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视域下多民族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2020-08-16 13:55刘冬秒马燃刘嘉麟梁晓伟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对策及建议社区治理城市化

刘冬秒 马燃 刘嘉麟 梁晓伟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不仅面临着常规社区治理的问题,又因为其民族的复杂性带来了特殊挑战。故本文选取成都市洗面桥社区为案例,以现代治理理论为视角,了解到社区中存在着居民情感表达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族际交流不充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空间受限,社区资源共享度低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历史传统因素、多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与渠道缺失、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主体的权责不清、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保障不到位等。针对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加强多民族社区成员互动、构建多民族社区参与平台、优化社区资源整合、促进治理法治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多民族社区;社区治理;对策及建议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指,达到一定人口数量的少数民族成员在一定的城市范围内,依照着法律和规范,进行的日常活动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区工作,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和实现城市社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多民族社区承载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鲜明的民族性给多民族社区带来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多民族社区要面临着治理风险和难题。为了解决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把治理理论引入到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治理中,要在充分借鉴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1]。治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性: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二是治理方式的灵活性,三是治理权力主体的可协调性 [2]。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典型案例成都市洗面桥社区的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便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1.成都市洗面桥社区的公共服务情况

为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居民利益最大化。洗面桥社区秉持促进民族团结的理念,为了不断改进民生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加强了学习宣传培训、档案集中管理,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社区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根本利益,落实了城市流动人员惠民政策,切实让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通过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承接了凝聚民心的公共事项,为社区各民族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推动了流动人口尽快的融入城市社区,让少数民族流动居民对社区有归属感,共享社區的资源和发展的成果,确保社区各民族和谐稳定。

2.成都市洗面桥社区的公共参与情况

(1)内部参与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的基层民主直选,洗面桥社区在对社区居委会主任的选举上也是依照着公平公正的公推民选进行的,全程公开透明,邀请小区各民族代表,自治小组成员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整个选举的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被推选上来的自治小组成员也是按照小区中各民族比例的方式选出来的,这些自治小组成员协助居委会主任也负责小区少数民族相关的事务。总体来讲,洗面桥社区各族居民政治参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2)外部参与

洗面桥社区本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协同治理的合作方式,积极探索社区的治理问题。坚持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的精神,动员少数民族经营户参与社区治理的事务中来,每到中国传统的节日,商家们会在小区的活动中心举办联谊座谈会,整个会议在一片祥和的民族团结氛围中,拉近了民族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此外,社区还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建大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了西南民族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多项凝聚民心的活动,以促进各民族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二、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社区民族成员的归属感、社区治理的运行方式、社区成员交往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当前多民族社区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后尝试从历史、环境、相关制度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3]。

1.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建立一个团结凝聚的社区,更是通过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谈判协调互动,促进民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为了实现多民族社区有效的自治,必须要关注各民族成员及其情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仍有要改善的地方。

(1)社区成员间的互动不够充分

由于各民族言语交流不畅通、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造成了民族成员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互动不够充分。社区经济方面,洗面桥社区集聚很多藏族居民经营的商店,主要经营项目是藏族的佛教用品和民族服饰,大多购买者是信仰佛教的藏族居民,汉族和其他旅游人员购买的极少,消费的商品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本民族的服饰、用品以外,极少涉足其他民族的商品和服务。社区政治方面,洗面桥社区的少数民族成员主要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的,直接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少数民族成员较少,社区里的主要委员会成员中少数民族居民占得比重较小,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居民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在社区文化方面,由于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社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民族对自己文化认同,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很少,民族文化的不了解会阻碍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互动[4]。

(2)社区成员公共参与程度低与情感表达不充分

社区居民是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主体。由于各民族在言语交流方面的不畅通,使得各民族成员对社区相关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高,有一些社区成员对于自己同住一个社区的居民也不是很了解,成员之间的交流少,邻里关系比较冷漠,对于许多人来说社区就是满足他们基本生活的场所。有的少数民族成员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但由于当前社区没有健全的表达机制,当成员感受到其表达意愿受阻时,他的参与热情就会降低。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到各民族在文化交流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各民族成员间凝聚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市场的影响,现代城市中的人们以效率为基本的准则,使得城市多民族社区成员间的强关系变弱,高效率的追求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人们的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寄托,有些成员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得到慰藉,但一些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后会被商业化,成员情感上的体验仍然不纯粹,盲目的精神产品消费,只会使社区成员的情感世界变得贫乏[5]。

(3)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不足

社区为了给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重心放在社区建设方面,却忽视了社区各民族成员的民族性需求,现有的社区基础设施只能满足少数民族的基本生活的需求。有部分民族是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饮食的传统习俗,对于宗教的场所和宗教的仪式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政策和现实情况等因素使各民族成员的需求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的文化的发展空间不足,自然而然社区居民缺少对社区的归属感

2.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历史因素对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影响

一是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在高度集权制度的环境下,社会底层人员思想受到控制只能服从上级命令,在社会事务中缺少自主性,由此形成了事事依靠政府的行为方式,在当前的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中也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管理者不能很好的与社区居民交流,不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從而使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不高。二是各民族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的体验都保持着同一的民族性,这样极容易出现过于强调自我主体的思想,会忽视其他民族成员的独立性,各民族群体间的交流会受到阻碍,存在着一定的社会距离,社区中的成员会从本我主义出发进行行为的选择,阻碍了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整合[6]。

(2)社区治理主体间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城市多民族社区有效的运转,离不开制度体系的支撑。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社区治理主体间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现有的法律不能有效的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使得社区在资源共享、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政策不能很好服务于社区成员,不能切实的维护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因此相关的责任部门要加强合作,对社区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对整个治理的运行过程要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此外,城市多民族社区在道德体系规范上过度的依赖现有的制度和规范,要满足不同民族成员的利益需求,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机制是必不可少的[7]。

(3)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

社区环境状况对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社区现有的硬件设施看,城市多民族社区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的需求了,但是部分民族有着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宗教的礼仪,对于社区所提供的外部条件有着更高的需求,然而,在现实中的城市多民族社区由于现实的情况、资金、制度等因素不能满足社区内各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使得社区成员只能依靠本民族同胞发展其文化,与社区其他民族成员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不利于各民族成员情感的维系[8]。

三、推进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城市多民族社区存在的问题,从治理主体、建立多元文化、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为实现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1.推进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协调

为切实保障城市多民族社区成员的共同利益,增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需要的是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的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治理合力,不只是依靠政府的权威。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有效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社区成员间的强关系。实现社区中成员间关系的整合,通过建立社区治理主体的评估制度,对他们的进入和退出做出相关制度的安排,各治理主体间良性的互动可以激发社区的成员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也可以使社区治理方式变得更灵活。

2.完善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

针对洗面桥社区委员会中出现的少数民族成员占比较少,不能及时反馈少数民族的需求这点,政府要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按照各民族人数的比例选取委员会代表,使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资源能平等共享、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其次,社区应提供居民表达权益的平台,使社区内的各民族成员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这过程中也培养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提高广大社区成员的自治能力。针对不同多民族社区建立各种社区自治保障制度,要做到社区建设依制度,构建社区自治监督机制,积极的构建多元化的社区自治组织[9]。

3.加强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多元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对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凝聚民心,是民族团结、和谐的催化剂,加强社区不同民族成员对本社区文化的认同,需要社区居委会积极的对民族文化做好宣传工作,着力培养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的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此外,社区应大力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内成员的精神生活,使各民族文化有发展的空间。社区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时也可以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传递给各民族的成员,加深他们对政策方针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J].社会学研究,2011(5).

[2]陈燕,郭彩琴.社区治理研究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6(3).

[3]王春、马秀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调查报告[J].管理研究,2011(13).

[4]胡洁.多中心治理视阈下民族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7(05):128-134.

[5]邓崧,林清芳,李楠,张专.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昆明市金沙社区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2):29-37.

[6]胡洁.多中心治理视下民族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7(4).

[7]高鑫.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一一以天津市T社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5,26(2).

[8]马晓玲,洪舒蔓.治理视角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关于成都市浆洗街三个民族社区的调查报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4):57-61.

[9]王艳,覃江.城市多民族社区协同治理:内涵与实现路径[J].民族学刊,2015,6(06):35-41+105-106.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研究生一般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x社区的实地调研;项目编号:CX2020SP55。)

猜你喜欢
对策及建议社区治理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创新发展吉林省园艺特产业
浅析农商银行如何加强反洗钱工作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简论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