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资源教室发展研究

2020-08-21 09:05曲晓颖
数码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曲晓颖

摘要: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资源教室建设,能够挖掘潜能、补偿缺陷,培养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特殊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大大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特殊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3-0142-01

Abstract:resourceclassroomisaspecialclassroomsetupinordinaryschoolsorspecialeducationschools,whichintegrates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s,professionalbooks,learningaids,teachingaids,rehabilitationequipmentandauxiliarytechnology.Ithasthefunctionsofprovidingconsultation,casemanagement,educationalpsychologicaldiagnosis,individualizededucationplan,teachingsupport,learningguidance,remedialteaching,rehabilitationtrainingandeducationaleffectevaluationfor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Theconstructionofresourceclassroomcantapthepotential,compensateforthedefects,cultivatethesocialadaptabilityofschool-agedisabledchildren,provideeducationalopportunitiesforspecialstudentsenteringordinaryschools,greatlyimprovetheenrollmentrateofdisabledstudentsincompulsoryandnoncompulsoryeducationstages,andpromoteeducationequity.

Keywords:Fusioneducation;Resourceroom;Exceptionalchild

1资源教室的发展

资源教室最早起源于美国,1913年由美国学者RobertIrwin最早提出。[1]在我国,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工作开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资源教室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也被称作“辅导室”。设立的初衷是为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及其任课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援和个别化补救教学,以便促进其学业、行为和情绪的发展,使其能够继续留在普通班级学习。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强调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理论、政策及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资源教室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普及水平、保障能力、教育教学质量等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不平衡,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

2东营市资源教室发展现状

为更好落实国务院《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文件精神,满足各类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2018年我市教育局等八部门下发的《东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加强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市、县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备专兼职人员,为服务区域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区,依托有条件的普通學校,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但我市现有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只有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广饶启慧学校。也没有建立起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远程辅导)为补充的办学体系。特教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数量不足,建设标准不达标,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未达到提升计划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教室建设不够成熟。虽然目前全市有10所普通学校开设开资源教室,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现有资源教室只是单纯为达到资源教室检查标准,只进行简单的布置和分区,而资源设备、教学硬件设备、教育教学资源及康复训练器械等硬件设施配备均达不到标准。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我市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大多都在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普通学校中的资源教师没有特教基础,对特殊教育理论、相关政策缺乏深入理解,对特殊教育教学、管理缺少基本了解,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心理发展认识和了解不多,对特殊教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均缺乏掌握,不具备开展基本咨询、特殊儿童分类、评估与IEP制定等专业能力,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教育康复服务。

3今后发展对策与建议

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2016-2020)中提出: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区县为单位统筹规划,重点选择部分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指定其招收残疾学生。[2]东营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学前三年入园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0%以上”。

3.1完善硬件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按照教育部有关资源教室的标准,加强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健全工作保障,支持资源教室建设,实现特殊资源全覆盖。各县区残疾学生现招收5人以上特殊学生的普通学校,可在校设置资源教室。低于5人的密集学校,选择一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辐射周边学校,共建共享。

资源教室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先进特殊教育理念为依托,保障资源教室规范高标准,提高资源教师专业水平,建立资源教师团队,发挥资源教室功能的有效性。特别是配置资源时,要扣紧教育服务功能,以适合学生和教师需要的核心教辅具为主要资源,适当配置简单实用的小型康复及心理干预所需器材,按需配备,避免设备闲置。

3.2完善资源教室配套功能,打造联动支持服务体系。资源教室既包括区域内不同学校特殊学生之间的联动,也包括校内普通班级与资源教室的联动。在区域层面,资源教室应当发挥资源共享站和联络站的功能,配合、协调校内外资源的联动支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为周边学校学生提供服务。在校内层面,资源教室应当整合各学科资源,与随班就读学生所在普通班级的任课教师形成积极的联动关系,响应、支持、解决特殊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行为、心理问题等。在家校合作层面,资源教室还要定期开展家长培训,为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提供专业的教育康复理论与技能。尊重特殊儿童家长的意见与需求,使家庭培训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

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反映,社会对特殊教育重视程度的轻重,也能体现出当地社会文明的标志。在我市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以资源教室为依据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便于随班就读保证体系的完善,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优质良好的教育服务。实现融合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梅菊《美国资源教室对学习障碍儿童教学质量的分析与启示》《残疾人研究》20180101

[2]冯雅静、朱楠《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1802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