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如何“有事做、稳得住”?

2020-08-16 10:33余春会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社会适应移民

余春会

摘要:该论文聚焦S集中安置点移民的社会适应现状。帮助我们了解S集中安置点的村民社会适应状况,同时探索村民如何才能“稳得住、有事做”?作者采用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初步对S集中安置点移民的社会适应进行了质性研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如何“稳得住、有事做”提供参考。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

一、背景资料

S集中安置点位于的D镇空港新城规划区,搬迁群众共涉及D镇5个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共搬迁安置212户73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2户588人,同步搬迁40户149人。安置点内共有拉祜族、哈尼族、佤族、彝族4种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共465人,占总人口63.1%,哈尼族223人,占总人口30.3%,其他民族49人,占总人口6.6%。安置点规划面积331亩,建设安置住房212套,总投资5880.47万元。安置点于2019年4月全部搬迁户已搬迁入住。主要是因病、因残致贫,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产业单一,交通条件落后。

S集中安置点已经对目前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聚焦,其中包括:搬迁对象不精准、补助政策变动、建房政策执行不到位、安置点选择不科学、脱贫产业谋划不足、义务教育失学学生违约金等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大小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好移民的适应性研究,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提高移民在迁入地各方面的社会适应,减少移民的不满情绪,增加移民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访谈样本描述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来源于研究者的实地调查,访谈了S集中安置点搬迁移民11户、老移民搬迁户2户、本地村民2户,同时访谈了妇女主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者。

在访谈对象中,男性6人,占55%,女性5人,占45%,年龄方面,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52岁,其中30岁以下1人,占9%,31~40岁8人,占55%,41~50岁1人,占9%,51~60岁1人,占9%。整体看来,被访者以中年人为主,这说明已婚青壮年很少外出打工,而未婚青壮年在外地务工或外省成家的较多。访谈对象里拉祜族有8人,占73%,哈尼族3人,占27%。由于本次调研属于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集聚,因而汉族较少。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移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具有小学学历的被访者最多,11人中有7人,占64%,没上过学的3人,占27%,初中学历1人,占9%,并在访谈中得知,该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教师较缺乏。

在被调查对象中,已婚9人,占82%,其他2人,占18%。“其他”包括已经离婚,目前已经同居但未领证的状况,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当地存在较严重的“光棍”现象,据调查后发现:126户有10户为光棍户。走访后发现他们均外出省外打工。从家庭人口数来看,1口人家庭均为大龄未婚男青年,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之间,也有特殊情况是妻子国籍属于缅甸籍,所以无法上户口,给孩子上户口较贵所以暂时还未上户口,在户口本上仍未婚。在本次调查中,2口人家庭的比例并不小,主要是失子家庭和跨国婚姻家庭,由于缅籍妻子无法上户口,所以一般会给孩子上户口,所以户口册上一般是没有妻子。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职业身份来看,在家务农占比46%,比例最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是阻碍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移民教育程度多为小学或文盲。外出务工移民占18%,分布在省内外,外出务工的移民趋于年轻化,且学历多为初中;在家务农加打零工占到27%。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移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收入,少部分人在农忙之余就近务工,但工作机会具有偶然性、阶段性;工作类型较单一。

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都了解,但也反映了他们的呼声,一是坟地问题:没有为他们履行去世的人不用下葬到原来的搬移点的承诺。二是猪圈牛圈问题:没有履行可以养猪养牛的有猪圈牛圈的承诺。三是房子问题:没有履行房子规模的承诺,不用花钱,但后来按户交10000元,不计人数,同时房屋质量有待完善,存在漏水现象。

三、D村S集中安置点移民社会适应情况

由于本集中安置点属于乡内集中搬迁,故排除语言、饮食、服装、宗教仪式、习惯风俗等研究范围,同乡具有同质性。主要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经济生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来考量社会适应。

(一)自然环境的适应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D村S集中安置点移民安置主要距离集镇较近,依托景迈机场空港经济区安置,后期将继续配备有机果蔬产业区、生物产业区、养生度假区和生态旅游区,不存在跨乡、县和省的搬迁,移民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土风情等同样适应。绝大多数移民属于跨小组、村委会的移民,该移民安置点位于集镇,地势平坦。

(二) 基础设施的适应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稳得住”的必要条件。作者主要从移民的住房条件和公共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来了解移民对基础设施的适应情况。

在搬迁前,移民的房子有木板房、土坯房,少部分移民的房子已经摇摇欲坠,有部分随迁户也盖有楼房。就访问情况来看,移民对房屋质量的声音好坏并存,这说明安置房能够基本满足移民的要求。极少数移民不满意,一部分是由于屋顶渗水、房檐挡雨较差等问题造成的,另一部分移民表示房屋面积较小,没有圈养牲畜的场所。集中安置中心配备了生活污水排入地下管道、大型垃圾桶或垃圾箱、村民清洁工人。移民拥有了较好的生活环境。关于公共设施的适应。移民普遍对于安置点的公共设施条件评价较高,安置点设有活动场所,并建有公共卫生间,并在篱笆外种植荞麦,作为绿化。蓄水池也已经建好,生活用水较稳定。相比搬迁前后的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电有所不同。相比下来,搬迁后水费变高,电费变低。由于安置点处在集镇附近,交通方便,移民对交通都表示满意,已彻底解决了出行难、买卖难的问题。

(三)教育医疗的适應

1. 教育条件的适应

学校还未建好,所以搬迁后移民子女还无法到集镇的幼儿园、小学读书。仍然需要父母亲骑摩托载送,学生上学路程更远。后期将规划建校,解决就学问题,规划后学校较近,交通便利。同时较显著的教育问题主要是跨国婚姻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外国新娘嫁到中国后,她们的国籍问题和户口问题解决比较困难,并且孩子就学教育问题也很严峻。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无法保障,这是少数民族地的教育问题的另一顽疾。同时,本地教育问题也相对比较严峻,多在初中阶段就辍学。

2. 医疗条件的适应

就医难是所有扶贫搬移民搬迁前的困扰。从访谈中得知,搬迁前看病困难,撑不住才去上医院看病。搬迁后安置点配备卫生院,就医较近,移民看病就医的观念正在转变,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双向开展健康扶贫,改善移民的就医条件。

(四)经济生产的社会适应

经济生产适应是移民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收入、家庭开支等方面的适应。当移民迁入到安置点之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投入并适应新的劳动生产环境。只有提高经济生产水平,移民才能真正能够在安置点“有事做,稳得住,能致富”。下面将劳动生产、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支出四个角度的适应状况阐述经济生产适应。

1.劳动生产的适应

搬迁后,移民的农民的身份没变,务农仍然是其主要生产方式,离不开土地。虽然移民安置点就近搬迁,客观因素与和原住地差别不大,但搬迁到城镇后需要适应。首先,安置点无就近无地种植,安置点与原居住地脱离,继续种地也就存在困难。搬迁前,主要以务农为主。搬迁后,由于安置点附近没有土地可耕种,农忙的时候骑车到老家种地,农闲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打发时间,少数群体就近打零工。一大部分居民由于身体病残等原因把土地承包出去,主要以经济林为主,主要种植冬瓜、坚果、花椒、果树、桉树等。

2.经济收入的适应

经济收入的适应主要体现在搬迁后移民的经济来源、家庭支出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来源的适应。从访谈的结果来看,移民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搬迁前,移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搞养殖。搬迁后移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有所改变,搬迁后因离原住地距离太远,很多移民放弃了种植、养殖,选择把土地往外承包,村民A表示:“家里共82亩地,儿子去世后,儿媳再嫁了,所以分了儿媳41亩耕种外,剩下的41亩地以2700元/季度(年)外租,桉树差不多1800元/亩,种植桉树收入为420元/吨。现在的地租金压的很低,低的到100元/亩/年,有的山地免费送给人家都不种,所以租都租不出去”。也有部分移民赋闲在家。访谈发现,现在还在从事种植养殖的移民年龄相对年轻、身体比较硬朗,年老体弱的移民只能在安置点“养老”。村民B表示:“妻子(23岁)、岳父(47岁)、岳母(43岁)主要在老家搭棚子养殖黄牛,干农活和在山里养殖黄牛7头,访谈对象父母家养殖40余头。小牛7000-8000元/头,一般的16000-19000元/头,好的20000-30000元/头,差价主要在3000-4000元,斗牛15万/头”。搬迁后,移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发生了变化。搬迁后出行更方便,信息更灵通,打工的机会更多,收入还有所增加。也有部分移民从事“老本行”,部分因身体原因不能打零工,家庭经济收入减少了不少。

第二,家庭支出的适应。搬迁前移民的生产支出主要用于化肥、种子等。搬迁后大部分移民不能耕种、养殖,生产支出急剧下降,出现了生活支出大于生产支出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在安置点不能养殖、种植,每户菜园子地面积较小,日常的生活资料不能自给,经济来源减少移民的生活开支明显上升。部分移民表示对搬迁后的经济收入存在缺乏信心的问题。移民家庭中有重病或残障成员,除低保外没有经济来源,这导致他们对未来家庭收入缺乏信心。

(五)人际交往的适应

人际关系在移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移民的归属感、身体 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调查主要通过对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等移民内外部人际环境的变化来考察这一群体对安置地人际关系适应状况。

1.亲戚朋友的适应

移民搬迁到安置点后,面临着与本村的移民和其他村移民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移民与亲朋好友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关系,搬迁导致地理空间的改变。一方面,移民要继续维持亲情友情,另一方面,移民要与安置点的其他搬迁移民、其他本土村庄建立联系,不再局限于“前村圈”内部的交往。访谈发现,搬迁后移民与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并没有什么变化。村民C表示:“搬迁后和搬迁前,亲戚之间还是一样的经常来往,本来就是一个村的,搬迁后依然低头不见抬头见,吃完饭以后出来散步经常能够遇到,农村人谁家没有一点困难,有个什么事我们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互相帮一把”。有其原因是安置点在本村本乡,空间距离变化不大。

2.邻里的适应

中国向来奉行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直接影响移民在安置点的人际关系网络构建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移民表示邻里之间还是会互相帮助。村民D表示:“大家搬过来都不容易,前面这家前段时间出去做客了,他家的鸡也是请我们帮忙喂着几天,看着一点家,表示他家也放心我们,万一以后自己家有个什么急事,大家会互相体谅,互相帮个忙”。在安置点没办法养殖和耕种,因此村民未出现利益纠葛。移民之间关系简单,相处融洽。安置点移民与已搬迁过来5年的机场搬迁户一路之隔,对比发现当前移民正在适应安置点的生活,与当地村民还未建立起频繁的交流和良性的交往,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没有构建,移民的归属感和依附感有待逐渐增强。

四、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是让困难群众“挪穷窝、拔穷根”的一个有力措施,可要让搬迁困难群众真正能脱贫致富,就必须让他们有工作可做,从而拥有一份稳定的务工收入。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只是手段,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可致富才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真正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后期扶持项目才会使移民真正走上致富、增收、脱贫、奔小康的大道。原居住地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政府为了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生产与生活,号召移民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实现搬迁后脱贫致富给予了扶持及救助,S集中安置点积极回应,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摩托车修理和民族服饰制作培训班。在“授渔”的过程中,避免养懒人,在借鉴老移民村经验的同时,探索新的致富路徑。

猜你喜欢
易地扶贫搬迁社会适应移民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路径研究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