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2020-08-17 07:11王月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生存率

王月红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胃癌是一种全球性高发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指出,只有不足10% 的胃癌患者接受了早期治疗,有超过70% 的胃癌患者在其病情的中晚期才接受治疗[1]。以往,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其病情的复发率较高,其5 年的生存率不超过20%。目前,临床上常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放疗。近几年,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被广泛地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中。相关的研究表明,采用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5 年的生存率[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这60 例患者的病情均经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得到确诊,其不存在放疗或化疗的禁忌症。将这6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 例/ 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其年龄为52 ~79 岁,平均年龄为(60.25±7.8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0 例,女性10 例;其年龄为49 ~81 岁,平均年龄为(59.34±8.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放疗。方法是:使用瑞典医科达公司生产的Elekta XIO TPS 系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IMRT 放疗,将射线能量设为6 MV,将扫描的层厚设为0.5 cm。让患者口服300 ml 的碘海醇对比剂,在放疗开始时,让其口服300 ml 的温开水。采用4 排螺旋CT 机为患者定位、勾画出临床治疗的靶区(CTV)。肿瘤体积(GTV)的范围包括可见肿瘤及淋巴结。计划靶区(PTV)的最小治疗剂量为95%PTV 45 Gy/25 次(1.8 Gy/次),治疗21 d 为1 个疗程, 治疗4 个疗程为1 个治疗周期。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40103,规格为每片0.25 g)进行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使用方法是:口服,0.65g/次,每天服用1 次,治疗21 d 为1 个疗程, 治疗4 个疗程为1 个治疗周期。在进行化疗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若患者白细胞的水平降低,要立即停止对其进行放疗。患者出院后,每30 d 回医院进行1 次复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生活的质量及其1 年后的生存率。1)参照WHO 制定的《抗癌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病情进展(PD)四个等级。肿瘤的控制率=(CR 例数+PR 例数+SD 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3)参照卡氏(KPS)评分表制定的评判标准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分为改善、稳定、下降。改善:治疗后,患者KPS 的评分>80 分。稳定:治疗后,患者KPS 的评分为50 ~80 分。下降:治疗后,患者KPS的评分<50 分。4)对患者进行1 年的随访,记录其生存的情况。应用Graph pad 5.0 软件绘制患者生存情况的曲线图。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的控制率(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肿瘤的控制率(63.33%),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例数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 年后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P <0.05。详见图1

3 讨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用药的耐受性高等优点。使用此药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抑制其肿瘤组织内新血管的生成,延缓其骨髓内的抑制反应。李淼等[3]的研究表明,采用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延长其在二线化疗失败后生存的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在标准化治疗后的死亡率。为了进一步探讨探讨用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肿瘤的控制率、1 年后的生存率及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例数的占比均较高,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这说明,用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猜你喜欢
甲磺酸阿帕生存率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328例住院患者应用甲磺酸加贝酯的合理性分析Δ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胶囊的释放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