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年中国学科服务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2020-08-18 08:15杨玺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发文领域核心

杨玺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学科服务的理念最早由美国高校提出,是为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资料、数据以及相应的人力支持等的辅助性服务工作。具体地说,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依托图书馆特有数据源、信息技术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群体,基于教学和科研,形成多方协同、面向一线、嵌入全程的一种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1]。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学科服务起步较晚,清华大学于1988 年率先引入了学科服务理念,创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国内其他高校纷纷展开了学科服务建设,开始对学科服务进行探索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学术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知识环境泛在化、信息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虚拟化、信息环境个性化发展等方面。以上这些学术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学科服务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2]。“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要求图书馆为科研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需求,个性化、专业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以CNKI 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范围选择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检索条件为篇名=“学科服务”或者篇名=“学科馆员”,发文时间限定为2010—2019 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04-13,共检索到749 篇论文,剔除重复和不相关论文5 篇,最终获得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相关论文744 篇。

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从发文数量、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是衡量某个领域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能直观反映某研究领域在特定时间段内研究热度的变化,根据发文曲线变化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且对预测其发展趋势起着重要作用。2010—2019 年中国学科服务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年份分布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知,近10年以来,2012 年为中国学科服务研究论文发文量最多的一年,2012—2015 年发文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16 年之后呈现出平稳发展的状态。笔者认为,发文量的下降并不代表学科服务的研究“冷”了下来, 而是更加务实。特别是2015 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对学科服务的研究不再仅限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各个方面,这也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也正在从基础和常规的服务向深层次和拓展性服务方面发展转变,学科服务也从“概念期”向“务实期”转变[3]。

图1 2010—2019 年发文量年份分布

2.2 发文作者分析

2.2.1 作者

核心作者及机构则是特定学科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因此对核心作者及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所有检出的744 篇相关文献共涉及作者(第一作者)566 人。对高产作者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某领域的核心作者及相对活跃的作者群。根据普赖斯理论,发文量为N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其中ηmax为发文量最多作者的发文篇数,统计得出ηmax为14,由此计算出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发文量应在2.8 篇及以上,本文统计了发文量大于等于3 篇的核心作者,共有38 位,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近十年核心作者分布如表1 所示。

表1 学科服务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分布表

表1 列出了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近十年发文量3 篇及以上的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袁红军共发表了14 篇论文,其余几位高产作者是沈洋、黄红梅、刘颖、郭晶,发文量为5~9 篇,其余32 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为4 篇或3 篇。另外表中未列出的528 位作者发文量为2 篇或1 篇,占总发文量的71%,充分说明现阶段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研究力量还相对比较分散,正在向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迈进。

2.2.2 机构

744 篇文献涉及413 个机构(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同样根据普赖斯理论,发文量为N篇以上的机构为该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其中ηmax为发文量最多机构的发文篇数,统计得出ηmax为19,由此计算出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核心发文机构发文量应在3.2 篇及以上,共67 个核心发文机构。部分发文量靠前的核心发文机构如表2 所示。

表2 学科服务研究领域核心机构分布表

经统计发现,67 个核心发文机构的发文总量为341 篇,占总发文量的46%,由此可见,中国学科服务研究领域已逐渐形成了较稳定的核心发文机构,主要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为代表,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发挥着核心带头作用。

2.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利用文献中关键词出现频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各主题间的关系,探索研究热点。经统计,744 篇相关文献共有2 867 个关键词,平均每篇3.9 个关键词。在数据处理时,本文将中英文同义词进行了合并,如将“Library”转换为“图书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如将“学科化服务”转换为“学科服务”,“嵌入式服务”和“嵌入式”转换为“嵌入式学科服务”。高频关键词最能反映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选取了20 个累计频次大于等于7 的关键词,学科服务研究领域论文高频关键词分布如表3 所示。

表3 学科服务研究领域论文高频关键词分布表

由表3 可知,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学科服务”“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这与检索时设置篇名为“学科服务”或“学科馆员”相一致。其次,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嵌入式学科服务”“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学科服务平台”等,这些关键词涉及到学科服务的各个方面,是进一步对学科服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也代表着当前学科服务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

经过对关键词分布进行分析,结合研读相关文献可知当前学科服务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学科服务的制度、模式以及创新展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服务制度。学科服务制度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制度、服务工作制度和学科服务评价制度[4]。目前,学科服务的制度建设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较多高校是基于对学科馆员开展服务的规范约束从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只有少数高校设置了服务管理制度和服务评价制度。现阶段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真正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学科服务制度体系,这几所高校额学科服务制度各具特色,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学习。

服务模式——嵌入式。嵌入式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主动融入用户的信息环境,随时解决用户遇到的各种问题,满足用户在学习、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对各层次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提出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策略[5]。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是在物理空间嵌入,也是虚拟空间的嵌入。经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在嵌入式学科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明显更好,其他普通高校也应借助“双一流”建设的东风,把学科服务工作开展起来,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服务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术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图书馆常规和基础的学科服务内容已无法满足科研用户以及学校决策部门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与科研,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在当前信息泛在化的大数据环境中,图书馆除了提供参考咨询、学科导航、特色数据库建设、科技查新等项目以外,更注重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如学术信息门户建设、学科发展报告、知识产权服务等,很多重点高校图书馆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结语

当前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较稳定的核心研究机构,研究重点集中在学科服务制度、模式和创新性服务内容的开展。但各高校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双一流”高校开展的学科服务各具特色和先进性,普通高校仍处于主要开展基础性学科服务阶段,较缺乏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在新的学术环境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服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也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发文领域核心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