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背景下英语口译教学及培训改革探索

2020-08-13 12:49张永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1期

张永峰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096

摘  要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将给海南省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将促进海南省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这对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就英语口译教学及培训的内容、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探索,以期为海南省各高校口译教学以及政府部门英语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英语口译教学;口译教材;英语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1-0096-03

1 研究背景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此外,为了全面提升海南省公务员外语水平,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海南印发《2020—2025年海南省全面提升公务员外语水平行动方案》,将在公务员系统中扎实开展外语水平提升行动,大力倡导“学好外语ABC,建设海南FTP(free trade port)”,逐步形成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具有海南特色的外语水平提升机制,营造人人学外语的良好氛圍。

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海南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开展口译教学,如何在海南公务员系统中开展英语培训,培养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口译人才,从而为海南经济发展和自贸港建设作贡献,是海南各高等院校、英语培训机构以及英语口译教师和语言专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口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海南高校口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教学课时不足、职业性不强以及面向海南自贸港的教材和训练主题缺乏等。总体来说,目前口译教学方式主要偏向于传统口译教学。

口译教学课时不足,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总体方案的发布给海南的自贸港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海南也必将加强与全球各国贸易往来,将吸引一大批外商投资者来海南投资,这必定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口译专业人才。然而纵观海南省各高校,设置口译专业的院校不多,而且教学课时也不足。就以笔者所在的海南大学为例,大三、大四每周才两个口译课时,总课时数相对来说还是偏少,有些院校甚至没有口译课。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口译课设置在外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因为学时总数较少,口译任课教师往往很难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只能选取一些内容和技巧讲授,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曾经就提出过一个问题:感觉口译课课时太少,一周一次课远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教学时数和效果。总的来说,大部分院校口译教学课时数都不足,无法满足培养高端口译人才的需求。

职业性不强,教学方式和设备无法满足实际口译需求

1)真正的市场口译员或者职业口译员的工作环境是与发言人和现场观众面对面直接接触的,可以完全感受到现场的环境,看到发言人的表情等,以及要面临现场嘈杂的声音,而这些在传统的口译教学课堂几乎是不存在的。

2)大部分院校使用的都是普通计算机,很多都没有真正的同传设备,无法满足培养职业口译员的需求,无法让学生感知到真正的职业口译的环境。

3)口译师资也严重缺乏职业性,大部分院校的口译教师都不是职业口译员,只是在校学过或培训过口译,甚至有的都不是口译专业的教师来担任。

总的来说,从教学模式、设备以及口译师资上来说,大部分院校的口译教学还是传统的,职业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口译需求。

面向海南自贸港的口译训练教材缺乏  由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刚刚起步,面向这方面的口译训练教材非常缺乏,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口译教材以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为主,结合一些常见的主题,比如教育、经济、政治外交、商务等,真正面向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尤其是具有海南特色的主题教材很少。很多口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材料甚至是很久以前的一些主题,根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有部分教材涉及自贸区,比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口译实务》,但总的来说,这一类的专门教材还是偏少。

3 自贸港背景下口译教学定位和原则

关于口译教学定位,笔者比较认同刘和平教授提出的市场需求层次分析的定位。他认为,口译培训要体现层次性,即口译市场需求呈现金字塔状,塔的底部是一般的口译人才,中部以上是职业交传译员,塔尖是少量的高级口译人才以及同传人才,比如外交部的国家级口译员和市场上的顶级同传译员。具体来说,就是不同的高校要根据实际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口译员,大部分专业外语院校可以培养高级口译员,一般高校培养中部层次的交传译员,其他大专院校培养的是旅游和联络口译员。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将吸引大批外商投资者,一系列的投资洽谈会、商务谈判等主题性口译会越来越多,口译需求量会大增,口译员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师资情况和学生水平,海南各高校和英语培训机构的口译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中部层次交传译员或一般的联络口译员,以及具有海南特色的中初级口译人才。

关于口译教学原则,笔者认为,口译教学应结合语言和口译技巧。口译教学应体现三大原则:技巧性、专业性和职业性。口译教学首先应突出技巧性,让学生掌握和训练实际口译技巧,能够在实践和实际口译场合运用这些技巧,比如听辨技巧、短期记忆、记笔记和数字口译技巧以及灵活表达技巧等;其次要体现专业性,学生应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掌握语言的规则和差异;第三要体现职业性,要以实践和真实口译为核心进行口译训练。

4 口译教学及培训改革探索

基于之前讨论的口译教学现状和自贸港背景下教学定位与原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口译教学和培训改革。

增加口译教学课时,适当开展在职培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口译专业,但口译教学课时总体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期间无法真正掌握口译技巧,或者没有经过完备的口译系统训练,因此,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很多都不胜任,或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才能真正胜任。为了减少这一磨合期,笔者建议海南各高校增加教学课时,从原来的每周2学时增加至4~6学时,以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和掌握应有的口译理论和技巧。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让学生充分掌握诸如听辨、短期记忆、笔记和数字互译以及复述、公众演讲、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技巧,真正在实践中能灵活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模式真实化,要使用真实的口语语料作为口译素材。另外,笔者建议口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实战口译的场景。比如邀请其他专业的教师作为发言人,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领域的主题知识,也可以引入真实口译环境下的口音,让学生感知真实化的口译。

加强口译教学的职业化和市场化  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各高校口译教学应梳理与自贸港建设和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教学材料和语料,比如相关的主题知识和词汇、行业术语等,以便加强这方面的专题口译训练,真正让口译教学面向市场。另外,在口译课堂上,口译教师可要求学生穿职业装,携带口译专门笔记本,给学生配备同传设备和专业耳麦,增加现场观众、发言人和主办方等因素,真正让口译教学实现职业化教学,以便让学生提前找到在实际口译场合的感觉,体验和观察各种人际因素,锻炼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和发言人与主办方沟通的能力。

统编面向海南自贸港背景的、具有海南特色的口译教材  缺乏统编教材不利于规范口译教学和统一的教学标准,不利于全面迅速地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现在市面上有关于口译的教材实际上已经很多,但是缺乏真正面向自贸港和具有海南特色的口译教材。由于海南自贸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类型的教材缺乏也可以理解。因此,笔者建议,海南各高校可以集聚最优秀的口译教师团队,统一编写面向自贸港和具有海南特色的口译教材或辅导教学资料等,以便让口译教学的专题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市场化,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岗位知识。

加强口译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口译职业道德  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译业务水平和专业化、职业化能力,高校一方面要尽量聘请具有丰富实战口译经验的职业口译员作为口译教师或客座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师资的进修培训和实战化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实战水平。高校应加强学生口译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真正走上口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恪守职业道德,积极维护口译行业的整体形象,在接受口译任务的时候尽心尽力,充分做好译前准备工作,努力完成口译工作。

5 结语

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各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口译教学和培训都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彻底改革,要积极面向市场,加强口译教学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加强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遵循口译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及把握口译教学自身的特点;加强技能化教学,立足于自贸港背景,全面提升口译教学的专业化;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探索教学手段和模式的职业化;加强口译教学的技能化、应用化和地方特色化,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译能力,培养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的口译专业人才和职业口译员。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培训的定位与专业建设[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8-11.

[2]譚兴.面向自由贸易区口译人才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研究[J].对外经贸,2016(1):149-151.

[3]王俊华.面向市场的口译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