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共同体共促学生个性化

2020-08-24 12:59吴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个性化

吴方

【摘要】  新时代家校合作机制的培育要立足于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紧密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通过家校联动培育教育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走向个性化发展,并以师生合力为落实路径,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举措等方式,使教育共同体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  教育共同体 家校合作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010-02

0

家校合作机制是基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进行联动的管理机制,也是学校教育近年来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措施。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体现在家校合作中就是家校合作越紧密、越有效,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就越大;反之,家校合作越疏松、越无效,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就越小。因此,在近几年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共同体,不仅有助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而且还有助于家校合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从笔者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来看,新时代家校合作机制的培育,本质上就是围绕教育共同体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保障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笔者从家校联动、学生主体、师生合作、多措共施等四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学家校合作下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一、培育共同体意识,家校联动共筑教育共同体

目前中学的家校合作大部分可谓是浅层次的合作方式,即家校双方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成长进行相互沟通、商讨策略的过程。一方面,这种双向的家校沟通都是设定了目标的针对性沟通,几乎都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定义式沟通,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要。如学生成绩的方面,教师与家长除了交换双方的意见以外,都是一些没有经过学生同意的对策商定。这种忽视,对于家校合作成效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对于家校合作的主体——学生而言,没有了选择的自主性,怎么可能与家校合作的教师与家长达成一致呢?因此,这样的家校合作机制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另一方面,当下的家校合作没有共同体意识,而是把教育当作了一方与另一方的合作的方式,缺乏双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从最简单的效果层面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越优秀,那么无论是教师的管理,还是家长的配合,都会显得非常轻松。换言之,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与家校双方的顺利与否是息息相关的。抛开了学生而谈家校合作,不可能进入到深层次的联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校合作机制的创新与深化,有赖于教育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从学生层面而言,围绕着学生发展前景的规划,是家校合作最基本的前提与基础。因而,家校双方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远景规划,才能使家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到更高层次。而教育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前提,把学生个体规划与家校合作有机联系起来,必然会推动教育共同体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进行。因此,教育共同体就成为了家校联动的结果与对象,成为了家校共建的纽带。从教师层面而言,围绕着每个学生独立个体的差异,家校合作的视角、努力的方向、最终的目标等,都体现于教育教学的成就感,即学生成长成才后所获得的职业满足感,甚至可以说是教师与学校幸福感的指向所在。由此可见,培育教育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家校联动的层次,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同筑起教育共同体,推动家校合作机制的深化。

二、立足个性化引导,学生自觉融入教育共同体

构建教育共同体,除了家校双方培育共同体意识以外,还要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教育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在家校合作机制中,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引导,使学生自觉融入到教育共同体,才能使教育共同体完成学生、家长、学校或教师的三角形的教育共同体(如图1)。

在这个稳固的三角型关系中,可以发现,学生、家长、学校或教师三者之间,任何一角的缺乏都会造成失衡的局面。学生出现问题,必须会导致家长与学校或教师这两方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家长出现问题,也会引起学生的变化,进而引起学校或教师的变化。而学生应当处于教育共同体的核心位置,即顶端位置,家校双方是为学生这一核心服务的。换言之,推动了学生的这个联系点,家校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引导,是家校双方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才能促进学生自覺融入到教育共同体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得越好,家长越支持,教师鼓励也会越到位,而学生则会更乐于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从而融入到教育共同体中。如对于数学尖子生而言,教师越鼓励这些尖子生参与各种课堂小助教(即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活动中,这些尖子生就容易在合作学习获得个性成长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而家长层面无论是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则越支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发展。由此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家校合作机制,即围绕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家长与教师共同形成合力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引导与鼓励,以期保障其潜力能得到最大的挖掘。同样的,学生在成就感与家校合作中,也会就自己的发展获得认同感,也会自觉融入到教育共同体中去,进行自我学习与发展。由此可见,对于家校而言,学生自觉进入到教育共同体,发挥其核心作用来发展个性,是新时代家校合作深度发展的重心。

三、筑牢教育共同体,多措共施力保教育共同体

对于中学教育共同体而言,一方面既要以机制为保障,通过构建新时代家校合作新机制,使教育共同体的命运紧密联系,把家长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学校育人成长的荣誉感、学生自我成长的幸福感作为家校合作新机制的衡量标准,筑牢教育共同体;另一方面,又要建立起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模式,那共同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一)构建家校合作新机制

新时代当有新要求,立德树人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培养要求,即核心素养要求,对家校合作新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与完成来看,只有把学生个性发展与核心素养联系起来,形成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之路,才能使家校合作机制赋予时代的内容与要求。因而,在家校合作新机制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一组必须要处理的好的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荣誉感、学生的幸福感、家长的成就感才能统一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因而,这个家校合作的新机制,就是要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发展、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建立以此为目标的指标参考数值,并对应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发展,才能使新机制发生作用。

以学生的德育发展为例,作为一个有志于热心公益事业的学生而言,除了鼓励其个性规划的发展以外,还应重视其学习与生活的均衡发展,尤其是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因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化追求与社会有机接轨,学校与家长才能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发展自我个性。而实际上,就这一类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的自觉性、生活的习惯性,往往都是超出很多普通学生的。因而,只要家校合作努力保障学生的自我规劃发展,就能筑牢教育共同体,培育家校合作新机制。

(二)合力共促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筑牢,虽然与社会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通过家校合作新机制的三方努力来保障与促进的,尤其是学校或教师与学生这一对重要关系。只有师生合力,才能最终促进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这里并不是说家庭或家长的作用不大,而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往往家校关系就会得到很好的理顺。

而师生合力的形成,又是围绕着教育教学关系来开展的。在教育教学关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起生本教学模式与生本课程,是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的表现。如在学习“三角形任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中,有学生质疑,这一结论存在着第三边与其他两边长度关系的另一个规律,即最长边与其他两边之和在某一情况下,其值可能无限趋小。通过师生合力进行探究后,发现三角形较长两边的夹角越小,最长边与其他两边之和差数越小。这一规律的发现,不仅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了很好的鼓励作用,而且使师生合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自然家校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生、家长、教师或学校的教育共同体就会得到有效的促进。而由此演化为家校深度合作的契机,就是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张扬与培养,使三角形的教育共同体得到进行促进与巩固。

综上,以家校合作新机制的培育为载体,进一步理顺学生、家长、学校或教师的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共同体,保障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才能进一步落实全面发展的人之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张润田.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05):47-51.

[2]王继民,都温中,郝武敬.打造生命教育共同体的多维审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9):33-35.

[3]魏同玉.家校合作教育立场的审思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5-21(006).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