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17 07:11王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分泌物气囊死亡率

王玲玲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江苏 南通 226001)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是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部分EICU 患者因呼吸功能受损,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近年来,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VAP 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48 h ;2)无呼吸系统感染;3)其家属同意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2)有机械通气治疗史。将这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Control 组(入院的时间为2017 年7 月~12 月,n=45)和Observation 组(入院的时间为2018 年1 月~6 月,n=45)。Control 组45 例患者中有男31 例,女14 例;其平均年龄为(55.23±9.59) 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为(15.06±3.89) 分,平均GCS 评分为(8.81±1.61) 分。Observation 组45 例患者中有男27 例,女18 例;其平均年龄为(54.73±10.94) 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为(15.57±3.71) 分,平均GCS 评分为(8.59±1.40)分。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GCS 评分等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护理方法

对Control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监测其生命体征、对其进行气道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 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是:1)在对患者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时,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接触患者的体液后,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2)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其床头抬高30°~45°。3)若患者声门下的分泌物较多,对其进行持续性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处理。若患者声门下的分泌物较少,对其进行间歇性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处理。4)每隔4 h 对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内的压力进行1 次检测,将其气管导管气囊内的压力控制在25 ~30 cmH2O。5)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痰液的黏稠度为其调整湿化液的用量,通常需要将其湿化液的用量控制在500 ~1000 mL/d[2]。6)每周为患者更换1 次呼吸机的管路,及时清除管路内的冷凝水,定期对气源过滤网、复苏囊进行清洗、消毒。每隔24 h 为患者更换1 次湿化液,每周更换湿化罐。7)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吸痰处理。在对其进行吸痰前,提高其吸氧的浓度,然后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对其进行吸痰(注意控制吸痰的时间)。8)使用银尔通棉球擦拭患者的口唇、牙龈槽、牙齿缝、颊部、舌面等部位,8 h / 次。9)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循序渐进地为其提高输注营养液的速度和营养液的浓度,并注意控制其营养液的输注量[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 检验、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Control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为31.11%(14/45),其死亡率为6.67%(3/45);Observation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为11.11%(5/45),其死亡率为2.22%(1/45);Observation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低于Control 组患者,P <0.05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VAP 发生率、死亡率的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建立人工气道和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会直接破坏气道对外界细菌的防御功能,从而可引发肺实质性感染。有研究指出,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发生VAP 的风险较高。笔者认为,导致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患者发生VAP 的主要原因如下:1)建立人工气道会破坏患者气道黏膜上皮纤毛清除异物的功能;2)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滞留、下移,并进入下呼吸道;3)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发生反流误吸[4];4)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下降[5]。VAP 的发生将会增加EICU 患者的治疗难度,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预后不佳。因此,预防EICU 患者发生VAP 对促进其康复、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6-7]。近年来,此护理模式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笔者认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具有以下作用:1)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可促进其胃内容物的排空,防止其发生反流、误吸,减少其回心血量,减轻其心肺负担。2)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分泌量对其进行合理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处理既能防止其声门下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又可减轻吸引负压对其气道黏膜的损伤。3)合理地控制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内的压力可有效地防止其气管导管气囊周围的滞留物进入下呼吸道。4)对患者进行按需吸痰既能保持其气道的通畅,又能减轻对其气道黏膜的损伤。5)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细菌在其口腔内的定植,防止细菌下移进入其下呼吸道。6)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肠道黏膜的功能,维持其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为了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VAP 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笔者对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E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Control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为31.11%(14/45),其死亡率为6.67%(3/45);Observation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为11.11%(5/45),其死亡率为2.22%(1/45);Observation 组患者VAP 的发生率低于Control 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P >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机械通气的EICU 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其VAP 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分泌物气囊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