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工程技术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2020-08-16 10:17焦宏彬
现代园艺 2020年14期
关键词:盐分试验区土壤

焦宏彬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18)

滨海盐碱地是指滨海地区土壤含盐量超过0.1%的地区,是盐碱地中一种较为典型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地面积约7800km2,约占天津市总土地面积的65.8%,其中土壤含盐量大于0.2%的土地有4700km2,占总面积的39.3%。因此,盐碱地的治理和开发对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2]。目前我国在盐碱土改良工程措施方面,如盲沟、暗管、隔离层、集水井、截渗等的综合应用相对较少[3~4]。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点为天津市鸭淀湖沿湖景观带工程项目,属水库周边的滨海区域,位于天津市西郊区东南部,距区政府驻地杨柳青45km。土壤为未开发的重度盐碱土,地下水位平均<1m,矿化度高,其0~20cm土壤含盐量平均1.0~4.0%,pH值为7.95。气候类型是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年均降水量600mm,年均气温13.6℃,极端高温41℃。试验地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单一,分布少量耐盐植物碱蓬和柽柳等。

1.2 试验方法

1.2.1 排盐暗管施工方法。试验区南侧地下约1m处,有可直接利用的市政排水管道,排盐暗管采用D=10cm的PVC螺纹管,凹槽内均匀打孔,孔径0.5cm。土工布包裹管外侧,尤其是接口及两端,以防堵塞管壁上的小孔。暗管整体深约1m,每5m设置与市政排水管道平行的一级排盐管;垂直方向上每10m设置二级排盐管,坡降1%。暗管底部及两侧铺10cm厚粒径3cm级配碎石作为滤料;最后铺设土工织物。

1.2.2 薄膜隔盐层施工方法。试验区采取铺设合成材料薄膜隔盐层的改良方式,在1m深处铺设厚度为20cm滤层和薄膜隔盐层,其上铺设土工布防止土壤颗粒进入薄膜间隙。

1.2.3 综合应用2种技术。试验区先按照隔盐层设置方式布设薄膜隔盐层,在隔盐层基础上,回填10cm厚粒径3cm级配碎石作为滤料,然后按照排盐暗管的施工方法布设PVC螺纹管。

1.2.4 对照组试验处理。选取不适宜布设排盐暗管或隔盐层区域,作为对照(CK);该区域不采取工程改良措施,仅清除原土中遗留的“二灰土”及矿渣,其余不做任何处理。工程措施施工完成后,回填种植土至地面标高。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3月初完成工程排盐措施施工,试验地总计400m2,每处理组100m2,各处理组随机排列,四周施做围堰,堰高0.4m,并埋设防渗薄膜,以保证处理组之间独立排水排盐。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A(排盐暗管技术)、B(设置隔盐层施工)、C(2种技术综合应用)、CK(对照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

1.4 数据采集和分析

采集方法:各处理区(暗管、隔盐层、综合应用、CK)随机选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采集土壤样品,深度为10~20cm,试验结果取平均值。2019年3~10月每月中旬,在各采样点附近选取新的样点进行土壤采集,总计8次。灌溉后2~3d当“手握成团,松手即散”时,采集土壤样品,避免灌溉后立即采样。

土壤样品经自然风干,敲碎过筛后按水土比例5∶1制备土壤溶液进行指标测定。Cl-采用硝酸银滴定法进行测定;HCO3-、CO32-采用双指示剂和滴定法进行测定;SO42-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进行测定;Mg2+、Ca2-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测定;Na+、K+采用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全盐量为上述8种离子含量之和。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区土壤全盐量变化

试验各处理组10~20cm土壤盐分变化(如图1)。对照组CK土壤盐分在夏季出现了返盐高峰期。由于当年7~9月,平均降雨量比往年低35%,造成试验区中度以上干旱。受干旱影响,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加剧,从而出现夏季返盐高峰现象。

如图1,隔盐层改良方式土壤全盐量明显降低,且3~6月趋于平缓,7月开始回升,8~9月急剧上升并呈累积状态。主要因为隔盐层是通过阻断上下层土之间的水分联系,减轻盐离子向上积累,但隔盐层上方的盐分不能及时排出,夏季蒸发加剧,反倒会促进土壤盐分的转移并重新分布,积累在表层土壤。排盐暗管虽然采用相同的灌溉方式,但采取了有效排盐措施,在夏季(7~9月)蒸降比较高的环境下,灌溉达到洗盐排盐目的,向上集聚的土壤盐分随灌溉水排入暗管,故未造成土壤盐分明显升高,有效防止土壤进一步发生次生盐渍化。

图1 试验区土壤全盐量含量变化

2.2 试验区土壤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变化

图2 试验区土壤Na+含量变化

图3 试验区土壤Cl-含量变化

如图2、图3显示,各处理方式及对照组表层(10~20cm)土壤中的Na+和Cl-含量变化类似土壤全盐量变化趋势。Na+和Cl-在土壤中随水分运移速率较快,故动态变化受气候及降雨影响更明显。由于试验期间夏季高温干旱,蒸发剧烈,土壤中以Na+和Cl-为代表的土壤盐分随着高盐度地下水分向表层集聚,7~10月没有采取工程改良措施的对照组CK土壤表层Na+和Cl-含量迅速升高。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中隔盐层和对照组CK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表层盐分集聚。隔盐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返盐,但没有有效的排盐设施及时排出被淋洗出的盐分;当试验地短期内大量降水时,随着地下水位升高,隔盐层受水浸泡,隔盐效果就会明显降低,且其铺设后会影响地下设施施工和苗木栽植,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宜使用。

地下排盐暗管技术利用水盐运动规律“盐随水来,盐随水去”[5],通过水的重力作用,大水压盐,土壤中的盐分随雨水和浇灌水的作用被淋洗出土壤本身,然后顺着排盐暗管流入市政管道,使土壤盐分降低,有效避免盐分积聚。

4 结论

2种工程技术措施,均可有效抑制土壤表层盐分的剧烈变化,且工程所需成本都在70元/m2。但布设排盐暗管降盐效果优于铺设薄膜隔盐层,需额外加设与其配套的排水沟,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而同时设隔盐和排盐暗管的综合改良措施,施工成本为140元/m2,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了土壤含盐量,但施工成本高,且土壤含盐量并未大幅度降低,性价比较低。故在滨海盐土区域进行城市绿化工程时,建议布设排盐暗管,巩固滨海地区城市绿化的成果。

猜你喜欢
盐分试验区土壤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宁夏中部压砂区表层土壤离子分布及盐分类型预测
土壤
滴灌条件下盐渍土盐分淡化区形成过程中离子运移特征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海水这么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