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太极拳

2020-08-13 11:40牛瑞青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拳法武功锻炼身体

牛瑞青

昨天和唐老师约定,今天早晨六点半到菱湖公园打太极拳。我特别兴奋,六点就起床了,穿上昨晚就特意挑选好的宽松的衣服,精神抖擞地出了门。初夏时节的阳光是温馨的,暖暖的撒在身上,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风里带些许清凉,惬意的感觉让人好舒服,真希望早上的时间慢点,让我多一点时间的沉浸于其中……

走在路上,不禁开始猜想待会打起拳来的情景,在此之前,我并没有亲身接触过太极拳的,只是在公园看大爷大妈们打过。太极拳的动作看上去缓慢轻柔,像是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一套锻炼身体的体操。我也怀着一颗好奇心,想来一探太极拳的究竟,一睹老师的太极风姿,同时也想体验一下,自己打起来会有什么样感觉。

不一会儿就来到公园,池塘里的荷花开的正好,荷叶夹着清风送来阵阵荷香,风可真是温柔极了,轻轻抚着我的脸庞,鸟儿此起彼伏尽情地歌唱着。来晨练的人们纷至沓来,给静谧的公园带来了欢快的气息。我漫步在蜿蜒的小道上,惬意地享受着公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步移景异,走了一会儿就遥遥看到唐老师一袭白衣练习太极拳的身影,让我不由地想起苏子《赤壁赋》里的句子,“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老師的神态从容专注,动作行云流水,气质超然脱俗,我心里十分敬佩。

我远远看了一会儿,老师一套打完,我便上前和老师打了招呼。唐老师对我微笑点头,近处看老师,好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侠客,也像是不问世事的儒雅书生。第一次接触太极拳,一时不知从何处入手,老师便打了两套不同风格拳法给我看,一套动作以柔为主,一套则较为刚猛。更为奇妙的是,老师可以快速地打出一整套拳法,且动作仍然可以流畅运行,虽快但丝毫不乱,颠覆了以往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只是一个慢的印象。唐老师笑着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呀!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是一门武功拳法,当武功的速度达到极致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复杂招式,只要意识、攻守、应机变化等速度远远高于对方,势必游刃有余。而老师对拳法的深刻领悟和在太极拳上的造诣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欣赏过老师的拳法,便开始慢慢从最基础的起势学起了。看似轻松飘逸的太极拳,自己真正动身打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伴随肢体各方面力量的协调,肌肉需要运力支持,也有各方面的动作细节支撑。就比如起势刚开始的蹲马步,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功底积累,做起来会比较吃力,形态上也会不够标准甚至僵硬。接下来是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这个动作用唐老师的话说,要有一种木板漂浮在水面,而双手轻轻抚在木板上的感觉。之后则是左右野马分鬃。打一套拳,不仅要将每一个单动作细节扣到位,理解到位,做到位,还要将各个单动作自然衔接起来,这样一套拳打下来,方可称为精品。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太极拳并非像我以往想的那样,只是随意打打就能锻炼身体,其中的奥妙无穷,值得去更深层次的挖掘,获得更深的领悟,才能打出更完美的动作,将太极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动作有很多不够标准的地方,动作衔接也不够自然,没有老师那样连绵不断的感觉,曹植的《洛神赋》中曾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用来形容老师打拳时美妙绝伦的身姿再合适不过啦。老师对我很有耐心,循循善诱,给我一一指正错误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太极拳外在形式虽缓慢松柔,但练习时确能感受到一种内在蕴含的能量,比如保持头顶虚领,双肩松沉,立身中正等等,颇有外柔内刚之意。我也逐渐懂得对于太极拳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且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太极拳。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从中领悟到,练太极拳不仅是修形,也是修心,更蕴含深远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曲折往复,如同这套拳法一样,一招一式的起落中,寓意着人生无论是在巅峰还是低谷,都要有一份坦然拿起,淡然放下的豁达。希望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守护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

猜你喜欢
拳法武功锻炼身体
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资格赛(第一站)男子组手
——67公斤级拳法技术趋势分析
功夫熊猫
锻炼身体
狗拳非遗难寻传
绕着猴子走一圈
唯快不破
猜拳
天天锻炼身体好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对散打步法训练与拳法训练的另类审视
——基于对《拳经拳法备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