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探究

2020-08-17 07:11王玉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常规

王玉霞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肠胃不适、高热、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1]。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2]。此病患者易发生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发生器官衰竭或死亡。目前,临床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常进行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资料显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为了进一步探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笔者对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实施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护组和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常规治护组患者的年龄为43 ~70 岁,平均年龄为(49.8±3.6)岁;其中病因为暴饮暴食的患者有7例,为胆汁反流的患者有9 例,为酗酒的患者有5 例,为其他病因的患者有3 例。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的年龄为30 ~65 岁,平均年龄为(46.3±3.2)岁;其中病因为暴饮暴食的患者有8 例,为胆汁反流的患者有10 例,为酗酒的患者有4 例,为其他病因的患者有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生命指征的观察、皮肤护理及疼痛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为:1)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了解其心理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必要性、置入鼻饲管的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2)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将其床头抬高,保持其床头与床身的角度为40°。清除患者口鼻的分泌物,协助其排痰。将适量的维生素、乳清蛋白水解物、葡萄糖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混合制成营养液,将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在38℃~40℃。3)为患者置入鼻饲管前,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其进行安抚。指导患者进行放松,告知其在进管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可进行深呼吸。4)为患者置入鼻饲管后,经鼻饲管用营养液对其进行滴注,滴注的速度由缓慢至正常,营养液的用量由少到多,营养液的浓度由低到高。5)对患者进行鼻饲后的0.5 h 内禁止对其进行吸痰,以防止其发生营养液反流。6)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每天对其进行口腔护理,护理频率为3 次/d,以防止其口腔滋生细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护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治护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血蛋白的水平、血清蛋白的水平、感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护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治护后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治护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治护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治护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d,±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d,±s)

治护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分组 例数 治疗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 24 2.9±0.8 2.3±0.5 18.9±3.2常规治护组 24 4.3±0.6 3.5±0.7 24.8±2.9 P 值 <0.05 <0.05 <0.05

2.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

治护前,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相比,P >0.05。治护后,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常规治护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2.3 治护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治护后,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2%,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其死亡率为4.2%;常规治护组患者的感染率为8.3%,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死亡率为12.5%;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的感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常规治护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g/L,±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g/L,±s)

分组 例数 治护前 治护后血蛋白的水平 血清蛋白的水平 血蛋白的水平 血清蛋白的水平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 24 32.3±4.2 43.4±3.1 59.3±6.7 71.2±6.8常规治护组 24 31.7±3.9 34.2±4.3 59.5±6.2 63.4±5.99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治护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n)]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以往,临床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让其在一段时间内禁食,以使其处于高代谢状态的胰腺得到休息[3]。有研究资料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若长时间禁食,可降低其身体的免疫力,导致其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可导致其出现肠道病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使其摄入足够的营养,保护其肠道粘膜,维持其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可改善其胃肠功能[4]。在本次研究中,对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性[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治护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治护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治护组患者,P <0.05。治护前,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P >0.05。治护后,加用肠内营养治护组患者血蛋白的水平及血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常规治护组患者,其感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常规治护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其感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常规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常规之外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破常规 获巧解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