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2020-08-23 11:48朱志文
速读·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被提出,要求使传统教学培养目标与方式得到转变,让学生通过学习做到能力和品格并重,确保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故而诸多教师均在物理课堂致力于核心素养展开了探索,期望能结合具体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本文则对所采取的实践开展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对应学段学习时慢慢养成的满足个人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应有品格。《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2015年3月提出,其中就重点提到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这对深化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给予了指示。

物理这门学科的操作性与理论性均较强,故而其核心素养的归纳应兼具该学科的特殊性而将其分作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维度,教师需依靠其中的教育精华利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摆脱应试思维约束,发展成有能力、有知识的社会接班人。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简述

核心素养是在思维改革下形成的多层次复杂性教育理念,它的培养不仅利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还能使传统教学中仅注重知识传授而不关注综合素养培养的弊端得到解决。当前经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归纳整理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创新探究四个方面的内容,概述如下:

(一)物理观念

涵盖运动观念、物质观念与能量观念等,学生们需经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明确课本中的物理观念,且可应用这些观念完成自然现象的解释,实现生活问题的解决。

(二)科学思维

涵盖精准推理论证等,学生需在高中物理课堂知识学习中针对问题站在多视角进行推理论证,找出其中潜藏的规律,经大胆设想使学生独立思维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创新探究

涵盖解释、分析、交流等,学生需注重自身探究能力的提升,找出学习与生活里所存问题,再找寻正确的方式进行解决。此外,学生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的思路应多和别人分享,进行成果展示。

(四)科学态度

涵盖科学态度、本质与理论等。在物理知识学习时学生要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及好奇心大胆进行科学本质探索。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加深物理观念与应用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里存在的大量物理现象均可利用高中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使学生物理思维得到拓展,促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借助生活化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进而建构正确的物理认知,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现有问题解决,促其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高,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如在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教学中,针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相关概念学习时则可让学生通过以实际感受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理解,教学时让将手放置在课桌上并前后或左右移动,了解是否可顺畅无阻的移动,学生均认为好似手受到物体的阻挡,这样可经实际感受来使学生正确理解摩擦力。学习时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差异点是学生应掌握的关键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两点内容,可让学生将两只手掌合起来搓动,手掌却由于相互间的接触而不能顺利的移动,但若有滑动趋向那么对手掌滑动过程给予阻止的力则是此处所说的静摩擦力。但如果两手掌相互接触挤压发生了异动,对相对运动的力进行阻碍则为此处所说的滑动摩擦力,这样经实际感受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使学生于真实体验里对概念有更正确的认知,井能拓展道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现象(车胎了崖文等),促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复写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不是单纯的旧知识回顾以及新知识学习,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样重要,可增强学生面对试卷中给出题目的反应能力。因物理题的解答很抽象,学生在解题时总是找不到突破口,而该现象实质即形象思维能力欠缺所致的结果,而形象思维能力又是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时有必要针对性选择一些知识点来专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例如,在斜面上有一个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二者相互间动摩擦因素是μ,斜面倾角30°(见图1),求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大小依次是()。

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因给出的图较抽象,而根据抽象图来解题很困难,教师就鼓励学生积极动笔,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在原图中画出斜面L物体的受力情况,则得出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案A。此题主要是让学生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通过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将抽象问题形象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有意识的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同样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加强实验创新探究与交流,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占比是相当大的,而探究能力又是实验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所以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训练同样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与了解物理实验中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等,让整个实验过程在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相关实验学习时,当被测电阻的阻值无法正确估计则需通过试接方法(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一端分别和B点以及C点相连,此后认真查看两电表的示数并进行交流分析,明白第一个为电压表,同时该表的两端需和a点、c点相连接,后由此推导出可待测电阻阻值跟电流表内阻可比拟,电压表需和a点、b点相连接。

又如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点讲解时,应先引导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力的三要素,明确重力形成的原因与定义,那么可通过合作的方式分析重力三要素,学生们将足球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足球在远动员射门的过程里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进而感知与认识力的定义,其后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索重力方向、大小与作用,且通过交流商讨出实验探究方案,教师也可在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提出“生活里有哪些关于重力竖直朝下的现象”“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等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深层次探索。

(四)加强严谨科学态度培养,形成正确情感价值观

严谨科学态度是成功解决问题以及从事科研开发不可缺少的品格,教学时要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让学生对物理保持浓厚兴趣,故而可通过讲解科学家优秀事迹的形式进行科学精神与文化素养培养(如钱学森教授不惧艰难,不图荣华报国的英雄事迹),促其在問题解决中始终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形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大胆的进行实验探索,锲而不舍的实现问题解决,树立尊重事实、敢于想象的科学态度。

三、小结

核心素养主要是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展开探索的研究主题,凸显了教育领域中“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理念,故而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以上仅属于本人教学工作中对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点粗浅看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凡是针对学习目标的,可促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均属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唯有进一步深入领悟教学方法的应用,方可达到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使学生养成满足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春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措施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43.

[2]杨奇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3-95.

[3]徐井华,张勇,汉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4-95.

[4]刘树海.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学周刊,2020(16):35-36.

[5]罗翀,姜明姬.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与学的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2020(02):1-2,51.

[6]王春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板书设计——以“探究静摩擦力的特点”教学设计为例[J].物理通报,2020(04):34-36.

作者简介

朱志文(1981.10-),男,汉族,江西于都人,广东省东源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