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分析

2020-08-17 07:11车树金郑飞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头孢他啶肠炎头孢

车树金,郑飞燕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恩平 529400)

小儿细菌性肠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此病主要是由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菌所致。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均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常用药。有研究指出,与采用头孢呋辛相比,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较好[1]。本文对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细菌性肠炎患儿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恩平市人民医院2017 年6 月至2019 年2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处理循证指南》(2014 年版)[2]中关于小儿细菌性肠炎的诊断标准;2)存在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3)其家属知情并同意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消化道畸形或病毒性肠炎;2)患有慢性腹泻或迁延性腹泻;3)存在肝、肾、心功能异常;4)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5)近期内接受过相关治疗。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他啶组(30 例)和头孢呋辛组(30 例)。头孢呋辛组患儿的病程为0.5 ~4 d,平均病程为(2.3±0.4)d;其年龄为10 d ~11 岁,平均年龄为(5.6±0.4)岁;其中有女性12 例,男性18 例。头孢他啶组患儿的病程为0.6 ~4 d,平均病程为(2.5±0.4)d;其年龄为11 d ~11岁,平均年龄为(5.8±0.4)岁;其中有女性13 例,男性1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采用头孢呋辛对头孢呋辛组患儿进行治疗。头孢呋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05,生产厂商:国药集团致君( 深圳) 制药有限公司〕的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滴注60 mg/kg,2 次/d。采用头孢他啶对头孢他啶组患儿进行治疗。头孢他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281,生产厂商: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滴注60 mg/kg,2 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儿大便的性状、排便的频率均恢复正常;(2) 有效:治疗后,患儿大便的性状有所改善,其排便的频率有所降低;(3) 无效:治疗后,患儿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2]。2)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的频率、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和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3)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患儿排便的频率、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头孢他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头孢呋辛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70%),P <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n(%)]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的频率、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和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

治疗后,头孢他啶组患儿排便的频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其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 <0.05。详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头孢他啶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 的水平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 <0.05。详见表3。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的频率、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和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的频率、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和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s)

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d)头孢他啶组 30 1.32±0.24 5.21±0.21 3.12±0.42头孢呋辛组 30 2.98±0.65 7.65±0.35 4.98±0.52 t 值 13.1220 32.7425 15.2411 P 值 0.0001 0.0001 0.0001组别 例数 排便的频率(次/d)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d)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 的水平(±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PCT、IL-8、CRP 的水平(±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 PCT(μg/L) TNF-α(ng/L) IL-8(μg/L) CRP(mg/L) PCT(μg/L) TNF-α(ng/L) IL-8(μg/L)头孢他啶组 30 19.59±2.10 2.16±1.24 32.46±5.21 1.86±0.11 9.38±1.40 0.30±0.15 21.66±2.31 0.24±0.05头孢呋辛组 30 19.58±2.09 2.17±1.23 32.47±5.22 1.87±0.12 13.56±1.35 1.42±0.61 28.75±3.15 1.03±0.33 t 值 0.0184 0.0313 0.0074 0.3364 11.7719 9.7656 9.9414 12.9641 P 值 0.9853 0.9751 0.9941 0.7377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小儿细菌性肠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腹泻、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酸中毒、脱水等情况[2]。及时使用抗生素对此病患儿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控制其病情、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头孢呋辛属于第2 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此药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肠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头孢他啶属于第3 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此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4-5]。与第2 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比,此药的抗菌谱较广[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头孢他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头孢呋辛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70%),P <0.05;治疗后,头孢他啶组患儿排便的频率、血清TNF-α、PCT、IL-8、CRP 的水平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其腹泻症状持续的时间、大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 <0.05。

综上所述,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较好,可快速地改善患儿的病情,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

猜你喜欢
头孢他啶肠炎头孢
162例头孢他啶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