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0-08-17 07:11林斯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段肿块良性

林斯锋

(万宁市人民医院外科,海南 万宁 571500)

乳腺良性肿块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可分为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三种类型。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肿胀、疼痛、乳房内有肿块等,可一定程度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1]。本文以2017 年9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9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这80 例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5 ~48 岁,平均年龄(36.7±5.41)岁。将这80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40 例/ 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乳腺微创手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Mammotome 乳腺微创手术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对其手术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肿块的周围做一个长约3 mm 的切口。在超声引导下将旋切刀置入患者肿块所在的位置,将肿块切除。用真空抽取机将切除的肿块组织抽取出来,放置在活检槽内。重复上述的操作,直至患者的乳腺肿块被切除干净。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是:使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将头部略偏向健侧。对于肿块位置较深的患者,可适当垫高其患侧的肩胛部,以便显露肿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然后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其肿块所在的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以患者的乳头为中心,在其肿块的周围做一个长约4 cm 的放射状弧形切口,依次切开其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皮瓣,充分显露肿块。切开乳腺腺体组织,游离肿块,然后将其彻底切除。对于体积较大,或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紧密、无明显包膜的肿块,可沿着乳腺表面将其皮瓣分离,使其充分暴露,再将其切除。可适当扩大切除的范围,以确保肿块被彻底切除。在切除肿块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肿块的完整性,避免其内容物残留。保留乳腺残腔,逐个结扎出血点。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后,对切口底部进行贯穿缝合,用可吸收缝线对皮下组织和腺体进行间断性缝合或皮内缝合。在缝合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乳腺内的导管。术后,用弹力绷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持续包扎3 天左右。同时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3 天的抗感染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包括病灶残留、术后感染、皮下血肿及积液等)的发生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肿块被完整切除,其切口愈合效果优良,其病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肿块被完整切除,其切口愈合良好,其病情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肿块被较为完整地切除,其切口愈合效果较好,其病情未复发。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复发。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 <0.05。详见表1。

2.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乳腺肿块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乳腺疾病,其中以良性肿块较为多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良性肿块可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怀孕后其病情可加重),还可进展为恶性肿瘤[3-4]。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乳腺微创手术及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乳腺微创手术治疗该病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该手术的切口较小,术中无法直接观察肿块,故可发生切除不彻底、肿块组织及其内容物残留的现象,从而可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皮下血肿及病灶残留等并发症率的发生率。而且,该手术切口的形态较差,可损害患者乳房外形的美观性。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肿块切除彻底、术后患者乳房的美观性高等优点[5]。该手术的视野清晰,手术医师可完整地清除肿块及肿块残留,故可避免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术后病灶残留、感染、皮下血肿及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区段肿块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一种改进的列车进路接近锁闭区段延长方法
高速铁路设施管理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