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研究

2020-08-15 13:27王晶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大学生新时代

摘 要: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精神支柱,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就要使其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这就需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形成清楚认知,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必要性及路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培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源泉。因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弘扬路径,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它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情及国际形势有不同的主题和使命。因此,只有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才能深刻的把握新时代对于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弘扬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一)相关概念阐述

(1)爱国的科学内涵

爱国即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在处理与祖国的关系时的基本准则和要求。而祖国的直接体现是同胞,因此爱国也可以理解为“爱自己的同胞”。由此可见,爱国是对祖国、同胞热爱感情的一种表达,其表现方式往往是是比较感性、比较具体、比较零碎的。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同胞热爱感情的升华,作为一种抽象概念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之中。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使命感。而爱国主义具体的科学内容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则进一步具体的体现为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相对于爱国而言表现得更加理性、抽象、全面。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与作为政治原则、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的爱国主义也是不同的,它表现为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一切价值体系的凝聚。经过党和人民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取得这样的成就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扎根心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其表现方式和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的古代时期,战乱不断,狼烟四起,爱国主義精神则主要表现为开拓祖国领土、反抗外族侵略、维护领土的统一进而不断革旧鼎新,励精图治,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腹背受敌,一面是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一面是封建统治阶级软弱无力,此时的中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而此时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就要在古代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升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层的盘剥和压榨,实现国家安定统一则成为了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在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则集中体现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力爱护自己的祖国、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必要性

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就要不断引导和培育其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使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同时这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现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要勇于承担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在困难中砥砺前行,以实现祖国的安定、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由此可见,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在的危机关头转危为安,实现国家的稳定统一,扫清危害国家发展道路的阻碍,迎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这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是分不开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更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中国梦的实现。

(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自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隐藏在市场经济体制背后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由于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诚信滑坡,恶意竞争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身上肩负着保障社会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使命。因此,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改变由于诚信意识和合作意识淡薄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恶意竞争的现象,就要大力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摒除西方错误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意识,以此改变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关法律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相关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

当前,由于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交融程度日益加深,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但同时西方的一些错误价值观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模糊,使其行为方式偏离正确轨道,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其清晰分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此实现高校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弘扬和培育路径分析

在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有利于积极探索新时代培育和弘扬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路径,以实现从根本上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提高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际成效。

(一)始终坚持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爱国主义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根本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始终坚持三者的高度统一,才能实现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于有些人将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三者割裂开来,认为爱国不等于爱党、爱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批判其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由此可见,爱国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要实现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首先要使其树立正确观念,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以遵纪守法为底线表达爱国热情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是无法避免的。面对利益冲突,我国始终秉持着大国应有的风度,恪守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但这也无法避免一些国家存在不轨之心,试图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也始终有着明确的立场和原则,中国民众更是无法容忍本国利益和人民利益被他国损害。但这其中就有少数人行为过激,比如前几年部分群众为了抵制日货、韩货无视法律去砸日本、韩国的店铺和进口车,这不仅不能够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同时更损害了很多无辜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过激的爱国行为是不可取的,理性依法爱国才是人民对自己国家负责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學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更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表达爱国之志。

(三)多途径开展爱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爱国教育,需要多管齐下,全面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第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要养成爱国爱家、积极向上、包容互助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就需要动员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参与家风建设中来。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和观念,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和引导孩子树立爱国情感的过程,就是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教育阶段,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真正的精神需求,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比如,校内师生定期组织文化主题沙龙、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时代热点话题或者组织学生下乡支教等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觉悟。同时,为了切实地让大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爱国文献经典诵读等活动,促使大学生树立坚定地爱国情感。

第三,净化网络经济环境,发挥网络技术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净化网络需要政府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净化网络环境的过程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审核,防止不良信息的发布,同时利用合法性强制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自身要树立远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涉嫌低俗文化网站的意识,同时协调好上网时间,不要沉迷网络。发挥网络优势即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育,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疫情期间,网络的这一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体现。

因此,新时代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终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端正行为的精神旗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2.

作者简介:王晶(1995- ),女,蒙古族,辽宁沈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大学生新时代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