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中女性意识的传达和职场生存的反思

2020-08-13 11:40王佩佩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职业女性女性意识

项目基金:2019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校级重点项目):探析廖娟小说《翻译官》中职业女性的生存困境(项目编号:201810172077);2019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为例。

摘  要:职业女性在现代社会常常被视为引领都市潮流的存在,自信、独立的她们是人们羡慕的角色。小说《翻译官》是近些年涌现出的一些从社会职场视角反映女性生存境遇的文艺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缪娟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其细腻丰富的笔触,站在女性视角下,向读者展示了当代职业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聚焦女主乔菲的职业道路和情感纠葛,细致地对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困惑进行了刻画和探讨,是一部现实女性题材的佳作。

关键词:《翻译官》女性意识;职业女性;生存困境

作者简介:王佩佩,女,安徽安庆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02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女性掌握了较以往更多的话语权,女性自我独立意识极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导我们往男女平等平权的现实而迈进。职业女性是我们首先关注到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她们经济独立、积极自信,是新时代的女性;而另一方面,在职场中,她们也会遇到各种女性所拥有的压力、遭受困境。近些年,网络小说兴起,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学作品受到很大的追捧,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翻译官》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缪娟以其女性身份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在小说《翻译官》中塑造了乔菲这个职场优秀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职业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女性在这个环境下内心的焦虑与纠结,给予了读者现实思考。本文将从女性视角、女性自身、职场环境和社会层面探析缪娟小说《翻译官》中女性在职场生活的状态,挖掘其中深层原因。

一.抗争和妥协交织的职业女性形象

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我们首先集中在人物形象的研究上,作者刻意集中笔墨造设了乔菲这个颇有些矛盾的职业女性角色。她的形象具有复杂性,她可以是酒吧卖酒的神秘女郎,也可以是刻苦勤奋的女大学生,更可以是为了家人、爱人忍辱负重的坚强女性。在生活中,她是同事业、生活抗争的形象,但是原生家庭的限制和一些或多或少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她又选择了妥协。她的抗争和妥协的选择是和生活历程融为一体的,而从小说整个发展来看,这位职业女性正是经历了抗争——妥协——抗争的心路历程。

(一)同原生命运的抗争

无疑,乔菲的原生家庭是有些不幸的,不同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男主人公程家明,她家境贫寒,父母都是聋哑人,这样的先天起点是非常低的。

她的抗争伴随着整个成长过程,首先乔菲抗争的是缺失的家庭教育资源。乔菲始终是一个人走在求学的道路上,在这样的境遇中,乔菲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成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并且拿到了在国外深造的机会,如果没有强大的毅力和不屈于命运的坚强是难以实现的。其次,乔菲积极抗争家庭物质的匮乏。大学期间,乔菲一直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需要的是什么,不在匮乏的物资金钱上面放弃受教育机会。当面临家庭危机,父亲生重病急需用钱时,乔菲也毅然扛起了家中重担,选择在酒吧兼职为父亲凑齐了治病所需的费用。乔菲同原生命运的抗争,还表现在对自我尊严、形象的维护。小说中,乔菲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子,她总是以美丽的外在来武装自己,没有让原生家庭掩盖她的光辉,也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而展现出自卑和怯懦之感。对原生命运的抗争,是乔菲最漫长的理性抗争,也正是在这种抗争中,我们见证了一个女大学生成为一名职场优秀女性的过程。

(二)情感上的妥协

乔菲和家阳的情感纠葛是这部小说的发展主线,在这段爱情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不同于职场女强人形象的乔菲。乔菲在命运面前一直积极抗争,但是在爱情上面,她隐藏于内心的怯弱感被激发出来。

两人社会地位和家庭条件的悬殊注定是俩人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于是乔菲选择了退缩、妥协。她选择和家阳分手,孤身一人去法国求学,而在学成归国后,和家阳再次重逢,乔菲也一直逃避着。面对两人的极大差距和外界的重重阻力,乔菲妥协了,没有选择紧紧抓住爱情,而是选择了放弃。她的妥协不是轻易的,在这之前经历了许多次挣扎,而每一次的挣扎过后,乔菲无疑进入了更深的深渊中。

(三)失望后的彻底反抗

乔菲进入职场之后顺风顺水,可是始终难逃命运的捉弄。在得知自己被设计陷害,遭遇了家阳父母蔑视贬低但是被家阳奋不顾身地拥抱时,乔菲挣扎万分,最终选择彻底反抗,奔向心中向往的爱情,这是她心灵上破茧成蝶的过程。乔菲内心深知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曾选择舍弃爱情而规避冲突,但是在爱情强烈的召唤下,她最终选择勇敢,彻底反抗束缚自己的枷锁,收获了美好的结局。

这是现代社会女性反抗命运的一个缩影,平凡出身却收获了不凡成就,这看似是现代非等级社会的友好馈赠,但是实际上是需要和命运进行彻底抗争的,路途也是坎坷曲折的。乔菲在和外界不断的抗争后,收获了职场的地位,但是面对外界的强大压力,她个人自身限制却被无限放大了,这也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反抗命运的给予的固定的枷锁。

二.女性面对社会期望的困境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对于男性是强烈依赖的;而在当代社会,不少女性获得经济独立,从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人价值,顶住社会的半边天地。虽然这种改变是空前的,但是女性仍然面临着一些社会压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被给予的社会期望,一套无形中衡量女性价值的体系。

(一)女性严格的道德约束

女主人公乔菲在学校是一名成绩优异、才貌兼美的学生,但是由于经济原因,给家里生病的父亲筹钱,她选择在酒吧兼职。这个选择让她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增添了许多不小的障碍。在学校,乔菲当陪酒女的事情一经曝光,就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非议,甚至有着被退学的可能性。当人们兴奋地发现表面上品学兼优的乔菲竟有着这样不齿的秘密,恶意的中伤来得更猛烈了。众人都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期望撕开这一华丽外衣,揭开乔菲想要努力隐藏的一面,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极大满足。这一情节是有着现实基础的,即女性在社会大环境中,较男性更多地受到世俗和女性道德的约束,当女性行为稍有越矩之时,就会受到舆论上、心理上沉重的惩罚。在爱情中,乔菲的过往也像一把枷锁,沉重地束缚着她。家阳的父母对于乔菲的身世嗤之以鼻,当发现这样一个优秀的女翻译官有着那样不齿过往时,既震惊又愤怒,棒打鸳鸯毫不手软,而对于大儿子程家明的花天酒地,夫妇俩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情节安排,抛给读者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男性优势明显的文化浸染下,我们是否没有给与女性同男性相当的宽容度,对于女性的容錯率几乎为零?

(二)社会给予的女性完美标准的桎梏

小说中另一位女性角色文小华也是一名出色的职业女性,而同时,她也是社会无形中形成女性完美标准的受害者。作为主持人的她,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极力塑造一个完美女性形象,她的优秀受到了周围人的钦羡,得到了家阳父母的认可。她一直致力于维护自己完美的形象,可光鲜的外表下实际上是疲惫的躯壳,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女性实际上是活在深深的粉饰之下。她深知自己这一点,但是无法走出给自己设立的桎梏,甚至越陷越深。当她被最爱的人毫不留情地揭下完美的外衣,将她的不光彩事件完完全全地呈现出来时,她被彻底压垮了。以往做任何事情都谨慎的她,选择了婚礼上逃婚,选择放弃结束这一段她深深陷入的爱情,“我现在要离开,剩下的局面,请你摆平”便是这样一位完美的女性留给爱情最后的话。

文小华在爱情中总是以一个完美的爱人形象出现,她光彩照人、充满魅力而且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在和家阳的爱情中,她始终觉得只有成为最完美的那个女人才能有资格配的上家阳,而不是选择单纯地以文小华这一身份去爱家阳。文小华在爱情中的被动不仅是女性个人爱情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环境下社会给女性带来的无形的鼓动。男性按照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因素对理想女性制定标准,而女性也渐渐不自觉地选择接受,从而摒弃自己真实的一面,致力呈现一个完美女性形象来吸引男性。

三.女性的两难选择

作为一名翻译官,乔菲在事业上是顺利的,她优秀能干,受到人们的钦佩;可是作为一位妻子,乔菲并非是完美的,她的家世、她的自身条件,并不被家阳的父母所看好。作为一位优秀职业女性,乔菲面临着爱情事业难以平衡的焦虑,职场和家庭中双重身份的认可冲突真真实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对职场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回归两者之间的关注。

(一)职业和家庭的两难困境

乔菲努力在职场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了认可,但当乔菲回归家庭、在感情中,却处于一个十分弱势的状态。在家阳父母的选择标准中,家庭背景和传统女性道德是儿媳妇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乔菲显然不太符合这样的标准,于是被强烈反对,给她的爱情之路造成了阻碍。

时代的发展使得女性的很多权益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保护, 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关系渐渐在趋向和谐,但是女性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于男性为中心的象征秩序中。乔菲既要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职场上大放异彩,也要完成自己的家庭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爱人,可是我们又能清楚的看到,使乔菲处境困难的正是职场和家庭给予女性的双重标准。这个双重标准使以乔菲为代表性的一众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面临着两难困境。

(二)女性身份的转换

乔菲在小说中的形象是一个刚毅能干的女性,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始终以坚毅的心态成功克服各种困难,如她所说“我使尽全力,逆流而上,努力地工作学习”,但是无论是在进入职场的路途上还是在职场中生存,乔菲的成功都离不开程家阳的帮助。现实生活中,职业女性面临着身份转换的问题,职场中的女性需要脱离男性来证明自己能力,收获认可,打破男性垄断的话语权,她们和男性是竞争对手,可是另一方面,女性在职业发展道路中又离不开男性的支持帮助。时而独立,时而依赖,职场女性常常需要消化在职场中这一身份转换。这一身份转换对职业女性提出了挑战,但是如何维持这一平衡需要女性本身和社会环境给予双向支持。

四.总结

《翻译官》为读者展现了职业女性较为真实的生存状态,主人公们充沛真挚的情感和情节的流畅发展都使这部作品有了更高的艺术水平,因此对这部网络小说定位不应该局限在快餐文学,而是应该把它放在近些年出现的揭露反应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作品潮流中,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研究。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到,随着人们对女性问题的日益关注,女性题材的文艺作品未来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杜瑞华. 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15-18.

[2]吴佳佳. 女性视角下解读《倾城之恋》的情之困,爱之惑[J]. 科学中国人, 2016, (20):192.

[3]张梅, 欧阳琪.《嘉年华》:女性视角下的意识传达与身份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 2019, (3):85,89.

[4]傅晓燕.《找到你》折射的女性生存困境与反思[J].电影文学, 2019, (1):108-110.

[5]陈玉.论徐坤小说中职业女性的生存困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 (7):150-152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职业女性女性意识
从蔡鸣喈之死看五四时期职业女性的困境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八闽职业女性制服秀
中国职业女性的先驱:茅丽瑛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
解答时尚鞋履“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