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港航道航标被撞失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08-18 08:15赵亮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进港阳江航标

赵亮

(广东省阳江航道事务中心阳江航标与测绘所,广东 阳江 529500)

1 前言

航标是船舶在航道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是反映航道尺度的重要标准,确定了航道方向和标示航道界限。而航标失常是指航标位置、外观、灯光等失去应有的助航功能,包括航标设置不正确、外形或颜色不对、移位、漂失、损坏、灯光熄灭或射程达不到要求、灯质不对等。航标失常会给在航道中航行的船舶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航标的作用效果,加强对航标的维护管理,有必要对辖区航标失常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中找出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2 近5 年来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维护情况分析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船舶的导航和预警设备的质量和效能有了较大的升级,航标灯和电池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正常情况下航标失常的概率应该也会逐步降低,但从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近5 年的维护情况来看,航标失常次数仍然居高不下,成了影响航标维护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航标失常数量统计分析

经统计,近5 年来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共失常99 次,平均1 年约20 次,其中被船舶碰撞失常57 次,受台风影响失常33 次,其他原因失常9 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除台风影响外,被船舶碰撞是造成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失常的最主要原因,平均每月约发生1 次。

2.2 浮标被撞损失状态及影响分析

浮标被撞损失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外观性的破坏,可以直观地发现受损的部位及受损程度,如浮标的整体或者部分附属设施(顶标、护身圈、灯架、电缆、链系等)损坏、变形、失落等;另一类是功能性破坏,不能直观地发现受损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如浮标的灯器、太阳能电池、蓄电池以及“RTU”(远程测控终端)等。

浮标被撞后直接导致灯器、蓄电池、电源电缆结构破坏或进水,造成灯熄事故的不在少数,有些浮标被撞后光源、电源的结构支撑保护部件严重损坏,不能再长久维持运行而被迫到现场更换。有些浮标被撞后,筒体破裂进水或链系断裂而沉没或漂失。有些浮标被撞后,整个灯浮系统被外力拖带,产生移位。而有些灯浮被撞后,结构、涂色和设备的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即使没有引起抢修报警,但埋下的隐患随时引发抢修事故。

除了一些轻微的浮标被撞事件无需应急抢修外,作为航标维护管理机构,都必须及时到现场进行恢复。恢复阳江港这种沿海大型浮标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船舶设备没有外出维护任务在港待航,二是天气及风浪符合安全出航的要求。从实践结果来看,正常情况下应急抢修时间需要一两天,若刚好遇上船舶外出执行任务或者台风天气的话需要5 d 左右,这无疑给航标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3 航标被撞频率分布统计分析

经统计,近5 年来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被撞次数较多的浮标为1#~6#浮标,占被撞总数的94.7%,其中,3#、4#浮标占68.4%。从表格统计的数据来看,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被撞区域主要分布在1#~6#浮标海域,3#~6#浮标最为严重。详细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航标被撞频率分布统计

3 浮标被船舶碰撞失常原因分析

阳江港进港航道为单向航道,航宽150 m,特别是3#、4#、5#、6#航标处于闸坡渔港口门处,船舶流量多、密度大,航标被撞的概率自然较大。同时3#、4#、5#、6#航标处于马尾岛西侧,过往船舶受风浪涌影响较大,船舶进出该航段时驾驶操作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渔船,两侧都有张开的横杆,在夜间可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受到几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容易操作失误碰撞航标。另外,一些渔船或小型货船从闸坡渔港出海后,到达该水域就近转向,若往东去必经3#、5#浮标,若往西去必经4#、6#浮标,虽然这四座浮标是专门为进出阳江港进港航道船舶引航的,但也处于其他船舶的自由航路上,航标不适宜多航道共用。上述三种情况可以证明航标被船舶碰撞的频率与通航密度、海域自然环境、航标的性质设计都密切相关。

4 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浮标被撞从现象上来看完全是被动的、外来的事故,对于航标管理者来说多半是无可奈何,阳江港进港航道资源有限,随着船舶流量密度增加,航行环境逐步恶化,到底有没有办法降低航标被撞的概率呢?肯定是有的,从被撞高发点来分析,合理的配布设计确实可以消除一部分的被撞现象,例如改变浮标的位置、性质,增加或者减少标志的配置都是措施之一。从被撞的结果来分析,最大限度地保护浮标被撞后的助航效能也是一种思路,从上述浮标被撞的部位来看,有些被撞损失不足以丧失浮标的基本助航功能,无须紧急抢修,可在日航检查维护中来解决。

针对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被船舶碰撞较多的情况,当地航标管理机构都在不断地想办法,也采取了一些措施:①改变浮标的位置,组织召开阳江港进港航道航标专题研讨会,将丰头航道3#浮标向东移动100 m,适当拉开该水域的航宽,以降低航标被船舶碰撞的概率。②增加浮标的失常处置能力,航标管理机构与港航管理部门引航站建立了即时信息分享机制,在非巡标期间,阳江港的引航工作人员在阳江港进港航道工作时,若发现浮标失常后,第一时间将情况进行通报,航标管理机构第一时间出航处置。③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航标的抗撞能力,联系航标制造厂家设计航标隔舱,确保航标不沉没,采用轻质坚固的复合材料制作浮标的骨架支撑结构,提高航标的强度。给浮标安装了灯笼架,保护浮标被小型船舶碰撞后灯器能够继续发光。组织研究分体组装式的浮标灯架,对于一般的碰撞,能够在不起吊浮标的情况下,直接将被撞坏的部分进行拆除并更换,方便浮标被船舶碰撞后的维修,不用每次都用大型船舶,节约了维护成本。在浮标上安装雷达反射器,增加浮标的船舶夜间雷达可视化效果。④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保护和爱护航标的法律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手册以及在各港口码头派发传单等方式,加大《航道法》《航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社会群众认识到保护航道设施的重要性,破坏航道设施的危害性和违法性。

5 结语

当前,在浮标光源、信息化和电源的可靠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的形势下,浮标防撞和避撞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发和挖掘,上述采取的方法其实只是众多技术方法的一小部分,大多是基于以刚克刚的实践,实际上,现在还有一种以柔克刚的实践也在推广,比如用橡胶复合型材料做成的消能浮标,不仅有优越的防腐性能,而且还有很强的抗撞弹性形变能力。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完善,如何充分发挥和运用这些科技资源优势,来提高航道与航标的保障管理水平,是今后航标维护工作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进港阳江航标
基于阳江核电厂冷源拦截网兜材料替换可行性研究
基于阳江核电厂水母暴发期间增设水母网效果的研究
IALA航标工作船员培训示范课程研究
浅谈虚拟AIS航标及北斗遥测遥控在沿海航标配布中的应用
阳江核电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管理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型满载油轮使用鱼山作业区南部进港航道航行方法探讨
成都进港流量排序管理系统运维风险分析与优化
船舶进靠浙能台二电煤炭码头风险的研究
国家能源集团珠海煤码头进出港作业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