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0-08-17 07:11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持续性肺动脉

刘 亚

(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1-2]。临床上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多进行NO 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等[3]。有学者认为,对接受NO 吸入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NO 吸入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在徐州市儿童医院进行NO 吸入治疗的50 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 组(25 例)和B 组(25例)。在A 组患儿中,有男13 例,女12 例;其平均日龄为(1.11±0.28)天。在B 组患儿中,有男14 例,女11 例;其平均日龄为(1.10±0.29)天。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在患儿出生后,及时对其呼吸道进行彻底清理。对于患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对其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后,通过此导管吸出其气管内被胎粪污染的羊水。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儿的气管后,对其进行加压给氧治疗。密切监测患儿体内NO 的浓度,避免因其体内NO 的浓度过高而使其肺部受到损伤。同时,对患儿进行体位护理、用药护理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 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是:患儿吸入的NO 与其体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后,可产生没有携氧能力的高铁血红蛋白。患儿体内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多时,可阻碍其血红蛋白运输氧气(O2),使其发生缺氧。控制患儿体内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可预防其发生缺氧。患儿吸入的NO与O2相结合后,可产生二氧化氮(NO2)。患儿体内NO2的浓度过高时,可损伤其肺部细胞,使其发生急性肺水肿,加重其病情。使用气管插管对患儿进行NO 吸入治疗时,在其气管插管的末端输入NO,可缩短其吸入的NO 与空气中O2接触的时间,避免其吸入大量的NO2,预防其发生急性肺水肿。对患儿进行NO 吸入治疗时,对其进行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控制其体内O2的浓度,避免其体内生成大量的NO2,预防其发生急性肺水肿。患儿因存在疼痛可出现哭闹的现象。患儿若长时间存在哭闹可降低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通过为患儿播放白噪音、轻音乐或对其进行抚触、腹部按摩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增加其舒适度,缓解其哭闹。患儿家属因患儿出生后需在监护室内进行治疗而无法近距离接触患儿,可使其出现担忧、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可缓解其不良心理。通过为患儿家属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或播放健康知识音频、视频等方法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为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以提高其对患儿进行治疗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氧合指数(0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气- 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及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和住院的时间

护理后,B 组患儿的pH、0I、PaO2、PaCO2及A-aDO2与A 组患儿相比,P >0.05;B 组患儿住院的时间短于A组患儿,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和住院的时间(±s)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和住院的时间(±s)

组别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 pH A-aDO2(mmHg) 0I 住院的时间(d)A 组 25 86.92±4.41 45.26±30.19 7.33±0.14 187.58±16.32 4.30±1.20 23.51±4.46 B 组 25 86.98±4.47 45.28±30.21 7.32±0.17 186.69±18.64 4.32±1.19 17.29±2.28 t 值 0.048 0.002 0.227 0.200 0.059 6.20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00

2.2 两组患儿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

护理后,B 组患儿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低于A组患儿,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儿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25 2.50±0.36 2.19±0.32 B 组 25 2.51±0.35 1.85±0.28 t 值 0.100 1.881 P 值 0.461 0.003

3 讨论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使其肺动脉压高于体循环动脉压,阻碍其血液循环由“胎儿型血液循环”向“成人型血液循环”的过渡,可使其出现低氧血症等症状[3]。临床上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多进行NO 吸入治疗。常规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方法。对接受NO 吸入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较差。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多进行综合护理。综合护理是以系统化、规范化护理程序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临床实践证实,对接受NO 吸入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为其提供更为连续、全面的整体护理,及时发现其病情的异常情况,避免其发生不良反应,提高其家属对其进行治疗的依从性,提升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促使其较快地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后,B 组患儿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的评分低于A 组患儿,P <0.05;B 组患儿住院的时间短于A 组患儿,P <0.05。这说明,对接受NO 吸入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持续性肺动脉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永远的格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