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0-08-17 07:11王春香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延续性

王春香

(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331)

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病情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可合并有呼吸衰竭[1]。临床上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进行对症治疗。有学者认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2]。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在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进行对症治疗的80 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52 ~80 岁,平均年龄为(68.52±7.66)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有13 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27 例。在乙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18例;其年龄为53 ~78 岁,平均年龄为(68.63±7.12)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有12 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2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方法是:在患者出院前,教会其进行家庭氧疗的方法,叮嘱其出院后遵医嘱服药、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1 周后,对其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病情、康复训练情况等。依据掌握的资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宣教、指导。对乙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方法是: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延续性护理小组由1 名副主任医师、4 名主管护师组成。定期对该护理小组内成员进行有关延续性护理的培训。在患者出院前3 天,评估其病情、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等。依据掌握的资料,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依据制定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康复指导等,教会其进行家庭氧疗、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在患者出院后,每个月对其进行1 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康复训练情况、饮食情况及日常生活情况等。依据掌握的资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宣教、指导。在患者出院3 个月后,对其进行家庭随访。现场观察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家庭氧疗情况、康复训练情况、饮食情况及日常生活情况等。依据掌握的资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宣教、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评分和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使用自我管理量表评定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使用SGRQ 生活质量问卷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评分

护理后,乙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中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技能的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评分(分,±s)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 日常生活能力 自我效能 总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甲组 40 39.52±3.77 42.24±3.28 20.15±4.22 22.17±4.02 15.10±3.26 18.25±4.02 21.04±4.20 22.83±3.77 95.77±11.20 104.25±10.55乙组 40 39.31±4.10 45.10±3.98 19.25±3.78 26.57±3.90 14.95±3.17 24.28±3.79 20.35±3.80 25.12±4.03 95.10±10.68 115.15±11.68 t 值 0.239 3.507 1.005 4.969 0.209 6.903 0.771 2.625 0.274 4.380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

护理后,乙组患者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者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甲组 40 55.71±9.44 50.22±10.73 2.430 <0.05乙组 40 56.25±10.25 35.56±8.17 9.983 <0.05 t 值 0.245 6.875 P 值 >0.05 <0.05

3 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病情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可合并有呼吸衰竭。临床上多侧重于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院内对症治疗和护理,但往往疏于对其进行院外护理。部分患者出院后可因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未能遵医嘱服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等,严重影响其疗效,降低其生活质量[3]。在本研究中,护理后,乙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中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技能的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 <0.05;乙组患者SGRQ 生活质量问卷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 <0.05。这说明,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这与孟明哲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我院认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应遵照制定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应通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方法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及呼吸功能训练情况等。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宣教、指导。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叮嘱其遵医嘱服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延续性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