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费特小诗《这清晨,这欣喜》

2020-08-13 11:40李月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全诗拟人

作者简介:李月(1997-),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1

《这清晨,这欣喜》这首小诗创作形式独特,结构新颖,表现手法细腻,可谓是费特最成熟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小诗的译文有多种版本,我选取了本人最喜欢的天津师范大学曾思艺教授的译本对此诗进行赏析。诗人先从“湛蓝的天穹”(синий свод)中的群鸟(стаи)飞禽(птицы)着手,以雁阵(вереницы)和鸟鸣声(крик)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日图。继而转向大地上的自然界,将垂柳(ивы)、桦树(березы)的静谧配搭上蚊蚋(мошки)、蜜蜂(пчелы)的欢闹从而使得这幅大地上的幽谷图更显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将笔锋转向人间,虽然此处并未出现“人”的身影,但无不暗示着人的活动。至此,费特的春天从天空到大地,最后回到人间,春天所昭示的生命与激情在人的身上达到最高点。

此外本文还将继续从其韵律、形式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进一步解析费特蕴藏在该诗歌中的艺术魅力。

一、从其韵律来看,该诗的韵律极为特别。以第一小节为例,一、二句中эта与света,三、六句中свод与вод,四、五句中вереницы与птицы各压不同的韻脚,即aabccb。整齐的诗节韵律犹如三个大小相同的环形,其中三、六句中свод与вод的韵脚又将四、五句中вереницы与птицы的韵脚环抱其中,形成大环套小环的模式,其他两节皆与第一节的写作手法相同。全诗的首末句эта与весна同韵,又将全诗围成一个更大的环形,这个大环形就象征着包罗万象的春天。三环相套的结构使得全诗的韵律和节奏具有完整性、规律性。

二、从其形式来看,该诗的词法与句法也相当独特。词法方面,全诗近半数为名词,没有一个动词,是典型的无动词诗。句法方面,通篇采用了同一句法结构“指示代词это+名词”的形式。诗人虽然采用了同一句法结构,但每个诗行的句法形式不同。此外это以это、этот、эта、эти多种形式交叉出现,并错落有致地排于句首或句中,这种方式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三、从其修辞手法来看,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拟人(олицетворение)和隐喻(метафорическое сравнение)的修辞手法。Этот говор вод(这流水的喧鸣)和Этот вздох ночной селенья(这夜村的呼吸)两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仿佛赋予了流水和夜村生命,流水的喧鸣将春天描绘地生机勃勃,夜村的呼吸又写出了春日夜晚村庄的静谧,一静一动,结合地极其自然,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都具有了生命。Эти капли — эти слезы(这泪水般的露珠)此句诗人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露珠隐喻为泪水,让人心生爱怜,仿佛春天是有人情味的。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诗人笔下的春天被赋予了人情味和生命,在他的妙笔下春天被写活了。

这首小诗不仅包含了费特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蕴藏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读费特的诗,就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不禁陶醉于费特所描绘的春夏美景中,赞叹于费特的卓越的写作才能和超凡的睿智。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全诗拟人
拟人句
劝学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柳树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本期主题:梅花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