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探讨*

2020-08-13 07:22马雪晴焦亚军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剪力墙装配式构件

马雪晴 焦亚军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安徽阜阳 236031)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大推动下,涌现出了诸多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这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要想确保绿色建筑使用要求与业主要求相符,诸多建筑企业予以了高度重视。但是在现阶段,住宅产业化发展空间尚未得到显著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尚未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而且也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1]。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等环节,将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质量之间的差距降至最低,给予施工质量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建筑行业提供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利于将工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的构件主要得益于工厂的预制,免去了再次拼接这一环节。在施工场地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构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并顺利连接好板材。基于此,对于提高建筑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将建筑时间降至最低。此外,在工作人员安装外墙过程中,要加强木砖的应用,以此来封闭外围,确保外部施工环境得以形成。

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共同完成不同工艺,比如外墙装修与粘贴保温材料等,对室内砌筑时间进行控制,提升施工速度。

1.2有利于彰显出绿色环保特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绿色工艺的属性,可以与绿色建筑发展潮流相符合,并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质量,为绿色建筑发展增添活力[2]。混合单一材料,进行统一加工,有助于形成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提升建材的原料质量,并促使预制构件的形成,防止浪费不必要的原材料,将材料的用量降至最低。比如相比于传统混凝土结构,借助预制外墙板,在安装外墙过程中,可以防止浪费不必要的木材,将材料用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以防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使建筑行业与自然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和谐共处。

1.3有利于充分彰显出结构性能

对于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来说,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连接性,所以抗震能力显著,有助于建筑安全氛围的构建,维护好人们的人身安全[3]。同时,在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保温材料比较多,并紧密联系各个预制构件,使建筑的密封性大大提升,并助益于建筑保温强度和舒适度的提升。此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设计,而且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建设构件,其中,刚柔合并施工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并给予结构承载能力一定的保障,进而使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强度得以保证,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结构图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分析

2.1PC施工技术

对于PC技术来说,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应用范围中,空调板和墙板等比较常见。在PC安装过程中,如果PC板与指定位置相符,要加强临时支撑,而且将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上来,PC板的相关构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要结合PC板的安装设计流程,统一整理其板材,保证堆放的整齐性和合理性,为后续吊装工作的实施带来便利性。在PC板安装过程中,要防止PC板和预制墙板之间出现任何缝隙。在使用PC技术时,要保证材料的高度紧密性和粘结性,防止缝隙的出现,将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充分发挥出来[4]。此外,还可以大大增强施工现场环境的干燥性,防止窗框渗漏水的出现,在整体上对施工周期进行控制,将工作量降至最低。比如将铝模板与PC施工技术相结合,需要使用紧固螺栓将其固定,其主要的构造图如图2所示。

图2 铝模板与PC施工技术相结合的主要构造图

2.2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最新引进该项技术的是德国,这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时间比较晚。对于其构件进行分析,叠式墙板、叠合式楼板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结构钢筋、底板预制板等,是叠合式楼板的重要构成内容,而双层预制板和结构钢筋,是叠合式墙板的构成。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在落实好混凝土浇筑的相关工作后,可以在双层预制板中,开始操作混凝土的浇筑,同时,结构钢筋在预制板受力钢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节点如图3所示。

图3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结构节点图

但是,由于引进时间比较晚,所以严重缺乏使用操作经验,所以应用范围比较有限,仅仅在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技术人员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并没有对其两端预制板的具体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2.3NPC技术体系

对于NPC技术来说,主要是指加强全预制技术与叠合技术的应用,分别处理竖向、横向的墙体。在全预制方法运用的影响下,对竖直方向的墙体进行处理,比如构件填充墙等,借助叠合方法,有效处理水平构件板和梁等,并经钢筋连接构建竖向下部构件,借助金属锚固管,连接好上端构件,从而给予钢筋浆锚的顺利连接[5],具体施工如图4所示。加强现浇连接带的设置,通过混凝土现浇方法,为连接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连接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钢筋锚接头、叠合现浇等。

图4 叠合楼板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NPC技术体系具有高度的完善性,在水平方向构件和竖向构件过程中,均对全预制与叠合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现浇梁的降低,确保装配率的稳步提升。在施工现场中,灌浆孔现象难以避免,可以对各孔位置灌浆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在房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时,要想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对NPC技术体系内剪力墙的竖向连接进行改善[6]。

2.4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不容忽视的就是高层、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对这两种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其设计原则主要是指“等现浇”。而且这两种剪力墙进行对比,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对设置边缘构件、连接水平节点进行了简化。在实际操作使用中,诸多建筑企业在连接预留孔灌浆处,仍然使用钢筋,进而在不断探索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使用该类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施工准备、测量和方向、临时固定、绑扎钢筋、留设预埋件等,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

图5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主要步骤

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的改进措施

3.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中,要深入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和周围条件等,确保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要提高对勘查设计的高度重视,适度延长设计周期,保证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优化和完善,而且在提交项目之前,加大校核力度[7]。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务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加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尤其在技术难点方面,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还要将特殊工艺和构件的事故方法进行明确化,并合理存放材料。测量放线人员应结合施工平面布置图,确保各功能去放样定位的合理性。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进场之前,质检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场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要及时抽检,在检验合格以后,才可以顺利进场。

3.2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要点

3.2.1模板安装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上实施凿毛和植筋等工作,斜模板安装在模板顶端比较适宜,然后防止斜模板,剩下的浮浆会流到模板顶端,从而更好地融合新混凝土顶端、原结构翼缘板。在自密实混凝土溢出时,是混凝土浇满的重要象征。在浇筑环节中,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应用,对适宜的浇筑法进行应用,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混凝土种类和机械设备数量选择的合理性[8]。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前期阶段,要对所需工具进行仔细检查,防止施工隐患的出现。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填满埋设物和模板内容,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冒泡现象。

此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工作时间要控制在15秒以内,振捣方法要对工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点振法,在插倒操作完成以后,可以将混凝土整体性体现出来,并将内部气泡消除到位。一次性完成构件混凝土浇筑工作,保证混凝土在PVC管内充分体现出来,在静压5分钟以后,关闭闸门。

3.2.2 PC板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对临时支撑架进行固定,在PC板进场以后,堆放架内是重要的安置地点,在吊装环节,对上方的预留吊环予以绑扎,使吊装任务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其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PC板与预制板之间应防止裂缝现象的出现,基于整体性原则予以拼接。在拼接完成以后,还要予以校正,促进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3.2.3构件制备 在混凝土浇筑前期中,要争取完成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浇筑底层,要对减石子水泥砂浆予以铺设,铺设至少为3cm,将混凝土石子的缓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防止漏浆现象的出现[9]。在砂浆浇筑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可以为混凝土浇筑提供有利的依据。在墙体混凝土中,分层浇筑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浇筑高度的要求也尤为严格,尽量保持在40cm以下,而且浇筑时间要比混凝土凝固时间要少一些,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

3.3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构件吊装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构件实际长度和安装形式等出发,对吊装绑扎形式进行合理化应用,防止对构件产生任何破坏,给予施工质量强有力的保障。在构件吊装过程中,其角度是重要的一大问题,在构件连接过程中,空隙至少留出10mm,为调整构件带来便利性,现场放线测量人员还将放样、复测工作落实到位,将施工误差几率降至最低[10]。针对安装完成的构件,加强防护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并引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3.4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

加强BIM云平台的应用,在施工现场中,要不断更新施工进度和成本使用情况,使参建各方充分掌握施工情况。同时,还可以为资料共享带来便利性,确保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从而将施工的连续性体现出来。业主方和设计方要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和责任义务,使信息获取过程更具效率,具体如图6所示。

图6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简图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下,增强了建筑勘查设计工作效率,建筑设计方案也符合实际情况,结构设计方案也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尤其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满足了设计要求,对提高施工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发展市场,而且会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之中。要想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吊装工作进行充分了解,防止装配误差的出现,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剪力墙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