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亭亭《女勇士》中的超现实叙述策略

2020-08-13 11:40谭淑林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女勇士策略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主人公身份的‘觉醒、探寻与构建研究——以亚裔与非裔文学为例”(编号:RW1915)。

摘  要: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华裔作家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便是汤亭亭女士。在她的作品中,常常是以女性少数民族的视角出发进行描写,表达出自己在美国这个社会环境中针对种族、文化、性别等方面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汤亭亭《女勇士》一书中的“母亲”形象和神灵、鬼怪形象,着重探究在《女勇士》一书中,汤亭亭超现实叙述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超现实叙述;策略

作者简介:谭淑林(1986-),女,湖南郴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2

一、简述汤亭亭与《女勇士》

作为上个世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女士在创作过程中,会讲述那些从长辈口中听到的故事,也会改编一些美、中神话传说,使整个西方社会能够通过她的书籍更为真实的了解中国。在过去的那些年,很多评论文章都会从多个角度对汤亭亭女士进行探讨,但是受到传统经典文学的影响,很多人并未将其的作品当作是文学作品,认为其作品仅仅是不真实的伪小说。在现实生活之中,汤亭亭女士曾经遇见过一些启示,这成为她创作《女勇士》的灵感,就像是《女勇士》一书中描写的那样,汤亭亭女士也非常勇敢站出来发声保护自己,她认为美国华裔群体也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神话传说,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读者对于这类文学作品的需求。

文章结合《女勇士》中讲述的故事,着重分析书中超现实叙述策略,探索文中那些精灵鬼怪背后所象征的含义,寻找出现文化断层现象的原因,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在汤亭亭女士的想法中,全球化的环境中,美国华裔群体该如何更好地构建自我身份。

二、结合故事分析汤亭亭《女勇士》一书中超现实叙述策略

(一)无名女人——追求平等

作为《女勇士》这本书开篇讲述的一个故事,也是其中最为优秀的内容之一,整个故事最开始便是一位母亲说出的告诫的话语,而后讲述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萦绕在“我”心头的关于鬼魂的故事,“我”的姑姑在姑父前往美国工作之前与其举行了婚礼,但是这场过于匆忙的婚礼除了让她的身份发生了名义上的变化,其他的什么都好像没有变化,她没有一个陪伴的孩子,也没有明白婚姻为她带来了什么,又需要她改变什么。她的心理有对于爱情、婚姻的向往和憧憬,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向往和憧憬只能被孤独和寂寞打败。于是,在姑父去了美国几年之后,姑姑身上发生了一件对于其他人来说非常可怕的事情——她怀孕了。可是姑父现在还在国外,所以,知道姑姑怀孕的人都意识到,姑姑和别人通奸了,这种行为在当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姑姑也在分娩那天被村里集结在一起的人直接抄家,而姑姑则是直接抱着孩子跳进水井之中,在她死了之后,家里的人也禁止再提起这个人,于是,这个姑姑的名字开始被人遗忘,最终,姑姑变成了一个“无名女人”。

开头提到告诫的母亲讲述这件事情,其实是希望“我”能够引以为戒,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敢于在传统男权社会中执着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姑姑用自己的死亡向这个充满桎梏的男权社会宣告自己的解放,而那个和姑姑发生了关系但是却始终被隐藏的很好的男人,那个结婚之后就出国自此再未出现的姑父,相比较而言就失色许多。在这个故事中,母亲是希望能通过讲述这样的故事来操控女儿的命运,告诉她这样做可以,这样做不行,而这并没有将女儿驯服,反而让她萌生了反抗的思想,也使一个个的故事流传下来。虽然只能以传说的故事流传下来,但是能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二)现代花木兰——努力拼搏

《女勇士》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被命名为《白虎山学艺》,在这个故事中,汤亭亭将花木兰与岳母刺字的故事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故事,使一个全新的巾帼女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个故事中,这位女性完全不会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没有什么君臣等级观念,与传统的中国女性含蓄、婉约、柔美、内敛的形象相比,她更像是一个无往不胜的女战士,具有自由无惧的行为,强烈的个人意识,渴望平等与成就。这是汤亭亭女士在作品中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其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在她看来,如果能像花木兰一样努力拼搏、奋勇前进,便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在美国的白人社会中抗争到属于自己的地盘。在这个故事中,这位女性既能够为自己拼搏事业,也可以享受家庭的乐趣,承担自己的责任,作者认为美国华裔女性群体应该像是花木兰一样努力地战斗,抗争种族与性别的其实,建立属于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在这个故事中,汤亭亭女士利用自己的笔尖赋予这位女性,同样也赋予自己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力量,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复仇的方式,只不过不是直接杀人报复,而是利用文字改变别人的思想,进而唤醒沉睡的灵魂,达到复仇的目的。

(三)母亲英兰——坚强倔强

汤亭亭女士塑造的母亲形象——英兰,是一个强悍有力的女性,她不仅仅是一位坚强的女英雄,也是一位倔强的幸存者。英兰在丈夫背井离乡的去往美国打拼之后,便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束缚,先是去广州学习了中医,学成之后回到家长给人接生看病,在十里八乡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夫。在四十五岁时,英兰又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和丈夫团聚,但是英兰在到了美国之后,无论她曾经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医生,到了这里也无法继续下去,所以她辛苦的同丈夫一起支撑洗衣房并且生养了六个孩子。由于自己身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群体之中,因此,英兰会很想念曾经在国内听到的那些和神仙鬼怪相关的故事,勾起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四)女主人公——打破沉默

小说的最后内容描写的便是关于“我”的故事,“我”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还经历了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周围的人对于男孩子的重视以及对于“我”的蔑视嘲笑,使“我”开始萌生出了反抗的想法,这也是汤亭亭女士想要反抗的原因。而在故事中,这位名为蔡琰的女性始终游离在文化的边缘处,在两个差距较大的文化环境中寻找自我、反抗并思考,最终坚持自己的选择,没有自暴自弃或沉沦迷失,最终终于打破了“沉默”的束缚,唱出了自己的歌。在现实中被打击的时候,便可以在传奇故事与神话中得到补偿,汤亭亭女士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护,可以避开那些现实生活带来的伤害,可以在神话中最终实现在自己想要报仇的欲望,利用对神话传奇的改变,她积极的构建了一个属于美国华裔群体的传奇神话故事背景。

三、结语

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华裔美国人属于一个少数群体,其中部分人会选择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不会特意去做任何调整适应整个社会的环境;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能够和美国人更好地相处,撇除自己身上中国文化的痕迹,更好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之中已获得其他人的认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周边的社会环境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在汤亭亭女士完成的作品之中,这种超现实的叙述方式本身便和英美那些传统文学叙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其描述的内容却与女性、种族等较为敏感的话题关系密切。汤亭亭女士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对于男权社会的反抗,希望能够勇敢的表达女性的自我。而这种较为特殊的超现实叙事方式,也是作者勇敢的对传统叙事方式、模式进行挑战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洁.《女勇士》中女性形象的反叛与融合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04):96-98.

[2]周青青.汤亭亭的“杂糅”文化身份建构——后殖民语境下的《女勇士》[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4):142-147.

[3]张丽丽.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以《女勇士》和《喜福会》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19(11):123-124.

[4]雷玲.汤亭亭《女勇士》中女性人物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9(38):255.

猜你喜欢
女勇士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女勇士》中女性人物的阿尼姆斯原型分析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
《女勇士》中的母亲形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