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联合饮食护理的效果

2020-08-17 07:11高莉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糖化饮食血糖

高莉莉,黄 娟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10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及2 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 型糖尿病患者的占比较高[1]。近年来,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关[2]。目前,临床上常用降糖药治疗2 型糖尿病[3]。但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导致其遵医行为较差,进而可影响其治疗的效果。有研究资料显示,对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联合饮食护理的效果很好,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析对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联合饮食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在上海市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医疗服务的7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Control 组和Research 组。在Control 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5例;其年龄为33 ~68 岁,平均年龄为(46.39±1.35)岁。在Research 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32 ~69 岁,平均年龄为(46.45±1.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情,为其选用合适的降糖药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检测患者血糖的水平、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电话随访等)。在此基础上,对Research 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联合饮食护理,方法为:1)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疾病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病因、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症、运动的方法及饮食的方法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用血糖仪的方法。嘱患者定期测量血糖。嘱患者的家属监督患者用药及测量血糖。告知患者适当地进行运动,有助于改善其病情。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根据其具体病情合理为其选择运动的种类,规定其运动的时间及强度。嘱患者严格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2)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及具体病情,计算其每日需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及摄入钠盐的量,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食谱。嘱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饮食以粗粮、蔬菜及水果为主。禁止患者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高钠盐的食物。为了防止患者用药后出现低血糖,可让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甜食。

1.3 观察指标及治护效果的判定标准

1)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显效:治护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明显提高,可遵医嘱进行用药、饮食及运动,其血糖的水平明显改善;有效:治护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及治护的依从性均提高,其血糖的水平得到控制;无效:治护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及治护的依从性均未提高,其血糖的水平未得到控制。2)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的评分。用自制的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问卷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越高。3)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4)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合理饮食评分、自我监测评分、情绪控制评分及运动情况评分。用自制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好坏(内容包括合理饮食、自我监测、情绪控制及运动情况等),问卷的评分越高表示其遵医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治护后,Research 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高于Control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n)]

2.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评分的比较

治护前,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的评分相比,P >0.05。治护后,Research 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的评分高于Control 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2.3 治护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

治护后,Research 组患者的合理饮食评分、自我监测评分、情绪控制评分及运动情况评分均高于Control 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评分的比较

表3 治护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合理饮食评分 自我监测评分 情绪控制评分 运动情况评分Research 组 35 7.37±0.84 8.05±0.97 8.18±0.66 7.67±0.78 Control 组 35 5.41±0.73 6.51±0.72 6.63±0.55 5.72±0.73 t 值 10.4193 7.5419 10.6735 10.7986 P 值 <0.05 <0.05 <0.05 <0.05

2.4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

治护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及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相比,P >0.05。治护后,Research 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及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均低于Control 组患者,P <0.05。详见表4 和表5。

表4 治护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

表4 治护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

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Research 组 35 11.26±2.34 9.43±1.07 19.04±3.46 Control 组 35 11.27±2.38 9.47±1.16 19.11±3.48 t 值 0.0177 0.1499 0.0843 P 值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的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表5 治护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

表5 治护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

餐后2 h 血糖的水平Research 组 35 6.36±1.44 6.73±0.78 8.52±2.06 Control 组 35 9.34±1.85 7.27±0.92 12.93±2.35 t 值 7.5200 2.6486 8.3485 P 值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的功能障碍所致。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糖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可出现高血脂、肥胖、器官的功能损伤等疾病。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将其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血糖均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4]。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可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进而可提高其遵医行为,让其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将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进而可控制其体重,改善其身体的代谢功能。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联合饮食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对自身疾病认知的水平,改善其遵医行为及血糖的水平。

猜你喜欢
糖化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