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及HP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20-08-17 07:11段玉坤刘桂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瘤宫颈炎感染率

段玉坤,刘桂兰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山西 大同 037001)

宫颈病变是一类危险性较高的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损伤及宫颈癌前病变等。罹患宫颈病变可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多种宫颈病变中,宫颈癌是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白带增多、下腹部疼痛及阴部瘙痒等[1]。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DNA 病毒,具有传染性。HPV 传播的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及接触感染HPV 的物品等。女性感染HPV 与其发生宫颈病变具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是探讨宫颈病变与HPV 感染的相关性及导致女性感染HPV 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宫颈检查的110 例女性。将其中40 例未发生宫颈病变的女性作为宫颈正常组,将其中70 例发生宫颈病变的女性作为宫颈病变组。宫颈病变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为18 ~63 岁,平均年龄为(40.5±3.1)岁;其体重为36 ~70 kg,平均体重为(53±4.3)kg。根据宫颈病变组研究对象所患的宫颈疾病将其分为慢性宫颈炎组(2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40 例)及宫颈癌组(10 例)。宫颈正常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0 ~59 岁,平均年龄为(39.5±2.7)岁;其体重为34 ~79 kg,平均体重为(55.5±5.9)kg。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宫颈正常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病变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对各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细胞检查。禁止研究对象在进行检查前24 h 内发生性行为,确定其在进行检查前72 h 内未实施阴道检查、阴道清洗或在阴道内放置药物进行治疗。确保进行检查时研究对象不处于月经期。进行宫颈细胞检查的方法是:让研究对象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将窥阴器放入研究对象的阴道内,充分暴露其宫颈。用棉签擦净患者阴道内的分泌物。用宫颈细胞采集器采集研究对象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之间的细胞[2]。使用荧光化学信号技术对采集到的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感染HPV。使用进口HC2-PPV-DNA 检测盒检测研究对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3]。

1.3 观察指标

计算各组研究对象HPV 的感染率。比较宫颈正常组研究对象、慢性宫颈炎组研究对象、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的hrHPV 载量。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初次过性生活的年龄、流产次数、避孕方式及长期吸烟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研究对象感染HPV 的情况

宫颈正常组研究对象HPV 的感染率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其hrHPV 载量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研究对象、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P <0.05。宫颈正常组研究对象与慢性宫颈炎组研究对象HPV 的感染率相比,P >0.05。慢性宫颈炎组研究对象HPV 的感染率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P <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HPV 的感染率低于宫颈癌组研究对象,P <0.05。慢性宫颈炎组研究对象的hrHPV 载量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及宫颈癌组研究对象,P <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研究对象与宫颈癌组研究对象的hrHPV 载量相比,P >0.05。详见表1。

2.2 导致研究对象感染HPV 的危险因素

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的研究对象,其HPV 的感染率高于文化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研究对象,P <0.05。初次过性生活的年龄<20 岁的研究对象,其HPV 的感染率高于初次过性生活的年龄≥20 岁的研究对象,P <0.05。流产次数≥3 次的研究对象,其HPV 的感染率高于流产次数<3 次的研究对象,P <0.05。未使用避孕套避孕的研究对象,其HPV 的感染率高于使用避孕套避孕的研究对象,P <0.05。吸烟的研究对象,其HPV 的感染率高于不吸烟的研究对象,P <0.05。详见表2。

表2 导致研究对象感染HPV 的危险因素[n(%)]

3 讨论

宫颈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损伤及宫颈癌前病变等。宫颈癌是危险性最高的一种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发展成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可分为Ⅰ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Ⅲ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Ⅲ型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成为宫颈癌的可能性较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其病情易被忽视。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及时有效地诊断其宫颈病变,预防其发生宫颈癌。HPV 的主要感染部位为患者的子宫上皮,并可在其底层的子宫上皮组织中大量繁殖。女性感染HPV 是导致其发生宫颈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导致女性感染HPV 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其发生宫颈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未发生宫颈病变的女性相比,宫颈病变患者HPV 感染的发生率及hrHPV 载量均较高。导致女性感染HPV 的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初次过性生活的年龄<20 岁、流产次数≥3 次、未使用避孕套避孕及长期吸烟。对此,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应为女性普及健康知识,告知其预防宫颈病变的方法,降低其HPV 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内瘤宫颈炎感染率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LEEP刀联合rb-bFGF凝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治疗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
宫颈炎危害,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