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研究

2020-08-17 07:11高凯麒刘永恒杨雄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弓脊髓

高凯麒,刘永恒,杨雄健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老年人是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此病患者多存在脊神经损伤、脊柱Cobb角减小等情况[1]。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效果欠佳。目前,临床上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本文对75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5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骨与关节损伤》中关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2],且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2)其年龄在80 岁以下。3)其骨折的类型为节段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其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不超过7 d。5)其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恶性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或病理性骨折。2)有脊柱骨折史或手术史。3)病历资料缺失。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CO 组(n=38)与PSF组(n=37)。PSF 组患者的年龄为54 ~78 岁,平均年龄为(63.29±3.91)岁;其受伤至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56±1.24)d;其中,女性患者有17 例,男性患者有20 例。CO 组患者的年龄为52 ~77 岁,平均年龄为(62.35±3.83)岁;其受伤至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71±1.46)d;其中,女性患者有17 例,男性患者有2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PSF 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使其保持俯卧位,将其腹部悬空。在C 型臂X 线机的透视下,以患者受伤的椎体为中心,在其背部做一个纵向切口,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将肌肉向两侧牵拉,充分暴露伤椎及其相邻的棘突、椎板。切除部分椎板,对椎管进行减压,以缓解脊神经受压的情况。在伤椎的上下椎弓根内各打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杆和撑开器。用撑开器将压缩的椎体撑开,恢复脊柱的高度和脊柱的生理曲度。将连接杆与椎弓根螺钉相连接,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冲洗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对CO 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方法与PSF 组患者相同。在对其椎管进行减压并在其伤椎的上下椎弓根内各打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后,安装连接杆和撑开器。用撑开器将压缩的椎体撑开,向伤椎内置入套管,抽出伤椎内的瘀血,然后向伤椎内注入适量的MIIG115 型硫酸钙骨水泥。当骨水泥超过椎体中线时,停止注入。将连接杆与椎弓根螺钉相连接,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冲洗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该评分标准从触觉和运动两方面对患者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脊髓损伤越严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脊柱的高度及Cobb 角。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将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分为A 级、B级、C 级、D 级和E 级共五个等级。A 级:治疗后,患者存在脊髓完全性损伤,其受损神经平面以下的肢体无任何运动功能,但存在感觉功能。B 级:治疗后,患者存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其受损神经平面以下肢体的肌力为1 级,且存在感觉功能。C 级:治疗后,患者脊髓损伤的情况有所好转,其受损神经平面以下肢体的肌力为2 ~3 级,且存在感觉功能。D 级:治疗后,患者脊髓损伤的情况明显好转,其受损神经平面以下肢体的肌力>3 级,且存在感觉功能。E 级:治疗后,患者的脊髓损伤完全好转,其受损神经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脊髓损伤的总恢复率=(D 级例数+E 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SIA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ASIA 评分中的触觉评分及运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O 组患者ASIA 评分中的触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均高于PSF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SIA 评分(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SIA 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触觉评分 运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SF 组 37 38.69±6.91 54.82±16.58 45.19±7.69 56.29±5.82 CO 组 38 39.81±5.82 76.51±15.27 46.25±8.25 76.21±6.68 t 值 0.760 5.889 0.575 13.865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脊柱的高度及Cobb 角

治疗前,两组患者脊柱的高度及Cobb 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O 组患者脊柱的高度高于PSF 组患者,其脊柱的Cobb 角大于PSF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脊柱的高度及Cobb 角(±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脊柱的高度及Cobb 角(±s)

?组别 例数 脊柱的高度(cm) 脊柱的Cobb 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SF 组 37 45.60±6.98 68.60±1.68 38.62±5.69 56.29±16.78 CO 组 38 46.18±4.98 78.62±2.60 39.82±6.98 75.39±14.82 t 值 0.415 25.221 0.815 5.228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

治疗后,CO 组患者与PSF 组患者脊髓损伤的总恢复率分别为94.74% 与70.2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是导致其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时其伤椎恢复的效果欠佳,且其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其出现较多的并发症[3-4]。近年来,临床上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单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相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该病能更有效地恢复患者脊柱的高度,保持其伤椎的稳定性,降低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发生率[5]。另外,向患者的伤椎内注入硫酸钙骨水泥后,硫酸钙可附着于骨细胞晶体上,促进骨细胞的生长,促使新骨生成,进而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6-7]。

由本研究的结果可知,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地恢复患者脊柱的高度和Cobb 角,减轻其脊髓损伤,改善其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弓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