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天府肉猪生态养殖技术

2020-08-24 06:41黄志秋张谊李凤琴钱洪喜刘利春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食槽凉山天府

黄志秋,张谊,李凤琴,钱洪喜,刘利春

(1.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2.四川御咖食品有限公司,四川 喜德 616750)

天府肉猪是由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历时近20 年选育形成的适宜西南地区生长环境的优质瘦肉型猪品种,是四川省首个自主选育的猪配套系。2016年以来,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御咖食品有限公司和西昌学院合作引进了天府肉猪在四川凉山州饲养,发现其适合在凉山彝区养殖。当前,我们根据凉山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凉山彝区养猪较为落后的现状,积极开展天府肉猪在凉山彝区的生态养殖研究,以促进凉山贫困彝区农牧民脱贫致富。

1 凉山彝区养猪现状

凉山州为四川的三大牧区之一,广大彝区农牧民具有养猪的传统,凉山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比达76%,其收益占凉山畜牧总效益的65%以上,养猪业在凉山畜牧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凉山彝区养猪生产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生态放养形式占了较大比重。目前,凉山彝区养殖户养殖的生猪品种多数为当地的乌金猪,每户养殖规模10~50 头不等,就地利用玉米、土豆、米糠、荞子以及农副产品等饲料养殖,部分采用传统粗放的山间林下放养。这种生态养殖由于饲料来源广泛、投资低,加之生态放养生产的猪肉价格当前高达120元/kg以上,与圈养肉猪相比,无论在品质方面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凉山彝区农村传统养殖的乌金猪不仅个体小、生长慢,且处于小规模粗放养殖阶段,在饲养管理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凉山彝区养猪存在的问题

2.1 猪舍环境方面 在凉山彝区,普遍存在猪舍规划设计不合理,圈舍矮小,地面采用硬水泥地面或硬石板铺设,猪舍的通风换气极不科学,温度、湿度很难控制等问题。养殖规模扩大时,由于没有良好的猪粪污处理设施,猪舍环境卫生较差,易发生疾病,同时也导致养猪场周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2 饲料结构方面 目前,凉山彝区农牧民养猪的饲料主要是当地的野草、玉米、土豆、荞子及其农作物副产品,饲料搭配比较单一,多数农牧民不注重其他精饲料的添加和补充,更不用说猪营养需要的微量元素。由于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使其饲料转化率较低,导致猪只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

2.3 病害防治方面 凉山彝区多数农牧民的猪舍卫生条件较差,易滋生病菌,加之喂食不科学和饲料处理不合理,同时由于温湿度、光照、饮水卫生等原因,使得猪的腹泻、寄生虫病发病率高。

3 凉山彝区生态养猪技术

3.1 猪舍选择与环境控制 场址要选择在地势较高且干燥、交通较方便、水源条件好、光照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殖场必须建在当地规划的可养区内,根据猪场规模,合理规划,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标准化的半开放式猪舍,使放养和舍饲有机结合。

选择天府肉猪为养殖品种,根据彝区农牧民养猪的特点,一般每户饲养30~80 头,为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圈舍进行了合理改造。在猪舍环境控制上,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3.1.1 舍温控制在20 ℃左右,不应超过28 ℃,湿度在65%左右,随时通过温度计和湿度计了解猪舍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1.2 结合地域条件,猪舍最好设计为南北走向,这样可增加猪舍内的光照,增强猪只体质,通常猪舍的采光系数在1∶12最佳。

3.1.3 要保证每头猪有足够的食槽和饮水槽位置,饮水槽和食槽要分开布置。

3.1.4 适当控制猪群密度,根据凉山彝区的实际情况,建议每间猪舍面积设计为32 m2左右,饲养育肥猪10头左右。

3.1.5 确保猪舍的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等得到控制。

3.1.6 道路上尽量做到污道和净道分开,雨污要分流。雨水直接排放,尿液和圈舍冲洗污水经密封管道排入沼气池,进行循环利用。

如果是没有配备沼气池的小型猪场,要有适度匹配的化粪池,按100 头规模修建100 m3化粪池,每增加100头增加20 m3规格来计算。

3.2 饲养管理

3.2.1 饲料要求 饲养讲究营养平衡,最好采用全价饲料+青绿饲料,也可采用当地来源广、价格便宜的精料。精料可以用农家自种的玉米55%+米糠30%+15%其他精料(如荞子、燕麦等),或玉米50%+麸皮40%+10%其他精料(如荞子、燕麦等),提倡多喂青绿饲料。

饮水要保证清洁、充足,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禁止在饲料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和药物;不能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确需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规定保证休药期在30 d以上。根据凉山地区实际,鼓励使用当地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

3.2.2 饲喂方法

3.2.2.1 “定质”:一是要保证饲料的营养达到标准;二是不得使用发霉变质或被污染的饲料。

3.2.2.2 “定量”:喂量要适宜,少喂勤添,精料喂量应保证每头每日不低于1.5 kg,根据猪只生长情况和不同阶段适当增减喂量;青饲料每日投喂2次,每日不低于2~3 kg/头。

3.2.2.3 “定时”:要保证定时饲喂,以促进消化,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3.2.2.4 “定人”:饲养人员要固定,这样才能对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保证猪群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此外,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以保持猪只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注意适时出栏,在体重达到110 kg时即可出栏。

3.2.3 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上,根据猪只体格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加强调教;搞好圈内清洁卫生,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随着猪只长大,适当地降低饲养密度,保证每只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做到“三观察”。

3.2.3.1 观察猪的精神。每次饲喂时,猪只如果听到响声蜂拥而至,围绕食槽,叫声不断,说明饥饿,可适当多喂;在20 min 内食槽内饲料被抢食一空,猪群在槽边拥挤不离开,说明饲料投喂不够,应多投喂;喂料时,猪反应不激烈,不到槽边,且叫声小而弱,甚至不动不叫,说明不太饿或者可能有疾病,应及时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3.2.3.2 观察猪的食欲。一般每天饲喂2 次,在第2 次饲喂时要先看食槽剩料情况,如果食槽内不剩料或剩料极少,说明上次喂料量适中;如果食糟中剩料较多,说明上次喂量过多或猪有疾病征兆,此次应减量,并将剩料清除,然后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对策。

3.2.3.3 观察猪的粪便。如果圈内有少量零星粪便呈黄色,粪内有饲料颗粒,说明有个别猪进食过量,有消化不良的情况,这时投料应比上次减少约10%;如果发现粪便呈糊状,颜色异常,粪内混有脱落的肠膜或拉稀等,都是疾病征兆。

3.3 疾病防控 在天府肉猪生态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猪支原体肺炎、猪链球菌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在日常饲养管理中猪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3.3.1 做好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尤其是注意及时清除猪的排泄物和污染的垫草,有效抑制病菌的滋生。

3.3.2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按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含粪便及病畜处理区)进行合理布局,生活区建在上风向,饲料仓库、猪舍在中间,隔离区在下风向。这样既提升了养殖效率,又预防了交叉感染。

3.3.3 搞好消毒和防疫,根据天府肉猪不同的饲养阶段,要定期消毒猪舍和周围环境,根据当地猪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进行预防保健。

3.3.4 利用凉山地区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可采用鱼腥草、金银花等中草药加强猪只的预防保健;考虑猪只地上活动易感染寄生虫病的实际,定期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进行驱虫。

4 结语

当前,凉山彝区的肉猪养殖正在从传统、分散的小规模逐步向科学、规范的规模化养殖过渡,为提高天府肉猪的猪肉品质,同时使养殖户经济效益最大化,严格进行猪舍环境控制、合理搭配饲料、强化日常管理、科学防控疾病等都是天府肉猪生态养殖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食槽凉山天府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The Dog in the Manger
食槽中的狗
跟踪导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