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七百年弹唱不落幕

2020-08-18 02:39山西晋华
金秋 2020年4期
关键词:满堂艺人

◎文·图/山西·晋华

中国曲艺之乡

策划预告:我的花花世界

种花养草、喂鱼遛鸟,丰富了生活,美化了环境,怡养了性情,更让人在花鸟虫鱼的世界里感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和远方的美好也在亲手种植的花木间盛开,在鸟鸣鱼跃的喧腾里灵动。我和我的花花世界,总有那么多花言花语要诉说,总有那么多花情花意要表达,总有那么多鱼鸟趣事想分享。来吧,你的花花故事,我们洗耳恭听!

文章要求:语言生动,故事精彩。字数:1000字左右。

邮箱:leiyanmaomao126.com

策划预告:我们的艺术团

退而不休是现代老年人普遍的现象,重拾年轻时的爱好,走进歌舞曲艺世界,在各种艺术团队中,吹拉弹唱,尽放美妙歌喉,尽展优美舞姿。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市优秀艺术团队的世界,领略他们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晚年生活。

文章要求:写出团队精神,故事生动感人,反映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字数:2500左右。

邮箱:leiyanmaomao126.com

马街书会,俗谓“马街十三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5公里处的马街村举行。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记载,元朝延佑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已有700余年历史。2006年5月,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汉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农历正月十三,年味儿渐退,然而,马街这个古老的小镇却喧闹了起来。上千名说唱艺人,从四面八方如约齐聚,以天作幕,以地为台,说书会友,弹唱献艺,上演着一场古老的民间春晚。说不尽古今中外千年事,唱不完天南地北大奇观,七百年来,马街书会从未间断,永不散场!

不过年,过十三

马街书会研究会会长张满堂

清晨不到6点我们就从县城出发了,刚出城就看到各色车辆和行人朝着马街村方向聚拢,本应僻静的乡村在寒冷的初春活跃起来。刚下过小雪的宝丰县还有一丝寒意,带着白霜的麦苗在倔强地展示着它的翠绿,一如这露天场地用无际的界线召唤着四面八方的艺人与看客。

会场泥泞难行,却依旧阻挡不住说书人的热情。不远处头一天搭起的大舞台气派无比,但早早赶来的艺人们在麦田里随意拼凑起的小舞台却更具韵味。小三轮上支一张方桌,地里插根竹竿挑起大喇叭,两把椅子车边放,一方小舞台便搭起在麦田上,或者干脆几根细竹竿在麦田里架起一只大鼓,再加上一对简板,就成为艺人陶醉的世界。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书场内外,鼓曲声声,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三弦书、大鼓书、评书、道情,异彩纷呈,百家竞流;简板声、琴弦声、喝彩声,声声入耳,萦绕不绝。

再看来赶书会的群众,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一个个顶着料峭的春寒,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前簇后拥,他们或站或蹲,此处听一曲,彼处听一段,会心处展颜欢笑,动情时神情怆然。书会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逛的,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沉浸在麦田上的喧嚣和热闹中。

“不过年,过十三”。只有书会开场,马街才是过年。

“亮书”与“写书”

书会的中心是一个憨态可掬的书俑雕塑,雕塑下的艺人登记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工作人员忙着查验身份证、登记信息、发放演出证,据说这次上书会的有全国二十多个省的一千八百多名说唱艺人,搭起五百多个摊位。一对盲人夫妇正在投入地表演,几声响鼓之后,胡琴吱吱呀呀拉起来,梆子清清脆脆敲起来,说书者略带喑哑的嗓子说唱起来,那专注的神态,熟练的技艺,还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无不牵动着听众的心。演唱的是妻子郑国荣,说唱《大明英雄会》,伴奏的是丈夫冯国营,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梆子、弦子等乐器,尽管两个人看不见光明,但洪亮的唱腔依然直击人的内心深处。

焦点

“今年又来亮书了?写出去几回书了?”就在他俩休息间隙,一位老者前来询问,夫妻俩满面笑容地答道:“已经写出去了两回书!”冯国营夫妇笑着说起了缘由,艺人在书会会场上当众摆阵对歌,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本事,是为“亮书”;而“写书”,并非指著书立传,而是客人邀请艺人去演出。被请去包场演出,即被“写走”,这是对艺人书艺水准的认可。在正月十三这天,附近很多县区的农民除了赶书会看热闹外,还要办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在会上“写书”——跟相亲一样,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去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发家致富还愿的,有修房盖屋图吉利的,有娶媳嫁女助兴的,这些百姓们生活中的大事,“写”台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美,不仅隆重,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显得非常体面。当他们在艺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满意的之后,便开始商议书价。一个书摊叫一棚,书价一般是以艺人的水平高低来定,少则一棚百十元、几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最高也有几千元、上万元的。双方谈妥了书价,与艺人约定好日子,这就算是“写出去了”。而每年“写书”价格最高的,就是当年的“书状元”,夺得“书状元”,那可是说唱艺人心目中崇高的荣誉。

宝丰曲艺团

忍饿也得唱

“仓主人请去猫儿看仓库,倒成了老鼠的安乐窝。猫和老鼠是异类,因为腐败成一窝。我们党极力反腐败,老鼠连猫一炮吹,老鼠猫狗都抓住,在人间不能再作恶……”小有名气的河南坠子演员李解放一亮相,瞬间引来围观人群,他正在说唱自编的段子《老鼠和猫的故事》,内容诙谐有趣,演技生动传神,观众听起来如醉如痴。说唱间隙,李解放说起了艺人的不易,“在农村学说书的比牛毛都多,能说成的比牛角都稀。”生于1967年的他,是商丘睢县人,15岁开始学习说书,刚入行时整天拉坠胡背书词,有一次熬到半夜演出后坐在老师自行车后座上回去,一打瞌睡脚后跟被绞进车轮里了,他为此在床上躺了半年,病床上的他满脑子还是坠子,连疼都忘了。“河南坠子曲调跌宕起伏,弦子上拉出的旋律优美动听,时而万马奔腾,时而催人泪下,一唱上,实在是放不下啊!”从艺三十多年了,这些年他亲历了河南坠子的兴盛发展。

夫妻同台

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娱乐的多元化,使得说书市场黄金时代不再。“提起来我心里就难受,这个曲艺门类的诞生,费了前辈多少心血啊!不管任何借口,在咱这一代消失了,就是千古遗憾!”农村没有市场,他就背井离乡辗转到了郑州,一边打工一边继续演唱,没活儿时,他去社区工地给大家义务演出,一上午唱到该吃饭了,大家一鼓掌,再来一段,他饿着肚子也要满足大家的要求。“忍饿也得唱,我就喜欢有人听河南坠子。”为了让听众喜闻乐见,李解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始终不忘创新,他想了好多办法,唱词上总是结合时势,用心创作,汶川地震时自编自演坠子小段,讴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新农村,他又编出了教育子女孝顺老人的段子,净化社会风气。“我希望河南坠子能重返民间,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重新唱起来,遍地开花。”

临时招待所

正月十三马街书会为什么经久不衰?每年一过春节,马街村及周围村落的老百姓便准备食宿,打扫好院落,欢天喜地地迎接八方艺人,“无君子不养艺人”在当地蔚然成风。马街村百姓们这样说:春节过不好事小,书会必须得排排场场。

天渐渐暗下来了,马街书会会场旁边的马南村树林后面有一排连着的平房,房虽简易,里面却灯火通明,这是村民张满堂为艺人们免费提供食宿的“临时招待所”。每年书会,他与几户热心村民都会为参加书会的艺人无偿提供吃住,让奔波中的艺人有个温暖的窝。

接待艺人多年的张满堂特别忙碌,这次光在他家入住的就有160多人。2005年他家一下子来了60多人,家里不够住,他自己就打地铺睡。想到艺人一年比一年来的多,他隔年就在自家的责任田投资3万多元,盖起12间简易住房,专供艺人食宿。“今年的情况好多了,我杀了一头猪,政府还送来了不少物资,足够吃了。像这样的接待户,今年有了十家了。”

乡土乐器

艺人李解放

张满堂不仅仅给艺人提供食宿,更倾力于马街书会的保护与宣传。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张满堂,年轻时曾在北京卫戍区当过兵。上世纪60年代初,书会规模极其盛大,进入90年代后,书会来的艺人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是老艺人。对民间文化热爱的他,不甘心书会就这样凋零下去,立志做些事情。2004年开始,张满堂带着这些问题,骑着摩托车去一些说书艺人那里调查,足迹遍布平顶山、许昌、南阳等地。经三个月的社会调查,张满堂联系有名望的艺人,通过积极筹备,于当年12月注册成立了“马街说书研究会”,他被大伙推选为会长。近几年他又在儿子的启发下,自己出钱办网站,开通了马街书会民俗文化网,开设了《书会古今》《话说马街》等8个栏目。张满堂利用这个平台,一方面培养曲艺新秀,一方面提高艺人的表演水平,增强艺人闯市场增收入的能力。

马街书会,有张满堂这样的热心人,有情系艺术的一代代艺人,有政府社会的大力扶持,有中原文化的肥沃土壤,这朵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奇葩会越开越艳。

猜你喜欢
满堂艺人
正名
自题
《雅客满堂》
坚强的“满堂”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真假秘方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又见榆钱白
艺人指数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