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平等下新中国民族政策优势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2020-08-16 13:55胡西塔尔·买买提阿布都拉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政策新中国理论

胡西塔尔·买买提阿布都拉

摘    要:十九大会议中,对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进行详细的说明,展示出我国国家治理的特点。文章以民族平等下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优势理论及实践基础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族平等;新中国;民族政策;理论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通过民族政策落实,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人民更加团结,国家更加稳定的发展。在国家发展中,加强对民族政策的分析,发现其优势,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促使国家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优势

1.资本主义民主民族平等观的影响

通过对于近代史的研究发现,资产阶级是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主导性力量,为了促使民族国家发展,抑制封建专制国家的出现,提出民族平等这一口号,为当时各个国家民族发展提供动力。但是当资产阶级掌权后,并没有展示民族平等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而是将此作为压迫人民劳动的工具[1]。列宁认为,在资产阶级民族平等的问题上,资产阶级没有真正的做到民族平等,只是在形式上提出民族平等的内容,但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由于资产阶级更主动个人平等,赋予国家群众每个人相同的权利,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平等。同时还有部分西方国家提倡自由主义,将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主义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个体的强调,展示所谓的名族平等。这种理念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并不能体现出民族平等的真正意义,激发民族冲突。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将个体的自由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忽略民族发展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导致各种民族问题的出现,如种族歧视,影响国家整体发展进步。

2.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对世界的影响

马克思提出的民族平等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平等理念不同,强调自由、团结的民族主义,并将此作为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则[2]。马克思民族主义的提出,为世界民族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更多的人意识到民族平等观的重要性,促使部分国家发展。通过对西方国家发展历史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对部分国家的制度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的国家领导人或者是执政人都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内容,用此解决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如美国的废奴运动。民权运动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进行。在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影响下,我国也曾进行大规模的民族运动,如抗日战争,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后,终于建立多民族团结发展的政策,促使各个民族之间和平共处,成为当今影响力巨大的国家。

二、民族平等下我国民族政策优势体现

1.实现民族解放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直贯穿于我国的各个发展阶段,为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3]。我国政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民族主义理。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媒介,通过对国家不同时期发展情况的分析,制定科学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坚持民族平等,始终贯穿在我国的各项工作中,是民族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促使国家和谐发展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只有打倒资本帝国主义以后,才能实现平等和自觉。这一内容的提出,表明消除资本帝国主义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手段,也为后续的民族独立发展打下基础。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点。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彻底解放劳动人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存在,都拥有一定的权利与权益,促使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发展。新中国成立前,通过各个领导干部的研究,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均有平等的权利与和义务,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执政丽娘的形成,有传统专政转变为人民民主与人民平等的政治制度。同时我国在《宪法》中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为各个民族平等发展提供的法律、政策上的保障,解决以往的民族冲突与民族歧视问题。

2.促使民族繁荣统一发展

真正的民族平等是新中国共同发展的追求,也是实现民族共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领导人在民族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与多民族地区共同发展。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了特色社会主义内容,强调真正的民族平等,并对《宪法》进行完善,制定了《民族區域自治法》,为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促使国家民族经济发展时在我国许多政治策略的实施过程,都是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先,通过优先落实的方式,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十八大后,对民族平等这一观点又提出新的解释,优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应用效果,展示民族平等主义在我国应用优势[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一指导思想在我国甘肃民族地区有所体现,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行动,帮助该地区走出贫困,促使民族地区与国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目的,就是促使全民族共同发展,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平等工作落实的效果与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念,促使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优势。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平等理念下,我国各个民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理念。加强对民族平等理念的研究,立足我国国情,制定更加完善的民族政策,为中华民族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的实现民族平等。

参考文献:

[1]左岫仙.新中国民族政策优势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民族平等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02):5-13.

[2]马旭.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探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6):10-15.

[3]邓杰.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造——以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为视角的考察[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06):61-68.

[4]张少春.团结之路70年:新中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脉络[J].西北民族研究,2019(03):15-23.

猜你喜欢
民族政策新中国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地区的实践效应
还原真实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