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构建开放式街区的意愿调查研究

2020-08-25 02:01李国蓉陈红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意愿居民

李国蓉 陈红艳

摘 要:“街区制”是相对于封闭小区而提出来的,未来我国新建小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小区。为准确掌握居民对构建开放式街区的意愿,主要以徐州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相关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开放式街区的策略,并为构建开放式街区提供一些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开放式街区;居民;意愿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0-0057-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封闭式小区设置有围墙,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有安保、门禁或监控设备,小区道路主要为本小区居民提供通行[1]。与封闭式小区相比,开放式街区没有围墙、门禁,城市主要干道、各种街道等四通八达的路网将楼宇分割,路网直接连接城市街道。

封闭式小区具有私密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开放式街区具有较高路网密度和开放性的特点。开放式街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使得城市生活更便捷、交通更顺畅。

一、国内外开放式街区发展状况

(一)国外开放式街区发展状况

开放式街区的概念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到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居民通勤距离长且时间长、能源消耗增加等众多问题[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街道网络结构分布、街道和建筑混合、建筑功能混合和适宜步行距离的“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应运而生。

从欧美国家的街区制来看,开放式街区并不是简单的拆除社区围墙,开放社区内部道路,这些国家在街区制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公共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目前,开放式街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趋于成熟,但各国的街区规划却有所不同。如芝加哥市区,居民住宅距离街道很近,往往家门口就有快速车道,附近就有公交站台,这些规划使得居民的生活更为方便。在开放社区的同时,大多数楼宇安装了24小时监控,以确保安全。纽约市的城市规划极具预见性,城市有由南向北排列的街道155条、由东向西排列的街道12条,摩天大楼与居民楼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马路划出的格子里。曼哈顿这个号称“世界中心”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的大院和封闭式小区,而是在商业街附近隐藏着许多幽静的小街道,居民出门不远便可进入繁华的闹市。佛罗里达州Seaside沿海小镇是公认的美国开放型社区的典范。小镇采用全人车混行,社区道路系统没有区分主干道和次干道,通过增加路网整体密度、降低道路等级,提高了每户的通达性,又降低了机动车的行车速度,保证大部分家庭到中心广场仅行5分钟,营造强烈的居住氛围。

(二)国内开放式小区的发展状况

相对于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我国开放社区的比例较小,城市社区大多数为封闭式小区;已经实行开放式的小区,规划及侧重点与国外也存在一定差别。20世纪90年代,济南市就尝试大批的老式开放小区,但存在经验不足与公共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开放小区内部设施维修、道理维修、垃圾运送等也存在问题。到2010年,政府针对开放式小区进行优化整治,推行居民自治模式,才使开发小区的上述问题得到缓解。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南侧、大华社区北侧的“大华·梧桐城邦”是一座大型开放式街区,规划范围外的东西南北道路都延伸到小区内部。四川省宜宾市的“莱茵河畔”项目,占地面积约485亩,总建面约80万平方米。该小区着重由多向的街道交汇成多个广场节点,小区组团由街道围合而成,故该项目的社区格局为开放与封闭组合、动静相宜。

二、调查方案及调查结果

(一)问卷回收

城市居民构建开放式街区的意愿调查采取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網络调查方式回收有效问卷300份。两种调查有效问卷共691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年龄与是否赞成构建开放式街区

通过调查分析,年龄在19—25岁、26—35岁之间的居民比较同意构建开放式街区。这部分人群主要是上班族,受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扰,所以希望能够构建开放式街区,提高交通路线的利用率。另外,年龄在46岁以上的人群有很大比例不愿意开放居住小区,他们主要担心社区开放后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问题。同时,因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人大都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隐秘空间,不想受到外来人的影响和打扰。还有一部分人不同意实行开放式街区的原因是担心居民在小区内休闲娱乐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家庭有孩子的居民,大都认为孩子在小区内玩耍时会很不安全。

2.居民对开放式街区政策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63%的调查者对开放式街区非常了解,37.77%的被调查者一般了解,21.27%的被调查者属于简单了解,还有16.21%的被调查者对开放式街区根本没有听说过。调查数据表明,在街区制的推行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宣讲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行。

3.居民对构建开放式街区的态度

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支持和反对构建开放式小区的人数基本相当,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无所谓的态度。大部分赞成该项政策的居民认为,中国人口多,城市比较拥挤,将小区内道路改为公用道路有利于交通毛细血管和交通大动脉结合,让交通更便捷;其次是开放式街区增加了不同社区居民交流的通道,有利于社区之间沟通。持反对态度的人却认为,居民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个人利益也无法保障,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造成生活质量下降。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大部分是因为不了解这个政策,因此不方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4.居民对构建开放式街区的看法

居民对于构建开放式街区这一政策基本持较为理性的看法。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项举措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利大于弊;25%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一举措并未考虑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弊大于利。17%的被调查者认为该举措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

5.居民认为构建开放式街区的好处

构建开放式街区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缓解交通压力,利于建设更为完善的路网交通系统,更能够增强城市活力,利于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同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对于开放式小区建成后的好处,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可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如绿地、道路的共享等都是开放式小区可以带来的较大益处。通过绿地和道路的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土地资源,通过先进的规划方式增加街道的长度,从而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减少拥堵,节(下转61页)(上接58页)约出行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打破住户间的隔膜,为人们提供更多交往的空间,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还可以有效地减轻高中低档住宅区间的歧視,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共同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三、应对措施

在我国城市推广街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从调查结果来看,利益相关者中的居民对开放式街区的推行存在政策认识不足的问题,担忧开放式街区实施后的各种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响应政策号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促进街区制的推行。

第一,发挥政府对公共空间的宏观调控职能。在未来城市规划中逐步推行街区制,政府对整条街道、公共绿地、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政府从监管身份转变为参与主体和监管主体。

第二,加强安全管理。街区制的推行,将社区路网融入到城市交通体系,居民的安全防线受到冲击,而安全防护离不开安全管理。所以,应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增加视频监控防范设施,充分调动政府、居民和自愿者多主体共同参与安全服务工作中。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实行街区制,原小区公共区域需要重新界定权属和管理权归属问题,政府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考虑利益的更新分配与调整。此外,街区制的推行,还需要完善周密的法律体系对其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  段佳琦.“开放”中国的烦恼——开放式街区不是拆墙运动[J].安家,2016,(4):132-149.

[2]  李呈琛,张波,李开宇.国外可持续街区研究、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53-56.

[3]  冯昌梅.开放式街区建设与城市管理[J].唯实(现代管理),2017,(7):26-28.

[4]  曾烨璐,廖晓明.从封闭式小区到开放式“街区”:困境与出路[J].领导科学,2017,(8):34-36.

[5]  石庆丰.从封闭式小区到开放式街区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9-30.

[6]  仵希亮.维也纳开放式街区制及其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19(6):76-79.

猜你喜欢
意愿居民
老年人体育锻炼意愿与锻炼行为研究
石器时代的居民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左脑风暴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我不懂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