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日志:韩昌金:让薏仁米产业更多惠及群众

2020-08-25 08:12方林
当代贵州 2020年22期
关键词:厂子加工厂村支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方林

韩昌金(左)在薏仁米种植基地除草。(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方林 摄)

4月28日上午8时,韩昌金揉了揉脸,向着远处浓雾环绕的大山呵了一圈白气。

“我现在既是村支书又是董事长,两边的活都要兼顾好……”踏着那条熟悉的道路,韩昌金一边思考一边赶往村委活动室。

8时30分,兴仁市百德镇硐坪村活动室。“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大家这口气不能松。贫困家庭的走访要继续,产业调整情况特别是群众的意见反馈一定要摸清。”走访调查、产业分析、困难摸排……在与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干部沟通安排好当天工作后,韩昌金立刻赶往村里的薏仁米加工厂。

“现在情况如何?”

“咨询购买的客户越来越多了,估计这个月能卖出去不少,就是人手有点紧张,资金也不太足,周转困难。”

“先抽调几个同志来应急,钱的事情我再想想办法。我们按照下单顺序发货,一定不能让客户久等。”早上10时20分,在硐坪村的薏仁米加工厂里,韩昌金跟副支书、加工厂办公室主任张玉婷碰了头,对最近厂子遇到的困难进行沟通。

“现在主要是解决好产品的销售问题,要对销售队伍管理、产品宣传、客户维护和资金运行等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从村支书到董事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韩昌金坦言,对于做好厂子的经营管理,自己感觉压力颇大。

2018年,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硐坪村利用“大数据+农业”方式建起了标准化生产基地,硐坪村薏仁米种植第一次上了云。

“种植基地建好后,大家就在思考要不要建一个加工厂。一开始我们只是准备弄个粗加工厂,后来发现粗加工附加值低,而且产能过剩,就决定走精加工的路子。”谈起村里加工厂的来历,韩昌金感激地说,这得益于省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

2020年1月,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助协调下,投资近300万元的云端薏小白系列薏仁粉生产线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精加工厂正式投产。

韩昌金也从村支书成了董事长。

14时20分,韩昌金来到曾经的贫困户韩永运家里,跟他聊起了村里的薏仁米产业。

“最近怎么样?”

“还可以,就是在想怎么搞好薏仁米的种植管理。”

“对村里发展薏仁米有什么想法吗?”

“我觉得还是要加强种植管理,确保我们产出的薏仁米品质过关。”

…………

“韩永运家这几年种植薏仁米,日子好起来了,我们希望通过发展薏仁米产业能够让更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喂,尤新啊,之前发的货一定要注意催款啊,现在资金紧张……”18时15分,走访完贫困户,韩昌金放心不下加工厂的问题,又跟总经理尤新通起了电话。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厂子会越来越好,硐坪也会越来越好。”放下电话,韩昌金坚定地说。

猜你喜欢
厂子加工厂村支书
村支书化身主播网上卖农货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香味加工厂
参观便便加工厂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参观奶酪加工厂
葡萄熟了
一个人俩单位
写作加工厂通知
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