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服药依从度、不良情绪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0-08-17 07:11黎,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代偿个体化例数

董 黎,李 君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肝病晚期。存在肝功能损伤及门静脉高压等情况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肝性脑病及严重营养不良等[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进而导致其免疫功能受损[2-3]。对该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选取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4]。2)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处于复制的状态。3)患者存在腹水、低蛋白血症、黄疸等症状。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酒精性肝炎的患者。2)合并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3)合并有丙型肝炎的患者。4)合并有戊型肝炎的患者。5)合并有Ⅱ级以上肝性脑病的患者。6)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将这86 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3)和个体化护理组(n=43)。在个体化护理组患者中,有男性21 例,女性22 例;其年龄为38 ~72 岁,平均年龄为(54.19±3.28)岁;其病程为4 ~13 年,平均病程为(8.36±1.25)年。在常规护理组患者中,有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其年龄为39 ~73 岁,平均年龄为(54.26±3.32)岁;其病程为4 ~13 年,平均病程为(8.41±1.3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为患者讲解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相关知识。2)定期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4)保持病房内整洁干净,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化护理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法是:1)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详细为患者讲解使用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的存放方法、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并告知其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让其不可私自换药、加药、减药、停药。2)对患者进行腹水护理。让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严重腹水患者取半卧位休息;让轻度腹水患者取平卧位休息。3)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⑴合并有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食管壁较为脆弱,需叮嘱其禁食带刺、带骨类的坚硬食物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让其遵循细嚼慢咽的原则,多食用柔软的食物。⑵让病情稳定的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高蛋白类的食物,以维持其机体蛋白及相应离子的平衡。⑶将腹水、浮肿严重患者钠的摄入量控制为0.5 ~0.8 g/d,将其饮水量控制为其前日尿量加500 mL。⑷让患者多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如淀粉类食物、新鲜水果、蜂蜜等),以保护其肝脏。4)对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让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卧床休息,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迅速为其补充血容量。5)对患者进行肝性脑病的护理。⑴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狂躁、兴奋、出现幻觉、恐惧等。护理人员可使用约束带对其肢体进行约束,以预防其因发生意外而受伤,并告知其家属勿要离开患者。⑵使用弱酸性溶液或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护理,以清除其肠内含氮的物质或积血,减少毒物的生成及吸收,降低其肝性脑病的发生率。6)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缓解其心中的陌生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转移注意力法、音乐疗法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接受治护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服药的总依从率、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简易营养评估(MNA)量表的评分。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 评价患者对服药的依从度。该问卷包括是否忘记服药、是否私自停药等八个方面的评价内容。MMAS-8 将患者对服药的依从度分为不依从(患者的得分<6 分)、部分依从(患者的得分为6 ~7 分)、完全依从(患者的得分为8 分)三个等级。总依从率=(部分依从例数+完全依从例数)/ 总例数×100%。采用SAS 和SDS 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SAS 和SDS 的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情绪越稳定。采用MNA 量表评价患者的营养情况。该量表包括人体测量(身高、体重等)、整体评定(疾病、消化功能的情况等)、膳食的摄入量、主管评定(健康与营养情况的自我评价)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MNA 量表将患者的营养情况分为营养良好(患者的得分>24 分)、有营养不良的风险(患者的得分为17 ~23 分)及营养不良(患者的得分<17 分)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对服药总依从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在个体化护理组患者中,对服药的依从度为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的患者分别有23 例(占53.49%)、17 例(占39.53%)及3 例(占6.98%),其对服药的总依从率为93.02%(40/43);在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对服药的依从度为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的患者分别有13 例(占30.23%)、20 例(占46.51%)及10 例(占23.26%),其对服药的总依从率为76.74%(33/43)。接受治护后,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个体化护理组患者对服药的总依从率更高,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对服药总依从率的比较[n(%)]

2.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 及SDS 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SAS 及SDS 的评分相比,P >0.05。接受治护后,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个体化护理组患者SAS 及SDS 的评分均更低,P <0.05。详见表2。

2.3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MNA 量表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MNA 量表的评分相比,P >0.05。接受治护6 个月后,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个体化护理组患者MNA 量表的评分更高,P <0.05。详见表3。

表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 及SD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 及SD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SAS 的平均评分 SDS 的平均评分治护前 治护后 治护前 治护后个体化护理组 43 55.41±5.26 44.54±4.34 57.16±5.48 45.32±4.61常规护理组 43 55.48±5.38 46.39±4.41 56.93±5.72 47.42±4.56 t 值 0.061 2.171 0.190 2.124 P 值 0.952 0.033 0.850 0.037

表3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MNA 量表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接受治护前后两组患者MNA 量表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护前 治护6 个月后 t 值 P 值个体化护理组 43 17.23±3.52 20.42±1.33 5.559 0.000常规护理组 43 17.42±3.17 19.56±1.72 3.891 0.002 t 值 0.263 2.594 P 值 0.793 0.011

3 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并发症多、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5]。该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免疫、内分泌、神经等系统受损。临床上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其肝脏发生炎症反应的程度[6-7]。个体化护理是一种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进而全面满足其身心需求的护理模式[8-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SAS、SDS 及MNA 量表的评分相比,P >0.05。接受治护后,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个体化护理组患者对服药的总依从率及MNA 量表的评分均更高,其SAS 及SDS 的评分均更低,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张晓军[10]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服药的依从度,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其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代偿个体化例数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