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2020-08-13 07:19任海涛贾巧云
卷宗 2020年14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解决措施

任海涛 贾巧云

摘 要:伴随城市的发展,公路事业愈发重要,沥青公路作为常见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的价值。对于裂缝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提高路面的最终质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解决措施

近些年来,高质量的公路正在大范围的修建,半刚性材料和先进的修建技术在我国的公路工程修建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公路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半刚性材料存在着很多缺陷,它不能很好的承受公路表面的挤压作用,如果温度发生改变,路面就很容易产生断裂,当公路施工铺设的沥青层较薄时,很容易出现反射断裂,同时沥青路面自身也很容易出现低温断裂。而沥青路面一旦产生裂缝,就很有可能造成路面内部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车辆的平稳通过,与此同时,当路面断裂时有害物质极容易进入裂缝,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对沥青公路的断裂现象加以防治和维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障车辆的畅通。

1 沥青路面常见裂缝形式

1)横向裂缝。横向断裂指的是公路的裂缝指向与路的延伸方向不一致,裂缝的长短和跨度不相同,有的裂缝延伸到整个的路面,有的只涉及部分路面。造成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第一,是由于公路内部的结构受到破坏,延伸到了沥青公路的表面,半刚性的材料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路面容易出现裂缝,这些裂缝多以横向裂缝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公路修建所使用的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指定的标准,使得沥青马路的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大于本身的收缩强度,出现了横向裂缝。第三,由于施工对于裂缝的处理不得当,使得裂缝的接口粘合的不够紧密,产生了横向裂纹。马路受到过载负荷车辆的挤压,会造成马路的部分沉降,从而也会出现横向裂缝。在修建公路的时候,下层没有清扫干净,有废弃的材料存于下承层中,对沥青的稳定程度造成干扰。当对公路进行终压期间,沥青的温度没有达到标准范围,粘合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裂缝。

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裂缝的方向和路面延伸的方向相一致,裂缝的宽窄和程度有差异。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对路基进行填筑的时候,使用的材料没有达到建筑的要求,使得路基的强度不够。第二,纵向加宽的施工过程没有按照指定的工艺标准,碾压没有达到指定的要求,使得加宽部位出现沉降现象,出现纵向裂缝。第三,公路两边坡度的修建高度小于设计值,容易出现滑坡的现象。第四,边沟的设置过深,在进行填埋的过程中土的高度加大,造册好难过滑坡,使得路面开裂。第五,在路面的接缝处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处理,使得路面结合不紧密,出现开裂。

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裂缝纵横交错,出现的方向没有规律。出现网状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出现纵横的裂缝之后,没有经过科学的修复,裂缝进一步扩大出现网状裂缝,这种现象在北方尤其常见,由于北方冻水的侵入造成。也可能是沥青的质量较差,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合适的温度,使得沥青的效果没有达到标准,抗变形挤压的能力较弱,出现网状裂缝。接着是公路的内部中有部分填层没有压实,有软夹层,使得公路的强度差,出现网状裂缝。还有可能是因为沥青的厚度和总体强度不够,层间的粘合程度较差,容易出现网状裂缝。

2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1)严格管理原材料。首先采购沥青原材料时,要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的合格证、批次的供应单等进行审核,保证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统一,均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其次,强化原材料的管理,对采购的不同商家、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材料,都要详细记录,不同的原材料不能随意混放。最后,要执行原材料检验制度,采购的原材料要按照批次进行送检,只有检验结果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允许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之前,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复检,证明材料性能保持不变,才能用于正式施工中。选择粗骨料时,要选择具有一定强度,表面粗糙、吸水性差、坚实度高,能与沥青紧密粘连的材料;选择细骨料时,就要选择坚实度、紧密性强、含沙量低的材料;选择粉料时,要选择密度大、可塑性差、细小无结块的材料。

2)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路面的时候,应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分析车辆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路面结构的标准。在加固沥青路面质量的过程中,应选择厚度均匀的沥青表层材料,对路面基层和表层的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结合公路的等级,提高柔软路面的刚度和硬度,增强防水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设计沥青路面的时候,必须详细分析车辆的流通情況以及地区的地质地基以及周边的具体环境,使沥青路面的设计能够符合实际情况,防止出现不合理现象。改造旧路面应确定出沥青路面的面层厚度,对结构的强度和加罩底的情况进行分析,合理控制路面路线的高程,详细把握面层的温缩系数、抗拉强度等,使加罩层以及原始路面板块的固结现象得到改善。

3)做好公路沥青路面配合比。沥青路面的混合比是改善沥青路面质量的一项关键性步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改性沥青的质量,在实际配比的过程中,应结合材料的特点,计算出科学的配合比,使不同材料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同时添加相应的改性剂,为了防止出现沥青路面裂缝,施工单位可以选择改性沥青,添加相应的改性剂,使其能够与混合料充分融合,提升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拉性和抗疲劳性。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适当增加沥青面层的厚度,为了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硬度,可以增设沥青碎石层,从内到外强化路基路面的强度,防止出现温缩裂缝和反射裂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半刚性路面,需要详细把握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合理把握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路面的抗冲刷性。

4)灌缝。在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措施中,灌缝最为常见,一般来说,针对基层开裂问题,往往选用压浆法实施灌缝,针对面层开裂问题,往往选用灌缝胶或者是改性沥青实施灌缝。以开槽法灌缝为例,该方法适用于较宽的裂缝,具体操作为在开裂部位利用切缝机凿出深15mm~20mm、宽10mm~15mm的沟槽,进一步利用路面灌缝机,在沟槽中浇筑密封胶等灌缝材料,待灌缝材料冷却到位后及时妥善清理路面,即可恢复交通。开槽法灌缝可以将开裂部位与周边路面有效固结,进而防止雨水从开裂部位渗漏。在具体操作中,先采用铁钩将开裂部位杂物妥善清理,进一步采用吹风机清理开裂部位的泥土等细屑,然后借助专用注射器在开裂部位注入改性沥青,进一步适当洒入细砂,随后实施养护,待养护2h后方可恢复交通。

5)对路面的日常养护措施。在修复路面破损现象之外,还需要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日常的养护处理,最大限度的控制路面破损,尽可能的降低损失。通常情况下,需要定期对沥青公路的路况进行调查,可以在巡视的基础上,全面清理沥青路面,实现良好的保洁效果。另外,需要选择相应的专项技术,检测公路中存在的问题,对裂缝的类型进行合理归类,及时修复出现的裂缝现象。如果在冬季,需要分析路面面层的基层结构,采取相应的防冻除雪措施,制定出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对路面养护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严格控制,增强公路路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 结束语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裂缝常常出现,对其合理防治,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和地质特点,在预防的基础上加强治理,保障整体过程的合理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综合各种手段进行治理,有效控制裂缝,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学龙.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交通世界,2017(28):38-39.

[2]焦永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J].交通世界,2017(28):44-45.

[3]张晋涛.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建筑知识,2016,4(7):16.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解决措施
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技术的探讨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