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0-08-17 07:11刘天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肛周肛瘘创面

刘天生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科,湖南 衡阳 421002)

肛瘘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肛瘘的发生与患者肛周存在脓肿溃破、切口引流等有关。肛瘘患者可出现肛周瘙痒、疼痛及流出脓液等表现。肛瘘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发生肛门失禁、恶性病变等并发症。临床上对肛瘘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有学者认为,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1]。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基于PDCA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3 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 组(40 例)和B 组(43 例)。在A 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59 ~85 岁,平均年龄为(72.85±12.66)岁。在B 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21 例;其年龄为59 ~86 岁,平均年龄为(72.56±1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 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手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手术过程中,协助手术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密切监测其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B 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法是:基于PDCA 循环模式,将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阶段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四个阶段。组建优质护理小组。该护理小组由护师、责任护师组成。依据存在的护理问题,讨论并制定护理计划。依据制定的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手术前1 天,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手术前1 天晚上,为患者灌肠。叮嘱患者注意肛周卫生。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取适宜的手术体位。协助手术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密切监测其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情况。对于手术创面处出现渗血、渗液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对其手术创面进行对症处理。对于手术创面处疼痛剧烈的患者,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治疗。指导患者进食清淡、半流质的食物。手术后的第3 天,对患者进行肛门功能锻炼指导,以改善其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叮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多饮水,以预防其发生尿潴留。叮嘱患者每晚睡前按摩腹部,促进其肠道蠕动,平时多进食蜂蜜水等可润肠的食物,以预防其发生便秘。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的质量。定期统计并公开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查结果。依据存在的护理问题,讨论并制定整改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手术创面愈合、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手术创面愈合及住院的时间

护理后,B 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低于A 组患者,P <0.05;B 组患者术后手术创面愈合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手术创面愈合及住院的时间(±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手术创面愈合及住院的时间(±s)

组别 例数 住院的时间(d)手术创面愈合的时间(d)VAS 的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40 11.41±2.25 32.52±5.41 7.14±2.11 3.96±1.25 B 组 43 8.23±1.23 25.23±3.56 7.23±2.10 2.12±0.22 t 值 8.0647 7.3004 0.1946 9.4998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护理期间,B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肛瘘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一种病变[3]。肛瘘的发生与患者肛周的脓肿溃破、或手术后对肛周切口进行引流等有关。肛瘘患者可出现肛周瘙痒、疼痛及流出脓液等表现。肛瘘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发生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临床上对肛瘘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临床实践证实,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进行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的护理措施,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手术创面愈合的时间,促使其较快地康复[4]。在本研究中,护理期间,B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P <0.05。这说明,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护理后,B 组患者术后VAS 的评分低于A 组患者,P <0.05。这说明,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护理后,B 组患者术后手术创面愈合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P <0.05。这说明,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缩短其术后手术创面愈合和住院的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PDCA 循环模式对肛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加快其术后康复的速度。

猜你喜欢
肛周肛瘘创面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