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专家教您呵护肌肤

2020-08-25 01:57方冰青
健康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水疱疱疹日光

方冰青

防晒不只为美丽男女老少都要做

每到夏天,“防晒”都是热门话题,但关注者多半是女性。事实上,科学防晒,不仅关乎美丽,更关乎健康。杜晓航解释:“防晒,从皮肤健康的角度来说,防的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是中长波紫外线造成的晒伤和癌变。”紫外线可以根据波长分为波长最长的UVA、中波长的UVB、短波长的UVC和EUV,其中UVA和UVB是皮肤被晒伤、晒黑的罪魁祸首。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一篇文献曾发布过一张照片:66岁的司机、送奶工威廉·爱德华·麦克利戈特,在二十多年的驾驶中习惯性开着左边的车窗,又沒有采取防晒措施,左半边脸松弛老化、皱纹密布,和右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波长较长的UVA,对人的皮肤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表皮层和真皮层,破坏弹力纤维,使皮肤在被晒黑的同时,提早出现深而粗的皱纹,导致光老化的发生。”杜晓航说。

不仅如此,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中,人体的DNA会发生变异,随着年龄增长,患皮肤癌的风险也会上升。常见的皮肤癌类型包括恶性黑素瘤、日光性角化(鳞癌的早期状态)等,“今天的门诊就发现了好几位患日光性角化的老年人,都是因为不注意防晒,紫外线损伤日积月累导致的。”杜晓航提醒,中老年人千万不要因为不在意被晒黑就忽略防晒,皮肤也是会“抗议”的。

要防止紫外线的伤害,就要做到正确使用防晒产品。常见的防晒霜、防晒喷雾等产品一般都会有两个指标:PA(美国、欧洲使用PPD)和SPF,其中PA(防晒指标)表示防UVA的能力,也就是防晒黑的能力,一般用“+”表示,+号越多表示保护的时间越长;SPF是“日光防护系数”的缩写,是防御UVB的性能指标,UVB会导致皮肤被晒红、晒伤,SPF一般用数字表示。杜晓航建议,对于日常只在上下班通勤时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来说,“防晒霜的PA达到两个加号,SPF18~20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不需要用太高倍数的防晒霜,否则容易堵塞毛孔,加重皮肤负担。紫外线如果不太强烈,也可以选择物理遮挡的方法,比如戴一顶帽檐比较大的帽子、撑一把防晒伞,同样能起到较好的防晒作用。如果使用了防晒霜,尤其是防水型防晒霜,晚上应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或沐浴露及时清洁,防止毛孔阻塞、长痘”。

与此同时,有些食物也能为防晒加分。“蓝莓、番茄、绿茶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花青素、番茄红素、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对抗日光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因此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夏季可以适当多食用。”

“但另一方面,防晒不等于完全不晒太阳。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适当晒太阳对人体是有益的。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孕期和中老年女性,本身容易缺钙,适当晒太阳能促进钙质的吸收,从而帮助骨骼生长、预防佝偻病,也能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杜晓航表示,正确晒太阳,只要避开上午十点至下午两三点这个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有些女性有黄褐斑的烦恼,在做好脸部防晒的前提下,依然可以适当晒晒太阳。”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很容易被晒黑,有些人却好像怎么也晒不黑,“是否容易被晒黑和肤色有关,肤色越白越不容易被晒黑,肤色越深越容易被晒黑,大致有这样的规律。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基因,其次是先天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不同。不少女性尤其害怕被晒黑,其实日晒之后,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聚集在角质形成细胞,就像是为DNA和真皮层撑起了一把小小的保护伞,从这个角度讲,晒黑也没那么可怕,反而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杜晓航风趣地说。

夏季常见皮肤病如何应对

进入夏天以来,随着空气湿度增加、温度升高,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活跃了起来,各种皮肤问题也悄然出现。“从梅雨季节以来,来看湿疹、荨麻疹、脚气等皮肤病的人不少,而出梅之后,阳光猛烈起来了,得了日光性皮炎,皮肤红肿、起水疱的患者也会陆续增加。”

普通人被晒之后皮肤变黑,但有些人却会出现光过敏,也称紫外线过敏,“这是一种皮肤的异常变态反应,经过日晒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红斑、丘疹、水疱等。”杜晓航表示,光过敏常常与入口的药物和食品有关。“芹菜、香菜、柠檬、香菇、黑木耳等光敏性食物对某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引起光过敏,因此要避免大量食用,食用后要注意做好防晒。此外,在门诊中还发现,部分老年人因为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用含有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成分的药物,或是因为身体某些感染使用了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药物,皮肤出现了光过敏的反应。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晒。”

夏天少不了蚊虫“骚扰”,蚊虫的口器中带有某些毒素,被叮咬后除了发红、发痒,某些皮肤敏感者还会对此产生强烈的过敏症状,不小心挠破还会长出水疱,“最近门诊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大伯,原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蚊子包,没想到后来又红又痒还长出了小水疱,大伯自己把水疱弄破后,过了一夜,整条手臂居然都肿了起来。”杜晓航表示,虫咬后出现了水疱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进一步感染。

除了日晒和虫咬,夏天也是汗疱疹的高发季。这种常发生于手掌、足部的指(趾)缝等部位的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困扰了不少人。“汗疱疹不是脚气,和出汗也没太大关系,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的心理、长期接触碱性的洗涤用品、熬夜等缘故,另外还有一些患者是接触了镍、镉等重金属引起的。”杜晓航表示,汗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一般一到两周内会自愈。汗疱疹很痒,但是抓、挠、挑破水疱都可能加重病情,应遵医嘱选择适当的止痒方式。预防汗疱疹,日常使用洗涤剂时,建议戴上橡胶手套,避免接触重金属;用完洗涤剂后,使用护手霜来保护皮肤屏障;少熬夜,不酗酒。

猜你喜欢
水疱疱疹日光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糖尿病患者长水疱是怎么回事
夏季警惕汗疱疹
咏 苔
向着明亮那方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猪水疱性口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