外部条件;指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以及具体实践。

二、科技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外部环境,也离不开创新者的个人素质和知识背景。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前提,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上,任何重复别人的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具备极大的创新勇气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畏艰难,才能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才能通向科技创新之巅。因此,科技工作者要时刻检讨自己研究工作的价值和创新点,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

适当地借鉴别人的成果,通过消化吸收,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和新改进,是科技创新的一般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展,交叉融汇非常深入。要善于吸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中吸收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中外无数事例表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克服浮躁的心态,才能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精神也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

(二)创新的基本素质。对于个人而言,创新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知识积累,除了先天资质和兴趣外,还要具备人文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人文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些做出伟大成果的大科学家对文学、艺术等具有很深的造诣,能将科学与艺术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美学修养,不仅有益于科学研究,而且给科学家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活力和乐趣。研究生应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文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美学修养。

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技能是一个人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上许多新发明、新发现都是由能工巧匠完成的,其原因不仅在于他们专心钻研,而且在于他们心灵手巧、基本技能熟练。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依时空、专业不同而不同,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实验研究离不开基本的动手操作技能,理论研究离不开扎实的数理基础等。另外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外语使用能力等对许多专业都是必需的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现代科学知识已经高度专业化,一个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也非常小。要想进行创新,必须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状况、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通过研究生课程的系统学习完成的,而对学科研究状况和动态的把握则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来实现。

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已经非常普遍,新的发明、发展往往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对科技创新的素质要求更高。

(三)创新的外部条件。科技创新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创新文化氛围。现代科技创新需要现代化的科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等人力物力支持。我国经过50多年的经济建设,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和物资基础,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有些实验室的设备水平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大批的人才储备[2]。

社会价值取向也对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文化,提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后,新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正在形成。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创新的意识、个人素质和外部条件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但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不等于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由各种要素构成,创新人才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训练和培养。这里着重强调学习质疑能力、分析抽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协调能力。

1.学习质疑能力。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终身的事业,不会学习就不可能有创新。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在实践中探索找到。一个人不可能终生在课堂内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会使人受益终生[3]。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有选择地学习新知识。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新学科不断产生的时代,必须有选择地学习,研究新知识,弄清对不同知识的学习程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带着质疑的思想进行学习,而不是不加分析地全部吸收。所谓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在学习和研究中,质疑能力特别重要,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没有创新的方向。没有目的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创新。

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只有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大胆与合理的质疑。当然,不能提倡为质疑而质疑,那种不分对象,一律采取质疑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例如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已经是普遍的真理,没有必要再花精力去质疑它。物理中的牛顿定律也已证明是正确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推翻了牛顿定律,而是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扩大了研究范围。新出现的纳米科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原来科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科学发现的事例表明,现代科学知识已经高度发展,新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常规范围之外或者学科的交叉地带,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组合、新发展[2]。

2.分析抽象能力。分析问题、抽象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所在。把一个实际問题和自然现象抽象成一个科学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分析判断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求个人不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

在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时,要正确把握所研究问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弄清所研究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研究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和产生的影响。

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创新的目的和最终目标。攻克科学难关就像攻克城堡一样,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而且需要伟大的谋略和智慧,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开阔思路,刻苦钻研。切忌因小而不为,因难而畏缩。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提高,在实践中提高对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意外情况的处置能力,扑捉现象之后的科学本质。要从技术方案、实施步骤和可能的意外情况等方面做出科学预测。要有探索失败的心理准备,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实践都必定是成功的。

4.交流协调能力。交流协调能力是现代科技的特点对创新的基本要求,多学科交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不同专业、不同团体的人员多交流、多协调。交流能激发新的灵感,思想的火花往往是在交流中迸发的。自己的新思想新发现需要及时地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与同行分享,让更多的同行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工作。

科学研究更需要协作。现在面临的科学问题都是综合性的,不是一个学科或一个人所能解决的。从知识结构上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从研究手段上需要理论、实验和虚拟仿真的联合;从现实需求上需要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一体化推进。

四、导师的作用与创新性

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一般来讲,不外乎三种渠道:一是有意识的自我学习,例如通过阅读和分析其他人的论著等,研究别人的成功经验,启迪和激发自己的灵感;二是环境熏陶,在一个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环境中,与高水平的创新人员一起工作,耳濡目染,近朱者赤;三是正确的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训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系统的训练,当然环境熏陶和自我学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4]。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导师的创新性,导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活动一般是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导师的学术态度、思维方式和敬业精神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在历史和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专业的所谓学派其实就是一种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脉相承。如果导师常年在某个专业的前沿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他很快就能将学生引入本专业的前沿阵地。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创新性研究必须由导师带领完成,但至少导师要能够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给研究生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和方向性指导。

2.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是研究生最重要的创新实践,论文选题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是一个人终生从事的研究领域或职业取向,对研究生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领域理论或应用方面有价值的问题展开,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研究手段等方面使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培养其进行科学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要考虑问题本身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二要考虑课题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三要考虑对培养人才的训练作用。适当的论文选题一定是建立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正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并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国家需求的基础上的。

3.严谨、和谐与创新的团队氛围。严谨、和谐与充满创新精神的团队氛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一个研究团队一般由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学术与管理助手以及他们的研究生组成,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学术活动。一个好的团队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加入其中的每一分子都能发光发热。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问题讨论是经常性的,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导师所表现出的严谨、谦虚和肯于钻研的治学精神以及诚信、务实和胸怀宽大的人格魅力,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互相学习、平等研讨的学习和研究气氛,使研究生得到严格治学的熏陶。学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产出形式,研究生每取得一些进步和进展,都希望尽快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在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把关。对于论文创新点的提炼、语言的准确性和对论文总体质量的把握等,都能体现一个研究团体的整体氛围,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五、結束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的问题,既需要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也需要培养单位的良好创新训练和条件以及个人的创新素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主要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和科学方法。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严谨治学与诚实做人的统一,在高起点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M].中共文献出版社,2016.

[2]杨卫.以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05(9):9-12.

[3]左铁镛.授之以鱼[J].中国研究生,2002(1).

[4]保铮.谈谈培养博士生的一点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5]刘夏.力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验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95-97.

The role of Environment,Key Points and Mentors i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YANG Qing-sheng,LIU Xia,SHANG Jun-jun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new force and reserve fo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key problem in graduate education at present.According to the basic law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ersonal qualities and conditions required b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ostgraduates,and points out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ome key links of mentors in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innovation;quality education;postgraduate;mentor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素质教育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