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差异性报道研究

2020-08-16 13:55林黛婉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报道差异性突发事件

林黛婉

摘    要: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特征与不足逐渐暴露,在传播内容与效果及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在报道中应当严格贯彻基本原则,确保公众意识形态安全,以切实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新媒体;差异性;报道

突发事件包括社会性与自然性两类,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件演变过程及走向无法推测,产生的影响无法估计。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价值相对较高,能够短时间提高受众注意力,新媒体在报道时效性与言论自由等优势特征,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但真假参半的网络信息,易夸张放大报道从而引发群众恐慌。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可系统性与客观性地报道新闻内容,能够帮助观众澄清迷雾,促使其认清新闻事实,这也是信息分散与模块化的新媒体不具备的。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差异性

1.传播手段方面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电视与报纸等媒介形式报道突发事件,尤其是电视媒介,节目制作涉及到资料筛查与后期剪辑等,在报道时间上相对延后,受众群体也相对局限。传统媒体以单向且强制性的传播为主,受众接受信息相对被动,无法在节目中互动与选择或过滤信息,虽然受众能够通過电话或信件等形式提供意见,但反馈效果不尽理想,通常在新闻报道中很少会参照与整合受众意见。传统媒体在报道天津塘沽爆炸案等重大新闻事件时,与网络舆论发酵相比,跟踪报道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新媒体主要通过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等媒介报道突发事件,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强,不受时间与地域等因素限制。受众在新媒体中扮演者主体性角色,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发布信息,通过转发等方式,实现了新闻规模性的传播。新媒体的互动性强,可以评论新闻事件播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与其他评论者进行沟通交流,更利于深化新闻事件主题与内涵[1]。

2.传播内容方面

传统媒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新闻内容报道标准,且报道的内容真实有效,迎合社会语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点,是代表官方发言与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媒介,时刻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因此报道内容更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但新媒体媒介形式却与之相反,报道规则尚未形成,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会调整新闻事件内容,甚至会掺入自己的观点,扭曲事件事实的同时,影响大众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认识。新媒体可第一事件播报重大新闻事件,但由于言语简短,新闻内容关键要素不全,导致大众无法及时全面性的了解事件经过,凭自己主观意识评论或传播,使得新闻事件内容逐渐发生扭曲,部分媒体会为了吸引眼球进行虚假报道,导致事实脱离正常轨道,严重影响社会风气与稳定秩序。

3.传播效果方面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各种优势特征,传播效果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媒体发展事件长,主要迎合大众喜好与社会主流思想播报新闻事件,可满足受众阅读需求。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时报道新闻事件,注重群众互动交流,新闻信息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迎合了大众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能够满足群众需求,新媒体能够满足群众快速掌握新闻事件概况的需求,传统媒体能够帮助群众满足准确与全面了解新闻事件内容的需求。虽然传统媒体在新闻爆发性力量上不及新媒体,但新媒体在舆论引导力量上不及传统媒体[2]。

二、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反思与原则

1.媒体循环中播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当加强对对方发布信息的关注,重大新闻事件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工转发下,逐步产生了膨胀效应,赋予了信息更多新的意义,实现了新内容的广泛延伸,社会舆论引导作用随之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是社会舆论推动者。新媒体快速导报新闻事件后,网友纷纷转载引发网络热议,各大门户网站转发与网络意见领袖复制转发信息后,叠加各种风险与谣言,舆论观点发展方向越发明确。传统媒体的做法相对保守,只是对事件客观内容的陈述,对网络舆论进行正向引导,更利于发挥新闻事件报道的作用价值。

2.伦理考量

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都应当确保报道效果不能与社会语境冲突。前期应当做深度调查,制作深度报道为主与舆论监督为辅的新闻评论栏目,从群众角度看待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落实舆论监督工作,切实发挥媒体做舆论第一人的作用价值。尤其是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应当边揭露社会现象边进行教育,规避能够引起群众恐慌的言论或内容。新闻事件进行渲染性的报道后,对群众思想与行为引导的作用加强,如哄抢加碘盐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对此,在报道中不能以偏概全,应当有效引导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明确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确保受众准确判断识别社会现象。

3.提高公众素养

社会文明程度与群众科学素养直接影响新闻事件报道结果,公众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时应当保持理性客观心理,但部分网民存在非理性情绪特征,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看待问题,推动事件脱离正常轨道。因此提高网民知识素养与信息识别能力,杜绝以讹传讹切实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感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融媒体发展时代,公众应当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不能因信息饥渴过渡依赖网络舆论了解新闻事件真相,应当客观理性地选择权威新闻媒体了解事件过程。尤其是在事件不明朗的情况下,应当切实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而不是受网民非理性情绪感染[3]。

三、结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与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与其新闻报道原则及受众等方面的不同有着直接关系。两种媒体传播价值优势不同,不能相互取代,应当采取融合发展方式,切实发挥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强化公众责任感,提高网民接受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实现新闻报道信息在公众与传媒及政府等方面,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新闻媒体在信息时代实现稳中求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策划理念差异性比较[J].新闻窗,2016(4):45.

[2]张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策划理念差异性比较分析[J].电视指南,2017(16).

[3]舒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差异化新闻生产[J].传播力研究,2018,2(30):103.

猜你喜欢
报道差异性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