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讨

2020-08-17 07:11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腰腿痛气滞治疗仪

王 琴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乐山 614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由腰椎外伤、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引起的一种腰椎疾病。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是LDH 患者的主要症状[1]。多数LDH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2]。中医认为,LDH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肾精不足为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气滞血瘀型LDH 是此病最常见的一种中医证型[3]。本文主要是研究用电针、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LDH 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气滞血瘀型LDH 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关于LDH 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气滞血瘀型LDH 的诊断标准,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对进行电针、牵引或中频物理康复治疗存在禁忌证、有腰椎骨折史或手术史、病历资料缺失或在本研究期间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RSC 组(n=40)与REG 组(n=40)。RSC 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0±4.5)岁,其平均病程为(3.1±1.5)年;其中,女性患者有16 例,男性患者有24 例;L4-L5和L5-S1椎间盘发生病变的患者分别有27 例和13 例。REG 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3±4.1)岁,其平均病程为(3.4±1.7)年;其中,女性患者有17 例,男性患者有23 例;L4-L5和L5-S1椎间盘发生病变的患者分别有29 例和1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LDH 的诊断标准

LDH 的西医诊断标准是: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4]中关于LDH 的诊断标准:1)患者存在腰痛、下肢痛等症状,且其疼痛部位位于腰骶神经根分布的区域,其下肢痛常重于腰痛。2)患者存在腰骶神经支配区域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任意两种。3)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的结果呈阳性。4)对患者进行X 线检查显示其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变窄、相邻椎体的边缘有骨赘形成,对其进行CT 检查或MRI 检查可见其腰椎间盘突出或髓核突出。气滞血瘀型LDH 的中医诊断标准是: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气滞血瘀型LDH 的诊断标准:患者存在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且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且仰俯旋转受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等中医证候。

1.3 方法

对REG 组患者进行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治疗。对其进行牵引治疗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平躺在牵引床上,用QK-S10 全科腰椎治疗仪(由哈尔滨全科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对其进行牵引治疗,牵引的力量为患者自身体重的1/3 ~1/2。每次治疗20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14 d 为1 个疗程。对患者进行中频物理康复治疗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俯卧位,用HY-D02A 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将治疗仪的电极片贴在其腰椎两侧的皮肤上,开启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治疗仪的频率为2.5 kHz,功率为15 W,脉冲宽度为200 μs。每次治疗25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14 d 为1 个疗程。对RSC 组患者进行电针、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治疗(进行牵引治疗与中频物理康复治疗的方法同上)。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的方法是:指导其取俯卧位,用一次性毫针对其患侧的肾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承扶穴、阳陵泉穴、膈俞穴、合谷穴及双侧的腰夹脊穴(取2 ~3 对)、大肠俞穴和太冲穴进行针刺,采用捻转法运针,得气后留针。在留针期间,将电针仪(由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导线与毫针的尾端相连接,开启电针仪,用连续波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频率为15 ~20 HZ。每次治疗30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14 d 为1 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用显效、好转和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其腰椎的功能明显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其腰椎的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的症状未减轻,其腰椎的功能未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为10 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总分为29 分)评估两组患者腰腿痛的程度及其腰椎的功能。患者腰腿痛的程度与其VAS 评分呈正相关,其腰椎的功能与其JOA 的评分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RSC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REG 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JOA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JOA 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RSC 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REG 组患者,其JOA 评分高于REG 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JOA 评分(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及JOA 评分(分,±s)

组别 VAS 评分 JO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RSC 组(n=40) 7.1±0.8 2.1±0.6 8.2±0.5 16.5±1.2 REG 组(n=40) 7.2±0.9 4.5±1.4 8.1±0.4 12.9±0.8 t 值 0.5252 21.7186 0.9877 15.7870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LDH 属于中医学中“腰腿(脚)痛”、“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诸病源候论·卒腰痛候》中说:“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普济方·身体门》中说:“夫足少阴肾之经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纳血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于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也。”由此可见,LDH 的病因主要是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感受风寒湿邪等。气滞血瘀型LDH 是此病最常见的一种中医证型。用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疗法对气滞血瘀型LDH 患者进行治疗能缓解其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其椎间盘内的压力和神经根水肿的程度,进而可减轻其临床症状。电针疗法是指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电针疗法对气滞血瘀型LDH 患者进行治疗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用电针疗法治疗LDH 能加快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其病变部位炎性介质的吸收,缓解其肌肉痉挛及神经根水肿,进而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

由本研究的结果可知,对气滞血瘀型LDH 患者进行电针、牵引联合中频物理康复治疗能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腰椎的功能,缓解其病情。

猜你喜欢
腰腿痛气滞治疗仪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