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高考前来一次亲子谈心

2020-08-13 06:47杨琳琼
求学·文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好好学习领悟亲子

杨琳琼

高考是孩子们的成人仪式,经过了高考的洗礼,他们走出家门,开始真正探索他们的独立人生。所以,在高考前,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来一次谈心,不是教导高考的重要性,也不是传授考试策略,而是和孩子聊一聊爱,说一说人生。

一、告诉孩子无论他是否考好,你依然爱他

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期冀得到父母的爱,并且也都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这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结。其实大家都深谙这个结,所以父母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利用它来“教育”孩子,如用爱来要挟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不好好表现,我就不爱你了、不给你买××了。”;或者反向用之:“如果你好好学习、好好表现,我就买××给你。”

无论哪一种,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印象: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考试成绩往往是这些条件里分量最重的。于是孩子恐惧自己考得不好,失去父母的爱——这是孩子们考试焦虑里最核心的原因。或者孩子用不好好学习、故意考不好来隐性攻击父母,表达对于得不到爱的愤怒。

因此在高考时,让孩子不带着,或者少带着这样的恐惧、愤怒进入考场非常重要。所以,在和孩子的谈心中,要非常真诚地告诉他,无论你考得如何,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比如这样的对话:

孩子:“妈妈,万一我高考考砸了怎么办?”

妈妈:“傻孩子,你考砸了,你一样是妈妈的宝贝,妈妈依然爱你。”

孩子:“真的吗?你会不会觉得没面子,会不会为我的前途担心?”

妈妈:“面子是妈妈自己还没有战胜的虚荣心,和你无关,相信妈妈会自己处理克服。妈妈会为你的前途有些担心,但是这无损妈妈对你的爱,而且妈妈会一直在你遇到挑战和困难时支持你。”

这样的领悟非常珍贵,也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父母感悟共勉。这样的领悟,给孩子真正的爱,也让父母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最终,父母也能从这样的爱里得到对自己的滋养。因为,我们如何爱孩子,也是我们如何爱自己。

二、和孩子聊聊人生的漫長和短暂

高考是一件有成败结果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会盯着结果看,有时候甚至把成败扩大化。“你要是高考考不好,我看你这一辈子就完蛋了。”话语之间,高考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似乎它的成败决定了一个孩子以后漫漫的几十年。

理智来想,这是不正确的。人生的路太长,没有哪一场考试对人生有不可改变的决定作用。高考能考好,当然不是坏事,但不代表就是人生成功,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关卡。作为成年人,我们见过太多后来居上,见过太多意料之外,见过太多反转传奇。无一不说明,人生随处都有让我们得以重新“hold住”的转折点。

那么,为什么不在高考前,让孩子正确认识高考、认识人生呢?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人生吧。人生很长,长也就意味着有很多的机会。机会需要好好把握,即使失败了,你还有机会!

比如这样的对话:

孩子:“爸爸,如果我这次考不上××大学,是不是我以后的人生就不可能很出色了?”

爸爸:“儿子,听得出来,你很向往到××大学学习,所以我相信你在为之努力。但是我也要告诉你,如果本科考不上××大学,还可以考那里的研究生,机会一直都有。并且,人生并不是只有××大学这一条路,人生的乐趣就在于,路可以很多,有时候可以殊途同归,有时候不同的路可以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孩子:“如果不带着‘必须不可的决心,人怎么会努力上进呢?”

爸爸:“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虽然,路没有唯一,但是无论走哪一条路,为自己的人生去努力的体验是一样的。你现在为考上××大学努力,这个努力的感觉,将比最终的那个结果会带给你更多的收获!”

是啊,人生很长,也很短。很长,意味着机会,意味着弹性;很短,意味着每一个现在的时刻都无比珍贵,所以珍惜每一个此时此刻,不荒废、不虚度,去体验、去努力!

要高考啦,孩子们也终于长大了,如果高考前能有这样的一次谈话,是爸爸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祝福,是孩子走向成人之旅最好的傍身之物。或许,就把这些感悟渗透亲子的日常生活里,你的生活、你的言行,将比谈心更好地让孩子感受你的爱以及领悟人生的宽阔。

猜你喜欢
好好学习领悟亲子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童星向上》主题曲
方便面吃得过头了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