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麝香类化合物*

2020-08-18 08:15高翔云杨敏娜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类化合物麝香质谱

高翔云,杨敏娜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8)

人工合成麝香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取代天然麝香,因低廉的价格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品、护肤品、香水等日用化工产品中。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和使用量的增加,人工合成人工合成麝香已然成为环境中的一种新兴的持续性污染物,且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性、雄激素作用,并能够抑制生物生长发育[1-3]。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污泥的排放是环境中合成麝香输入土壤环境的主要途径,而污水、污泥等的再生利用会导致该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因此,研究土壤中麝香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4]。

根据结构的不同,合成麝香类化合物主要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大环麝香和近年开发的脂环麝香。由于麝香类化合物沸点低、热稳定性强,目前该类化合物的测定多以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为主,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高灵敏、高鉴别能力,近年来更是广泛应用于复杂样品的检测中。

本文采用ASE 法提取土壤样品中麝香类化合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1 试验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Agilent 7890-7000C 型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ASE350 型加速溶剂萃取仪,美国赛默飞世尔有限公司;快速氮吹仪,美国公司;DB-5MS型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2.5 μm),美国 J&W 公司。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1 mg/L 的11 种麝香标准溶液(包括二甲苯麝香、麝香酮、伞花麝香、西藏麝香、葵子麝香、佳乐麝香、吐纳麝香、开司米酮、萨利麝香、粉檀麝香、特拉斯麝香);替代物为1 mg/L 吐纳麝香-D3 和二甲苯麝香-D15;内标物为1 mg/L 的菲-D10,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正己烷、丙酮、二氯甲烷(农残级);高纯氦气(纯度≥99.999%)。

1.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装于棕色玻璃瓶,密封避光保存。运到实验室后阴干、研磨过0.42 mm 筛。称取过筛后的样品10.0 g,加入净化吸附剂(0.4 g 的GCB 和1 g 的SCX),并用硅藻土充分混合后装入66 mL 萃取池中,并加入50 μL 1.00 mg/L 的替代物(用于质量控制)。用ASE 法萃取样品,萃取溶剂为正己烷-丙酮混合溶液(体积比为4∶1)。提取液用快速氮吹仪浓缩定容,上机前加入内标物。

1.3 仪器条件

ASE 萃取条件:系统压力为10 MPa,温度80 ℃,加热时间为5 min,静态时间5 min,冲洗体积60%,60 s 吹脱,循环2 次。

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80 ℃,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流量1.2 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0 μL;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70 ℃,保持1.0 min;40 ℃/min 升至150 ℃,保持 3.0 min,再以 5 ℃/min 升至 200 ℃,最后以 20 ℃/min 升至300 ℃,保持5 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240 ℃,传输线温度280 ℃,四级杆温度150 ℃,电离源为电子轰击电离(EI),电离电压为70 eV,质谱扫描采用多级质谱(MRM)模式。

2 结果与讨论

2.1 仪器条件

2.1.1 色谱条件

通过选择合适的进样口温度、压力、流量和柱温箱温度等条件,优化各化合物的色谱分离条件,使各个化合物之间尽量分离,得到1.3 中的程序升温条件。

2.1.2 质谱条件

在1.3 的条件下对1.00 mg/L 标准样品进行单级全扫描质谱分析,根据离子的特异性和丰度,确定各组分的母离子。对每个组分的母离子采用产物离子扫描模式分析,得到其子离子。选择丰度最高的子离子对用于定量分析,丰度次高的子离子对用于定性分析。编辑MRM 方法,分别考察10 eV、15 eV、20 eV、25 eV、30 eV、35 eV、40 eV、45 eV、50 eV 9 组不同碰撞能量下的离子响应,确定每个子离子的最佳碰撞能量。11 种麝香类化合物及其2 种替代物的母离子、子离子和碰撞能量如表1 所示。根据优化后的条件编辑MRM 扫描方法。

2.2 标准曲线与方法检出限

将10 mg/L 的麝香类化合物标准溶液逐级稀释,配制成5.00 μg/L、10.0 μg/L、20.0 μg/L、50.0 μg/L、100 μg/L、200 μg/L、300 μg/L 的标准系列,并向每个质量浓度点中加入内标,加标量为50 μg/L。在1.3 条件下分析内标法定量,得到各化合物的回归方程,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各化合物在5.00~30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1 化合物的多反应监测条件(MRM)和方法效能验证结果

2.3 加标回收试验

对空白基质加入一定量的替代物和标准溶液,加标量分别为 10.0 μg/kg 和 500 μg/kg,在 1.3 条件下测定,平行试验7 次,考察各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替代物的回收率在74.7%~119%之间,16 种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2%~120%之间,7 次测定结果的RSD为3.2%~10.6%。

对江苏苏北某地区实际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在每个土壤样品中添加100 μg/kg 的替代物。结果表明,替代物的回收率为70.4%~121%,几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效果较好。

3 结语

本文采用ASE 提取土壤样品中的麝香类化合物,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样品。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度、精密度高,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类化合物麝香质谱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临床医学质谱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研究
基于两种质谱技术检测蛋白酶酶切位点的方法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原位电离小型便携式质谱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