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主阵地 建强主力军

2020-08-24 06:35安通
当代贵州 2020年25期
关键词:联村沿河自治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安通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镌刻初心的“试金石”、彰显使命的“军令状”、锤炼担当的“赛马场”,带领各族人民总攻贫困堡垒,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同步小康成色。

“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再次全面摸排补短板,建好双台账、压实双责任,确保账账相符、账账相清。”5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委书记陈训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聚焦挂牌督战和问题整改“双落实”,安顺市针对问题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所有问题6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之年,贵州准确把握脱贫之势,精准推进脱贫之事,着力绘底色、增亮色、添成色,奋力摆脱贫困、斩断穷根。

同人民想在一起,同人民干在一起。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镌刻初心的“试金石”、彰显使命的“军令状”、锤炼担当的“赛马场”,带领各族人民总攻贫困堡垒,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同步小康成色。

善打硬仗“打”出干部精气神

“产业项目连成串,种植大棚形成片,侗家鼓楼成景点,村容户貌大改观,公益岗位助增收,健康扶贫保平安……”这是黔东南州从江群众广为传唱的顺口溜,也是总攻深度贫困收获的成绩单。

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从江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建立“条+块”工作机制,从“条”上构建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乡镇指挥部、村级指挥所三级作战指挥体系,从“块”上构建“三保障+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和“鸡菌果蔬+劳务就业”等16个由县级干部领衔的工作专班,确保乡乡有县级领导联系、村村有部门包保、户户有干部帮扶。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组织保障;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身影。

连日来,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乡决胜工作团白天在田间地头忙产业,晚上到农户家里走访,紧盯难点问题,逐项逐户排查……

“哪里有缺口,决胜工作团的队员就补到哪儿。”坪寨乡党委副书记、播落村决胜工作队队长黄辉说,针对发现的短板、弱项,工作队每周进行研判,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因户因人分类施策,点对点精准补齐短板弱项。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按时高质量打赢最后总攻歼灭战,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尽锐出战,切实选优配强攻坚队伍,把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岔河镇一方面对部分村社下沉干部进行及时调整,一方面通过招聘和遴选两种方式充实迎江、恰西等7个村及社区的村“两委”队伍,为基层作战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由县、乡镇领导干部挂牌督战各自责任区,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作战,争当“探测针”。全镇上下,尽锐出战,同心协力,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得落实。

贫困不是宿命,决胜就在今朝。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不获全胜不收兵,一鼓作气战到底。

组团帮扶“帮”出兄弟真感情

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是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脱贫致富,人民群众充满期待;组团帮扶,兄弟区县伸出援手。

日渐西沉,在沿河自治县官舟镇食用菌示范基地,来自印江自治县的食用菌技术人员仍与当地群众一起,小心翼翼地摆放着菌棒。

“我们积极响应‘9+2’帮扶沿河产业发展的号召,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支援沿河,还引导县内龙头企业在沿河建设食用菌示范基地,努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印江自治县驻沿河脱贫攻坚队队长龙镇说。

今年以来,为助力沿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铜仁坚持一盘棋思想,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号召已脱贫的9个区县及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着力从资金、人力、产业、技术等方面倾情支援帮扶沿河。

遵义市赤水市长期镇驻村党员干部深入石斛种植基地,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赤水市委组织部供图)

碧江区出资800万元支持沿河发展生猪代养、生态鸡、蔬菜、食用菌等产业;

万山区在沿河分别建5 0 0 亩竹荪、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从资金、人力、产业、技术、就业等核心要素给予精准帮扶;

玉屏自治县帮助新建4000亩油茶基地,提供补植补造所需油茶苗,以市场价保底收购所产油茶果……

上下一条心,全省一盘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时刻,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帮出了真感情,干出了新成效。

联合党委“联”出同步好光景

3月4日,一场特殊的会议在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举行。

“现在,春耕时间不等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箐口村、兴合村、长沙村3村联合召开组建联合党委筹备会,旨在集中力量攻破两场战役壁垒,直取全面胜利!”猫场镇党委书记王炳发说,成立联合党委,可以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聚沙成塔、聚指成拳,凝聚坚决打赢的强大合力。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联村共建党组织,能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让弱村变强,强村更强。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的茶岭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林显才的带领下,从建强党支部做起,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用短短两三年时间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同样位于该镇的新寨村,虽然与茶岭村相隔不远、自然条件也很相似,但是发展却相对较慢。新寨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栋说:“我们村在茶岭村的下游,看到茶岭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老百姓受益,我们村的老百姓羡慕不已。”

今年2月,旧州镇把茶岭村党支部、新寨村党支部以及茶岭初心种养合作社党支部3个支部整合在一起,组建了旧九产业带联村党总支,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

联村党总支组建后,按照“组织联建、干部联动、产业联营”的目标,第一时间把茶岭村的发展经验带到了新寨村。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在党总支的统筹下,新寨村就流转了550亩土地用于发展产业。除此之外,联村党总支还整合两个村支部的106名党员力量,进一步激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组织更加坚强,让干部群众更有拼劲。

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贵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锁定目标攻坚克难,向着胜利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联村沿河自治县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跑起来
九九歌
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让家乡更美丽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山联村为啥美
九九歌
二十载棋友共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