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原因的分析

2020-08-17 07:11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检验科血常规标本

周 乐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检验科,重庆 402660)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检验方法之一。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是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1]。但是,血常规检验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误差,进而降低检验结果的精准性。有研究表明,对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可明显提高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的质量。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导致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以便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在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验时结果出现误差的39 份检验标本。在这39 份检验标本涉及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龄为22 ~71 岁,平均年龄为(46.7±2.7)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39 份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过程、检验操作流程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39 份检验标本中,因检验操作流程不规范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有19 份(占48.72%),因检验标本送检流程不规范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有7 份(占17.95%),因检验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有8 份(占20.51%),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有5 份(占12.82%)。详见表1。

表1 导致这39 份检验标本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对发生感染、造血功能异常等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研究表明,血常规检验结果是判断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主要参考指标[2]。但是,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误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39 份检验标本中,因检验操作流程不规范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占48.72%(主要包括标本处理方法不当、抗凝剂使用方法不当等),因检验标本送检流程不规范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占17.95%(主要包括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不符、检验标本送检的时间过长等),因检验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所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占20.51%(主要包括采血量不足、采血的时间过长等),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检验标本占12.82%(主要包括患者处于月经期、进行剧烈的运动后、存在严重的情绪异常、饮食不当及服用可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等)。根据上述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相应的质控措施:1)减少患者自身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⑴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会对其血液中的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3]。因此,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前,要尽量避免为其使用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如必须用药则需多次为其采集检验标本,再将检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检验结果。⑵情绪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可导致其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前,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地为其讲解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流程,以使其放松情绪,在确保其情绪稳定后再为其采集检验标本。⑶部分饮食会对患者的血液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根据其进行检验的项目,告知其避免进食可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2)规范血常规检验标本采集流程。⑴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检验标本其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清晨是采集血常规检验标本的最佳时间。但是,对部分疾病较为特殊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采血时间[4]。⑵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1 天,需告知其注意休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要食用可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⑶根据患者的检验项目确定采血量。3) 规范血常规检验标本的送检流程。检验科的日常工作较为繁琐,而且每天需送检的检验标本较多,故极易出现检验标本未及时送检、工作人员未仔细核对检验申请单与检验标本信息等情况。因此,检验科需合理地安排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人数,确保检验标本在采集完毕后能够及时送检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仔细地核查检验标本的相关信息,进而降低差错率。4) 规范检验操作流程。⑴检验科需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对其进行综合考核,以提高其检验操作的水平。⑵在引入新的设备后,需对工作人员进行新设备操作方法的培训,以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⑶制定或完善检验科管理制度和检验操作规范,并将其贴在科室内的墙壁上,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检验操作。

综上所述,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有检验操作流程不规范、检验标本送检流程不规范、检验标本采集方法不当和患者自身因素等,其中检验操作流程不规范是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要加强对检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规范检验操作的流程,以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检验科血常规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