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的标准

2020-08-19 12:50王瑞来
领导文萃 2020年15期
关键词:清原石门岳飞

王瑞来

南宋初年,有人问岳飞,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岳飞回答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则太平矣。”这是岳飞的期许。这种期许折射出文官中饱私囊与武官贪生怕死的污浊现实。

过了近百年,到了南宋后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杨万里的长子杨长孺担任湖州知州,打击地方豪强,与皇族秀王发生冲突。秀王打算向这个不晓事的知州行贿,便派人问,“要钱否”,杨长孺回答不要。这件事传到宋宁宗的耳中。这位皇帝感慨说:“不要钱,是好官。”

从南宋初到南宋末,一前一后的两句话,表明包括皇帝在内,好官的标准就是,不要钱。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正如那句戏言,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则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宋宁宗复述杨长孺的话,评价其“不要钱,是好官”,是指不贪婪,不聚敛,而并非完全排斥金钱。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岳飞所说的“不爱钱”。

杨长孺是南宋时代有名的廉吏,这一点也是传承家风。宋理宗曾问真德秀,当今廉吏都有谁,真德秀列举了三个人,其中就有杨长孺。真德秀说:“杨长孺之守闽,靡侵公帑之毫厘。”杨长孺不仅没有贪污公款,在从广州知州离任时,还用俸禄七千缗替农民缴纳了租税。他自己作诗记录了这件事:“两年枉了鬓霜华,照管南人没一些。七百万钱都不要,脂膏留放小民家。”

东晋时,广州有个叫吴隐之的太守,在任期间没有买任何奇珍异物,卸任北归时,发现船中有一片香,便立刻扔到石门江中,以示清白不染。古人的清廉成为后人的榜样。广州出身的崔与之在四川任官,卸任时归船中唯有书籍。杨长孺担任广州知州,清廉的名声也传到皇帝耳中,皇帝下诏奖谕,说他就像古代的吴隐之。为此,杨长孺作诗写道:“诏谓臣清似隐之,臣清原不畏人知。”他卸任北归路过石门,自然想起了当年的吴隐之,于是写下一首《别石门》云:“石门得得泊归舟,江水依依别故侯。拟把片香投赠汝,这回欲带忘来休。”吴隐之的船中还有片香可扔,杨长孺则说自己想扔也没有。

清廉,是杨长孺秉持的理念,所以他说“臣清原不畏人知”,毫不遮掩自己的清廉。杨长孺痛斥当时官场的贪渎,在他看来:“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了。”可见当时多数官僚已经污浊得没个人样了。这句话是罗大经亲耳听杨长孺所言,并记载到了《鹤林玉露》中。

在南宋,像杨长孺这样的清廉官员虽属凤毛麟角,但也非絕无仅有。叶适在《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中,就记载了一个叫罗克开的知县,极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遮留。当知县的上司问百姓他有什么好时,百姓七嘴八舌地回答说:“不要钱,不信公人,不苦百姓,此知县三长也。”

可见,不贪财,不聚敛,也是老百姓心目中好官的标准。

“学也,禄在其中矣。”儒学的道德教化,并非“灭人欲”。君子也爱财,唯取之有道。为官受禄,为官亦担责。适为正比。“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为官切实尽责做事,受禄也坦然。日语中有个说法,叫作“薪水小偷”,意为只知道拿薪水,不好好做事,那份薪水就像是偷来的。

(摘自《小品文选刊》)

猜你喜欢
清原石门岳飞
石门二十四景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汉中石门十三品
岳飞
浅议辽宁清原地区铜、金等贵金属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岳飞故事稗钞·序
辽宁省枸乃甸乡中心屯村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石门茶产业简介
对临《石门颂》
岳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